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藏宝——浅议明洪武年的青花特色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即位三十一年。
  洪武年的官窑瓷器是由景德镇珠山之麓的御窑厂烧制的,至于御窑厂何时建置的说法各异,一说在洪武二年,一说洪武三十一年,究竟何时亦无法考证。洪武时期的官窑瓷存世的并不多,很难区分出早,中,晚期。洪武年生产过白瓷、黑瓷、青花瓷、釉里红、红釉及矾红瓷,但传世品种较多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而且釉里红瓷要比青花瓷的数量大。洪武青花瓷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上承元代,下启明永乐。青花色泽偏于暗黑,并带有银黑色的结晶斑,不如元代青花色泽浓艳青翠,亦有别于永乐青花的幽雅深沉,常有晕散现象。
  洪武年使用的青花钴料是国产还是进口料,长期以来不少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是使用淘不尽的国产料,现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人员的测试表明:洪武官窑青花钴料与元代青花钴料成分一致,均系进口钴料。
  洪武年青花发色分为三类:一类为清晰明快的淡蓝色,色调稳定并不晕散,纹饰浓重处亦能表现出青花的层次;二类则青花色浅淡,少有晕散,在纹饰中常有明显的深色小星点无规则散布其中,似繁星密布;三类,青花色泽泛灰,釉面呈乳白色,由于这种色料中含有较高的金属锰杂质,所以纹饰中呈现出较大斑块的黑青色,有的亦深入胎骨,呈凸凹不平状,其中部分器物因含杂质过甚,几乎成为铁锈黑花绘画,深深凹入胎骨的色料凝聚斑常呈现出金属的锡光。
  洪武官窑青花瓷纹饰题材比起元代显得单调,这有时代的局限性,如瑞兽、鱼藻纹、鴛鸯荷莲、历史人物故事在明初的器物找不到。非但如此,一改元代那种繁缛华丽、多层次绘画风尚,题材内容仅限于花卉为主的数种。绘画上严谨工整,少变化,似乎成为固定的多方连续图案模式。在画面布局上力求突出主题,开阔疏朗,完全掌握了绘繁缛、华贵、品种多样的纹饰技术,但又不屈从,原因只会有两个:其一,受困于财力,明通鉴记载:“天下府州县,官来朝论曰;天下始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勉之。”朱元璋的这番话对我们理解明初的经济状况是有益处。其二,这与帝王审美,去繁就简,提倡朴实无华的作风有关。明通鉴记载:“司天监向明太祖进献元朝所购置的水晶制计时器具极其完备,机智灵巧的装置,里面安装有二个木偶人,能够按时自击征鼓。明太祖看过这种计时器具,对待臣说:‘荒废纷繁的政务,在这上面花费心思,这就是所谓的,所以无益之事祸有有益之务。’命令左右待臣将它打碎。”明太祖对纷繁华丽的装饰很是厌恶,这也会直接影响到瓷器上的纹饰装饰。所以,明初的装饰内容限于花卉是不难理解。但明初也继承了元代的纹饰,如:缠枝牡丹纹、缠枝菊纹,但又与元代的有所不同。
  元代的缠枝牡丹多绘成茎枝缠绕呈连续的波状线,茎枝上填以花卉,多花大叶。有的作含苞欲放状,有的作丰茂状,姿态形状各异,栩栩如生,盛开的牡丹花蕊、花瓣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有的绘成五瓣或六瓣形白色,花蕊配上肥大叶片,多绘成巴掌形,四或五齿,茎有绘成双线,茎出有尖状小刺。
  洪武缠枝牡丹纹,花朵均采用不同于元青花花瓣边饰,小串珠纹露白的手法,而是勾勒轮廓后不全部涂染,却在轮廓线内留有露白,而且白边比元器显得分外清晰,花瓣边沿则由元代的小花瓣式变成弧线形,牡丹画成花苞,花苞含着花蕾。
  元代菊花纹大多绘成缠枝菊,菊花有开和半开,有的只有花蕾。元青花上的菊纹,多绘大花大叶,葫芦状。双勾花瓣,多不填满色,亦有以粗笔一笔勾勒的花朵,全不露白,花蕊多画成网格状的葵花形或由内向外的螺旋纹。葫芦形五叉叶片,显示了元青花中菊纹的特色,菊花多单层花瓣,双层较少。
  洪武菊花较多使用扁菊纹,双层菊瓣,里层线描,外层填色露白,菊纹大致分三种:一种花蕊呈网状,花蕊外为白色小花瓣,叶呈葫芦状;第二种花蕊呈螺旋状;第三种花蕊为双线留白的网状,花蕊外为留白边的花瓣,花为两层。
  元代青花装饰的特征:多层次,面面满,由于处理恰到好处,主次分明,给人繁而不乱,琐碎而不堆砌的感觉。
  洪武的主题纹饰:缠枝或折枝花卉,如菊花、莲花、牡丹、灵芝、四季花卉、菊石、树石庭院、芭蕉园景、松、竹、梅。缠枝菊及缠枝莲、缠枝牡丹等花卉的花朵均采用不同于元代的那种花瓣边缘的小串珠纹露白手法,而是用勾勒轮廓后并不全部深染在轮廓线内,采用露白的方法,借以表示花朵的层次,同时花叶的叶形较深、较大,尤其菊花和牡丹叶比元代更近写真。
  洪武年的小器件,一般底足刷有白色的釉浆,薄处泛黄,厚处呈乳白或青白,如玉壶春瓶、执壶、碗之类。大盘、大碗底足无釉,可见呈点状或大片的火石红斑,火石红越浓器物制作的年代越早;另一种是工匠着意涂刷而成。洪武青花瓷上这种赭红色人工凃刷而成多施于无釉沙底上,也有施底上。这种赭红釉浆是洪武青花瓷的重要特征。洪武青花瓷的圆器类口沿多有积釉现象,形成一圈明显的自然唇状。
  这件洪武青花盘是进口青花钴料(见图一)高鉄低锰,釉面乳白,缠枝茎的青花发色呈偏灰,缠枝牡丹的花瓣、花苞上凝滞黑色的花斑,上面有“银光”,分析成因来自多方面:1.青料淘洗不净。2.青料粘稠成为浆糊状,在勾塌用笔难免重笔而积料。3.青花施以透明釉覆盖,釉层较薄(青花料如果不罩透明釉,直接入窑烧,出来的青花依然是黑色)。4.窑火在炉膛内受热面不均,影响青花的发育。上述有一个方面都会影响青花的发色。
  洪武青花盘的纹饰层次简单流畅,豪放生动,盘心主饰六朵缠枝牡丹,分上下两部,有盛开的,也有含苞欲放的。缠枝花叶不如元代的粗枝大叶。内折沿弧壁面绘有八朵缠枝菊,菊纹呈椭圆形,茎枝上下缠绕,折沿绘有十二朵缠枝灵芝纹,灵芝纹是在元代常用的装饰。盘的外弧壁也同样绘出八朵缠枝菊(见图二),足底是橘红色的火石红(见图三),火石红的形成是窑刚歇火后,炉膛在降温冷却阶段,由于窑内会进空气,空气中的氧使涩胎表面的低价鉄产生二次氧化,重新产生二氧化二鉄,涩胎上的火石红由此产生。
  此盘坯胎选料精细,胎质细腻,埴密度高,成型工艺娴熟精湛,是陶瓷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质性的变革,是时代风貌更迭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文物鉴赏业录.文物出版社,1998.
  [2] 耿宝昌主编.明初青花瓷.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出版社,2009.
  [3] 马希贵.中国青花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明通鉴一卷.改革出版社,1993.
  [5] 黄云眉.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79.
其他文献
所谓瓷刻就是指在已经烧制好的纯白釉面瓷上手工直接使用锋利的刀笔作出阴刻的纹饰,然后在阴刻线条中涂上墨彩,再低温烘烤的一种工艺与技法。赏瓶是清中期创烧,因其外形线条优美博得皇帝的喜爱,并经常用于赏赐大臣以及皇亲国戚,因此博得如此美称。    把古代当朝技术含量极高、极精美的瓷刻艺术用赏瓶表现出来,实属锦上添花、美不胜收。笔者私藏一件“清乾隆年款刻瓷庭院园林仕女人物赏瓶”,从瓷刻的技术风格上来讲,应该
本文从分析理工科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入手,阐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的特点,提出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的建议.
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具有抗扭刚度大、整体性好、行车舒适等特点,其广泛应用于桥梁设计与施工中。论文对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现浇施工进行研究,分析工艺流程以及施工特
The initial stages of multilayer Co thin film grown on Cu(111) surface were simulated by means of kinetic Monte Carlo (KMC) method, where the realistic growth m
结合成贵铁路廖家坡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出洞施工进行探讨并总结提出隧道出洞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安徽地跨江淮,瓷器生产历史悠久。有迹象表明:早在战国时期,皖南地区就生产原始青瓷器,但安徽目前已确切发现的生产青瓷器的窑场其时代最早者为隋代。隋代生产青瓷器最著名的窑场,位于淮南市及凤阳县的武店镇一带,它们是唐代寿州窑窑场的前身,又可以称之为寿州窑的早期窑场。其生产的青釉瓷器器型以四系盘口壶最为典型,其胎质细腻,釉色纯正,造型挺拔,有的有模印花或刻花纹饰。与其同时代烧造青瓷器的窑场还有巢湖窑和宿州
当下收藏热持续升温,鬼谷下山瓷罐更是打开了瓷器收藏的大坝,各色瓷器如洪水般涌入艺术品市场,是时泥沙俱下。近日,我们有幸拜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古陶瓷专家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面空间日益紧缺,地下空间得到越来越多地开发与利用,例如,地下车库、地铁、地下管道等工程。地下工程面临的施工和运行环境较为
以硫磺库棚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安装为例,分析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制定措施并严格控制安装的工艺流程,保证了门式钢架高强度螺栓安装质量。
分别以范德瓦耳斯气体和昂尼斯气体为工质计算奥托循环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