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于同媒体打交道,能够有效运用媒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这是信息社会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当今社会,媒介资源已成为执政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媒介资源使用得当,推动工作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介打交道的能力,借用和运用媒介,提高执政能力。
借用媒介之力“升旗杆”,做好正面宣传,争取理解支持。黨和政府的许多主张、政策、措施都需要通过媒介来传达,让大众熟悉和了解,从政府认知变成大众认知,从而形成合力推进工作。从引发一个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再到相应的公众舆论的形成,最后到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这一过程,媒介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定期的新闻发布,主动发布信息、设置议题,使媒介自觉地围绕政府部门所发布的议题来进行报道。其次,充分运用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及时公开政务要闻和动态,保持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再次,顺应新闻规律,运用传播技巧,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牢牢把握话语权。最后,根据工作需要来决定与媒体沟通的方式。通过媒体的正面宣传让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程序,理解政府的实际困难,支持政府的具体措施。
善用媒介之力“拉舵杆”,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主动化解危机。近年来,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可以看出,一条信息经过几何式裂变,可迅速引爆舆论,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政治危机。在全媒体时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迟说不如早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领导干部不能失声失语。首先要制定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权责和流程。其次,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主动引导舆论,及时公开信息,做突发事件新闻的“第一定义者”、掌舵人。再次,要建立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和沟通机制,确保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说,谁掌握了舆论主导权,谁就能化险为夷,最大限度减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还能化危为机,变坏事为好事。
运用媒介之力“树标杆”,讲好故事,抓好典型引领。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由此可知,典型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典型是最直接、最直观的教材,注重运用典型开展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经验,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鲜明特点。典型报道是对社会生活中具有时代感、带有普遍意义的人和事的新闻宣传,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潮流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雷锋、焦裕禄的事迹影响鼓舞了几代人,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典型的宣传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党政机关中形成了一种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等“最美系列”及一些英雄群体、先进集体的宣传报道,立标杆、树典型,激励人们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接受媒介采访“有腰杆”,同频共振,实现共赢。受“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传统文化影响,很多领导干部对媒介采访退避三舍,怕说错话,表错态。事实上,开放政府与封闭政府的最大区别就是政府官员能直接面对公众,政务在阳光下运行。因此,领导干部要克服不愿意面对媒介的畏难心理,善于通过媒介采访来传递信息,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态度,适应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工作和生活。在接受采访时,要能驾驭局面,引导记者而不是让记者牵着鼻子走。要学会表态,展示高效、务实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对待记者既不能一味去讨好,刻意去拉关系,也不能避而远之,不理不睬、无可奉告。既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更不要另眼相看,视为另类。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媒介记者交往、交流、交友,彼此支持,相互合作,实现共赢。
本栏编辑/张丽萍
借用媒介之力“升旗杆”,做好正面宣传,争取理解支持。黨和政府的许多主张、政策、措施都需要通过媒介来传达,让大众熟悉和了解,从政府认知变成大众认知,从而形成合力推进工作。从引发一个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再到相应的公众舆论的形成,最后到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这一过程,媒介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定期的新闻发布,主动发布信息、设置议题,使媒介自觉地围绕政府部门所发布的议题来进行报道。其次,充分运用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及时公开政务要闻和动态,保持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再次,顺应新闻规律,运用传播技巧,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牢牢把握话语权。最后,根据工作需要来决定与媒体沟通的方式。通过媒体的正面宣传让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程序,理解政府的实际困难,支持政府的具体措施。
善用媒介之力“拉舵杆”,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主动化解危机。近年来,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可以看出,一条信息经过几何式裂变,可迅速引爆舆论,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政治危机。在全媒体时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迟说不如早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领导干部不能失声失语。首先要制定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权责和流程。其次,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主动引导舆论,及时公开信息,做突发事件新闻的“第一定义者”、掌舵人。再次,要建立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和沟通机制,确保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说,谁掌握了舆论主导权,谁就能化险为夷,最大限度减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还能化危为机,变坏事为好事。
运用媒介之力“树标杆”,讲好故事,抓好典型引领。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由此可知,典型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典型是最直接、最直观的教材,注重运用典型开展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经验,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鲜明特点。典型报道是对社会生活中具有时代感、带有普遍意义的人和事的新闻宣传,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潮流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雷锋、焦裕禄的事迹影响鼓舞了几代人,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典型的宣传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党政机关中形成了一种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等“最美系列”及一些英雄群体、先进集体的宣传报道,立标杆、树典型,激励人们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接受媒介采访“有腰杆”,同频共振,实现共赢。受“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传统文化影响,很多领导干部对媒介采访退避三舍,怕说错话,表错态。事实上,开放政府与封闭政府的最大区别就是政府官员能直接面对公众,政务在阳光下运行。因此,领导干部要克服不愿意面对媒介的畏难心理,善于通过媒介采访来传递信息,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态度,适应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工作和生活。在接受采访时,要能驾驭局面,引导记者而不是让记者牵着鼻子走。要学会表态,展示高效、务实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对待记者既不能一味去讨好,刻意去拉关系,也不能避而远之,不理不睬、无可奉告。既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更不要另眼相看,视为另类。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媒介记者交往、交流、交友,彼此支持,相互合作,实现共赢。
本栏编辑/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