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活中学语文课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_xia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博大精深,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语文常识的训练,为学生的高考打基础。其实语文课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将汉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用人类文化去熏陶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具体操作中,如何教活中学语文课呢?
  
  一、博学多才,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把语文课教活,教师本身就要有一眼常流常新的清泉。语文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靠传授教材的知识来应付考试,那就远远不够了。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都应不断充实自己。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并加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告别那种依照教学参考资料画瓢的做法。其次,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如报刊或网络。假如选人新教材中的《阿房宫赋》和《过秦论》等文章,我在认真备好教材之外,上网查阅有关秦朝和秦始皇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再其次,读课文的原著及有关专业的书籍,充分利用课内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腹有诗书气白华”,教师丰富的知识、独特的见解、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定能叩响莘莘学子的心弦,既教活了语文课,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转换角色,书山有路导为径
  
  “如果能教会学生去‘爬树’,去摘更多、更好的果子’岂不更好?”教学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教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语文课应致力于“导”,让学生思考一个个难度适中的“为什么”,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新鲜感,保持思考状态,学得轻松活泼而收效甚大。在具体教学中,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我总是将一个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就能解答,解答不了的,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是刺激学生思惟的诱因,激发学生的动力。为此,我在上课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外,还要激发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教学时我多给一些时间学生读书,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培养情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口才,在自由讨论中放飞思想。这样,让学生唱主角,教师适时点拨,激疑寻趣。以“导”作“匙”帮助学生敲开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关注社会,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老师要学会关注社会,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社会生活丰富多变,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不断地去接触社会,不断地阅读生活,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致于成为时代的文盲。如果教师自觉接受当代学生对教师知识的挑战,学习生活中鲜活的语言,那么语文课堂就能活起来。
  “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自己关注社会外,还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因为学生作文首先要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融入社会之中,关心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及为多数人所瞩目的带倾向性的问题。有了这样一腔热血,他们自然就会关注时代的发展,留心社会的走向,注视世界的变化,也就会自然地主动地去浏览报刊,注意新闻,关注时局,议论时事,抨击时弊。关注社会,就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改变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陋习,将语言文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就能使作文教学活起来,在作文考场上就有了正确的思想观点、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积极健康的情感宣泄了。
  
  四、和谐氛围,学海无涯乐作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强调的是人心所向。社会要发展,先要和谐社会,要教活语文课,就要先和谐氛围。教学的鲜活之气,课堂的精彩瞬间。语文的长久魅力,来自于师生的雙向带动,共同创造。
  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和谐。至于商人,顾客就是上帝;至于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如果学生喜欢听您的课,你就成功了一半”,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注重情商的作用,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结成亲密的朋友和学伴的关系。教师要由教学管理者变为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无论堂上课后,对待学生都要亲切友善。这样,学生才会以自己的创造性学习、主动的发现活力和超常的临场发挥,反过来激发你,带动你,促使你的教学渐入佳境。
  其次,学生的发展要和谐,即知、能、情、美兼顾。仅仅知、能发挥好的学生,往往心理、情感、品德不太健全,自以为是,缺少合作精神和应有的责任感,课堂鲜活不起来;只有情、美素质高学生,因知、能不及,发现不了问题,课堂也鲜活不起来。因而,教师的教学引导要和谐发展。另外教师要起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成为学生心目中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面旗帜。这样,学生就在和谐氛围中快乐地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成为知、能、情、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总之,要学会语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非下苦功不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去掉急功近利的想法,扎扎实实做好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训练,务求实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中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素养,提高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势在必行。本文重点论述了要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应抓好的几个环节:1、在教学中培养兴趣,2、在自学中积累素材,3、在练与改中谋求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写作水平    作文是衡量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必要手段。中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体现着中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素养;作文教学是中
期刊
小学生作文训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根据《大纲》的规定和教材的编排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事物的能力来确定训练方式。多年来,我在低、中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心作兴趣,指导学生在学习观察、表达的同时悟出方法、掌握方法,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为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给观察方法,举一反三    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观
期刊
当前,多种形式的公开教学颇为盛行,教改实践不断取得新鲜经验,但随之而来的一种现状:很多教师听了公开课后,在学习别人的经验时,往往是照本宣科,千篇一例,而忽视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了不伦不类的风格,结果收效不佳,常闹笑话。我认为,教师应在自己独特风格的基础上。以长补短,使自己课堂教学风格更加别具一格。    一、教学艺术要有风格    俗话说,“文如其人”,那么“课如其人”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就
期刊
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但每位语文教师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的应答。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信念的坚定,理想的憧憬。那么,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盈着愉悦的氛围,洋溢着浪漫的色彩,升腾起生命的激情,张
期刊
自主学习是指不听命,不过分依赖他人的积极、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效的学会学习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中学语文教学有责任、有义务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尽绵薄之力。为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一个新课改的践行者,我积极尝试,多方探索,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一、激
期刊
有效教学,是近几年来语文教师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很多有识之士所关心和积极探讨的一个研究课题。究竟什么样的措施是解决无效教学问题的根本,笔者认为开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梯。下面就从几个角度讨论一下。  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行开放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没有开放就没有高效。那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用活教材,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语文教材综合性很强,要求我们在教学实际
期刊
现实告诉我,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
期刊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就优化方法,提高能力,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比较性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法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視的方法。比较可以使
期刊
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
期刊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要想学好它,必须从培养兴趣人手。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得积极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这不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能否更全面地掌握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積累了一些经验。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