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与参赛人数呈爆炸式增长,在跑步热急剧升温的同时,如何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摆在赛事主办方面前的课题。2016年1月9日,各大赛事掌门齐聚广州,为跑步热把脉。
据权威调查机构尼尔森公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达到134场,比上年增加83场,增幅超过160%。全国马拉松赛事总量从2010年的13场到如今的134场,5年间增长了近10倍。
从覆盖区域看,目前马拉松赛事已经遍及4个直辖市和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比上年增加了34个城市。全国已有84%的省区市拥有一场或多场马拉松赛事。2015年150万参赛人次,吸引了近90个国家与地区和全国各行各业的长跑爱好者加入其中。马拉松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赛事,为增强人民体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跑步热急剧升温的同时,如何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摆在赛事主办方面前的课题。2016年1月9日,各大赛事的掌门齐聚广州,为中国的跑步热把脉。
防猝死为重中之重
“跑者晕倒”、“猝死赛场”……当中国马拉松赛事热火朝天之际,赛事中爆发的如此新闻却让人心痛。据公开报道,2015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中共有5名跑者猝死,特别是在12月,两起猝死事件仅仅相隔15天。
“猝死”成了马拉松年会中的重要话题。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在会上表示:“田协将把防猝死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进一步规范竞赛组织,引导大众选手科学训练、健康参赛。”
在上海国际马拉松首席医疗官马宏赞眼中,与纽约、东京、柏林等马拉松赛事相比,“目前国内的马拉松医疗保障仍停留在赛事阶段,而在国外早已经成为一门系统学科”。
在新一年的马拉松赛事中,中国田协对管理体系做出调整。在新修订的《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中,将医疗救援的分值定为所有项目中最高的15分。在具体标准中,要求便携式移动AED心脏起搏设备不得少于1台,公里;金牌赛事固定医疗站不得少于1个/2.5公里,银、铜牌赛事固定医疗救护站不得少于1个/5公里。
规范赛事刻不容缓
在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之后,2015年的各种“马”出现了井喷,但不规范、不专业、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也突显出来。马拉松热潮的背后是国内赛事缺少历史沉淀,办赛经验捉襟见肘的现状。
根据年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标准”对于许多国内的马拉松赛事而言,仍有个踮起脚尖才能触碰的过程。跑者对国内马拉松赛事参赛氛围和志愿者服务最满意,能达到80%以上,报名便利性及起终点交通满意度较低,分别为56%和61%,赛道补给情况和设计情况等项目也集中在60—70%。
成立长跑俱乐部、普及跑步知识,昔日的长跑名将孙英杰挤到了马拉松时代的浪潮上。她越来越多地参与国内赛事,也注意到国内马拉松爱好者“存在不少盲区”。
参加国内马拉松赛事,“被挤到手臂只能悬空”的她会怀念国外“基本没有擦碰”的体验,“因为国外的跑者知道自己的实力,4分配速的人不会跑到3分阵营去,大家都是一个速度往前跑,很难产生身体触碰。”
孙英杰还注意到,常常有60多岁的老年跑者“刷刷”超过自己,“其实,这对他们的身体可能有害”。她强调,在跑步人群扩大的同时,追求个人最好成绩、炫耀装备、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也逐渐增多,“马拉松要培养的是人们追求健康、战胜自我的价值观,如果欲望太强,就容易跑偏。”
最新出炉的跑者评级或许能为各年龄段跑者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评级的目的应当再明确和细化,“不同级别的跑友适合参加什么赛事、用多大强度训练,该加入哪个等级的跑团等,要提出建议。这样,评级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马拉松联盟成立
在全国马拉松赛事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中国田协除了公布一些赛事举办标准外,还特别宣布成立马拉松联盟,用来规范办赛并为赛事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据田协副主任王大卫介绍,马拉松联盟成员为田协主办或协办的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等赛事。联盟成员可以得到协会在宣传推广和市场开发以及办赛各方面的指导。
杜兆才表示,马拉松联盟给予的帮助对办赛单位有很大吸引力,“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后,民间办赛热情高涨,各种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很多赛事同质化现象严重,存在竞赛组织不规范、市场化运作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够强等问题。如何科学引导并有效利用马拉松热,避免无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杜兆才希望通过建立联盟,给赛事主办方更多有效的帮助,尤其是医疗、安全方面的专业指导,保证赛事的质量。
另外,A类和B类赛事的标准从评级制改成评分制。中国田协此次出台了经纪人制度,以利规范地邀请国外选手参赛。这也是今年中国田协在马拉松办赛方面做出的调整。
“一带一路”马拉松启动
田径协会在年会报告中宣布:由田径协会主办,智美体育负责整体运营的“一带一路”马拉松体系列赛正式启动。
该赛事旨在体育产业大发展之际,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内外城市,创新办赛模式,促进中国路跑产业的国际发展,通过马拉松运动扩大中国在“一带一路”各国际城市的影响力。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4—8站,打造国际赛事品牌,成为以体育赛事拉动城市经济、文化增长的优秀作品。
据权威调查机构尼尔森公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达到134场,比上年增加83场,增幅超过160%。全国马拉松赛事总量从2010年的13场到如今的134场,5年间增长了近10倍。
从覆盖区域看,目前马拉松赛事已经遍及4个直辖市和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比上年增加了34个城市。全国已有84%的省区市拥有一场或多场马拉松赛事。2015年150万参赛人次,吸引了近90个国家与地区和全国各行各业的长跑爱好者加入其中。马拉松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赛事,为增强人民体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跑步热急剧升温的同时,如何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摆在赛事主办方面前的课题。2016年1月9日,各大赛事的掌门齐聚广州,为中国的跑步热把脉。
防猝死为重中之重
“跑者晕倒”、“猝死赛场”……当中国马拉松赛事热火朝天之际,赛事中爆发的如此新闻却让人心痛。据公开报道,2015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中共有5名跑者猝死,特别是在12月,两起猝死事件仅仅相隔15天。
“猝死”成了马拉松年会中的重要话题。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在会上表示:“田协将把防猝死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进一步规范竞赛组织,引导大众选手科学训练、健康参赛。”
在上海国际马拉松首席医疗官马宏赞眼中,与纽约、东京、柏林等马拉松赛事相比,“目前国内的马拉松医疗保障仍停留在赛事阶段,而在国外早已经成为一门系统学科”。
在新一年的马拉松赛事中,中国田协对管理体系做出调整。在新修订的《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中,将医疗救援的分值定为所有项目中最高的15分。在具体标准中,要求便携式移动AED心脏起搏设备不得少于1台,公里;金牌赛事固定医疗站不得少于1个/2.5公里,银、铜牌赛事固定医疗救护站不得少于1个/5公里。
规范赛事刻不容缓
在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之后,2015年的各种“马”出现了井喷,但不规范、不专业、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也突显出来。马拉松热潮的背后是国内赛事缺少历史沉淀,办赛经验捉襟见肘的现状。
根据年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标准”对于许多国内的马拉松赛事而言,仍有个踮起脚尖才能触碰的过程。跑者对国内马拉松赛事参赛氛围和志愿者服务最满意,能达到80%以上,报名便利性及起终点交通满意度较低,分别为56%和61%,赛道补给情况和设计情况等项目也集中在60—70%。
成立长跑俱乐部、普及跑步知识,昔日的长跑名将孙英杰挤到了马拉松时代的浪潮上。她越来越多地参与国内赛事,也注意到国内马拉松爱好者“存在不少盲区”。
参加国内马拉松赛事,“被挤到手臂只能悬空”的她会怀念国外“基本没有擦碰”的体验,“因为国外的跑者知道自己的实力,4分配速的人不会跑到3分阵营去,大家都是一个速度往前跑,很难产生身体触碰。”
孙英杰还注意到,常常有60多岁的老年跑者“刷刷”超过自己,“其实,这对他们的身体可能有害”。她强调,在跑步人群扩大的同时,追求个人最好成绩、炫耀装备、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也逐渐增多,“马拉松要培养的是人们追求健康、战胜自我的价值观,如果欲望太强,就容易跑偏。”
最新出炉的跑者评级或许能为各年龄段跑者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评级的目的应当再明确和细化,“不同级别的跑友适合参加什么赛事、用多大强度训练,该加入哪个等级的跑团等,要提出建议。这样,评级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马拉松联盟成立
在全国马拉松赛事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中国田协除了公布一些赛事举办标准外,还特别宣布成立马拉松联盟,用来规范办赛并为赛事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据田协副主任王大卫介绍,马拉松联盟成员为田协主办或协办的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等赛事。联盟成员可以得到协会在宣传推广和市场开发以及办赛各方面的指导。
杜兆才表示,马拉松联盟给予的帮助对办赛单位有很大吸引力,“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后,民间办赛热情高涨,各种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很多赛事同质化现象严重,存在竞赛组织不规范、市场化运作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够强等问题。如何科学引导并有效利用马拉松热,避免无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杜兆才希望通过建立联盟,给赛事主办方更多有效的帮助,尤其是医疗、安全方面的专业指导,保证赛事的质量。
另外,A类和B类赛事的标准从评级制改成评分制。中国田协此次出台了经纪人制度,以利规范地邀请国外选手参赛。这也是今年中国田协在马拉松办赛方面做出的调整。
“一带一路”马拉松启动
田径协会在年会报告中宣布:由田径协会主办,智美体育负责整体运营的“一带一路”马拉松体系列赛正式启动。
该赛事旨在体育产业大发展之际,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内外城市,创新办赛模式,促进中国路跑产业的国际发展,通过马拉松运动扩大中国在“一带一路”各国际城市的影响力。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4—8站,打造国际赛事品牌,成为以体育赛事拉动城市经济、文化增长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