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观察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普外科肝胆管结石患者11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肝胆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 55例):临床选择传统手术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A1组(观察组 55例):临床选择微创手术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对比两组肝胆管结石在临床手术时间、结石残石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等方面具有的差异。结果: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两方面,A1组少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在完成手术后结石残石率、疾病复发率以及临床出现并发症概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选择微创治疗的方法,在缩短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降低临床残石率等方面,获得显著意义,凸显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近几年,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此种形势下,患有肝胆疾病的患者例数表现为逐年增加,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1】。为了研究最佳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分别选择传统手术方法以及微创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最终发现微创手术在降低结石残石率等方面能够获得确切治疗,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11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肝胆管结石的随机分组。针对A2组5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男33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9岁-6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68±1.83)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5±1.9)年。其中肝内胆管出现于右侧的患者5例,出现于左侧的患者10例,表现为胆总管的患者22例,表现为肝总管的患者18例。针对A1组5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男35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0岁-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72±1.85)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6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6±1.7)年。其中肝内胆管出现于右侧的患者4例,出现于左侧的患者11例,表现为胆总管的患者21例,表现为肝总管的患者19例。对比两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病程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临床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A1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主要选择微创治疗的方法。首先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完成麻醉后,为其建立CO2气腹,对患者胆总管进行有效定位,完成定位后,顺着纵轴到患者胆总管前壁,利用钩刀(镰状)将其挑开,距离为0.5厘米。利用微型剪沿纵行方向制作切口,切口大小为1.0厘米。于主操作孔中将纤维胆镜有效置入。針对结石进行仔细探查,一经发现结石,立即利用取石网篮有效取出。如果患者的结石体积较大,往往会表现出嵌顿的现象。此时可以选择导向钳夹法以及蚕食咬碎法等对患者进行取石【2】。针对A2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主要选择高位胆管切开取石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将患者胆总管切口进行延长,直至患者肝管汇合位置,于直视的角度下经过患者左侧肝管以及右侧肝管位置,针对各分支内结石进行有效清除。与此同时,将患者狭窄肝内胆管有效切开。针对表现为肝脏浅表位置结石的患者,通过患者肝实质,将患者肝内胆管有效切开,将结石有效取出【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完成手术后临床结石残石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等进行观察,并有效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利用t检验以及X2检验以
以及%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手术时间
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两方面,A1组少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A1组与A2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书中出血量的临床比较(
) 2.2 临床疗效
在完成手术后患者残石率、疾病复发率以及临床出现并发症概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具体可见表2。
表2 A1组与A2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肝胆管结石属于医院普外科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针对此种疾病的患者,临床具有多方面的表现【4】。于疾病的早期,临床未表现出显著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出现某段结石现象,到疾病发展的后期,患者的结石出现于肝内外胆管系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肝脓肿症状以及肝萎缩症状等,最终导致患者临床死亡,对此针对患者选择有效方法给予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
通过对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可以获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对比研究中,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两方面,A1组少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在完成手术后患者结石残石率、疾病复发率以及临床出现并发症概率方面,A1組低于A2组患者明显(P<0.05)。从而证明微创手术在降低患者临床残石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等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总而言之,针对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选择微创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效果极为明显,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成功凸显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特彬,李晓辉,周笃盛等.85例左肝胆管结石手术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3,24(10):1120-1121.
[2]彭任.术中B超联合胆道镜用于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3):483-484.
[3]秦加宏.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8(11):136-136.
[4]刘清.浅谈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J].医学信息,2013,9(19):385-386.
[5]陆梦清,向维聂.两种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观察[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80-81.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近几年,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此种形势下,患有肝胆疾病的患者例数表现为逐年增加,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1】。为了研究最佳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分别选择传统手术方法以及微创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最终发现微创手术在降低结石残石率等方面能够获得确切治疗,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11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肝胆管结石的随机分组。针对A2组5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男33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9岁-6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68±1.83)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5±1.9)年。其中肝内胆管出现于右侧的患者5例,出现于左侧的患者10例,表现为胆总管的患者22例,表现为肝总管的患者18例。针对A1组5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男35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0岁-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72±1.85)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6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6±1.7)年。其中肝内胆管出现于右侧的患者4例,出现于左侧的患者11例,表现为胆总管的患者21例,表现为肝总管的患者19例。对比两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病程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临床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A1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主要选择微创治疗的方法。首先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完成麻醉后,为其建立CO2气腹,对患者胆总管进行有效定位,完成定位后,顺着纵轴到患者胆总管前壁,利用钩刀(镰状)将其挑开,距离为0.5厘米。利用微型剪沿纵行方向制作切口,切口大小为1.0厘米。于主操作孔中将纤维胆镜有效置入。針对结石进行仔细探查,一经发现结石,立即利用取石网篮有效取出。如果患者的结石体积较大,往往会表现出嵌顿的现象。此时可以选择导向钳夹法以及蚕食咬碎法等对患者进行取石【2】。针对A2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主要选择高位胆管切开取石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将患者胆总管切口进行延长,直至患者肝管汇合位置,于直视的角度下经过患者左侧肝管以及右侧肝管位置,针对各分支内结石进行有效清除。与此同时,将患者狭窄肝内胆管有效切开。针对表现为肝脏浅表位置结石的患者,通过患者肝实质,将患者肝内胆管有效切开,将结石有效取出【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完成手术后临床结石残石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等进行观察,并有效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利用t检验以及X2检验以
以及%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手术时间
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两方面,A1组少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A1组与A2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书中出血量的临床比较(
) 2.2 临床疗效
在完成手术后患者残石率、疾病复发率以及临床出现并发症概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具体可见表2。
表2 A1组与A2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肝胆管结石属于医院普外科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针对此种疾病的患者,临床具有多方面的表现【4】。于疾病的早期,临床未表现出显著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出现某段结石现象,到疾病发展的后期,患者的结石出现于肝内外胆管系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肝脓肿症状以及肝萎缩症状等,最终导致患者临床死亡,对此针对患者选择有效方法给予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
通过对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可以获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对比研究中,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两方面,A1组少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在完成手术后患者结石残石率、疾病复发率以及临床出现并发症概率方面,A1組低于A2组患者明显(P<0.05)。从而证明微创手术在降低患者临床残石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等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总而言之,针对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选择微创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效果极为明显,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成功凸显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特彬,李晓辉,周笃盛等.85例左肝胆管结石手术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3,24(10):1120-1121.
[2]彭任.术中B超联合胆道镜用于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3):483-484.
[3]秦加宏.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8(11):136-136.
[4]刘清.浅谈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J].医学信息,2013,9(19):385-386.
[5]陆梦清,向维聂.两种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观察[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