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时代的发展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既要抓住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还应该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信息化水平,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能够辨识和抵制外来的不良文化,教会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全面落实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进而争取将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88-01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鉴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各方面的积极推动,人们的各种活动正在表现出信息化的特征,这预示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其中,我国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就是一项典型,不少高校在科研、教学、教育和管理方面相继投入了信息化建设,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除了管理学生的日常事物,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要对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服务者,还是管理者。当前在信息化环境下,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职称,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信息化技能,因势制宜的利用新媒介和新的信息化技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我们每个辅导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信息化的发展对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网络凭借着多种优势,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方便了师生交流,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在信息传播内容繁杂、渠道多元化的环境下,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在无形中迅速传播,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再加上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在对网络信息的选取、辨识和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这无疑加剧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民族意识淡薄、缺乏自律性等现象,这对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辅导员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工作困境,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本人借此机会简单谈谈自身的看法。
辅导员的主要日常工作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且容易受外界诱惑,这大大提升了高校辅导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难度,对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1.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他们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这里的信息素养主要指的是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力、对信息价值的观察力和辨别力和对信息的持久注意力。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教育者,要在创造、使用、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遵循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强化网络监督,净化网络环境,帮助和引导学生抵制外界不良诱惑,端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者,要保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心态,选择恰当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宣传渠道,有效选择和处理、发布信息,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取网络的有效信息。这就需要学校有关部门重视对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培训,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强化辅导员的信息意识,加强辅导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逐渐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个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2.辅导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互动,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不少学生建立了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由于不少网络交流采用匿名的方式,可以为师生之间提供畅所欲言的环境,使得实际生活动不能面谈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表达得到更好的解决,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排忧解难,还能勇敢通过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更好的完成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的目标。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在校网上宣传积极向上的信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选择正确的社会舆论来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利用emall、论坛、微信、qq、博客等网络渠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真实状态,关注学生关心的焦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开导心理问题,预防学生走进心理误区。另外,针对网络使用频繁,现实交流能力较差的学生群体,辅导员要围绕他们的各类共性问题,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社团、学生会和党团组织的作用,为这些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脱离网络的虚拟世界,带领他们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强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服务意识,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促进管理学生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化要求,因此,要建立符合学生需求和时代需求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观念上,辅导员要具备坚定的社会注意思想,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驾驭网络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不仅仅限制在校期间,还要对学生和社会的未来负责任,将我们的育人目标放的更加长远,让学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方法上,辅导员除了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外,还要建立优秀的学生组织,由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优秀学生担任网络的管理者,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上辅导员有针对性的沟通和宣传,将正确的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多元化的环境下抵制不良观念的诱惑。另外,在无形中让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平台。
(作者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廖远琳. 浅论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01)
[2]施险峰. 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J].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3]康凯.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教育管理中辅导员工作探究[J]. 文教资料. 2014(20)
[4]赵唯一,卢景杨. 网络时代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88-01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鉴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各方面的积极推动,人们的各种活动正在表现出信息化的特征,这预示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其中,我国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就是一项典型,不少高校在科研、教学、教育和管理方面相继投入了信息化建设,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除了管理学生的日常事物,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要对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服务者,还是管理者。当前在信息化环境下,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职称,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信息化技能,因势制宜的利用新媒介和新的信息化技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我们每个辅导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信息化的发展对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网络凭借着多种优势,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方便了师生交流,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在信息传播内容繁杂、渠道多元化的环境下,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在无形中迅速传播,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再加上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在对网络信息的选取、辨识和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这无疑加剧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民族意识淡薄、缺乏自律性等现象,这对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辅导员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工作困境,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本人借此机会简单谈谈自身的看法。
辅导员的主要日常工作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且容易受外界诱惑,这大大提升了高校辅导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难度,对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1.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他们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这里的信息素养主要指的是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力、对信息价值的观察力和辨别力和对信息的持久注意力。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教育者,要在创造、使用、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遵循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强化网络监督,净化网络环境,帮助和引导学生抵制外界不良诱惑,端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者,要保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心态,选择恰当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宣传渠道,有效选择和处理、发布信息,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取网络的有效信息。这就需要学校有关部门重视对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培训,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强化辅导员的信息意识,加强辅导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逐渐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个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2.辅导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互动,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不少学生建立了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由于不少网络交流采用匿名的方式,可以为师生之间提供畅所欲言的环境,使得实际生活动不能面谈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表达得到更好的解决,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排忧解难,还能勇敢通过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更好的完成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的目标。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在校网上宣传积极向上的信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选择正确的社会舆论来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利用emall、论坛、微信、qq、博客等网络渠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真实状态,关注学生关心的焦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开导心理问题,预防学生走进心理误区。另外,针对网络使用频繁,现实交流能力较差的学生群体,辅导员要围绕他们的各类共性问题,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社团、学生会和党团组织的作用,为这些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脱离网络的虚拟世界,带领他们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强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服务意识,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促进管理学生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化要求,因此,要建立符合学生需求和时代需求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观念上,辅导员要具备坚定的社会注意思想,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驾驭网络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不仅仅限制在校期间,还要对学生和社会的未来负责任,将我们的育人目标放的更加长远,让学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方法上,辅导员除了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外,还要建立优秀的学生组织,由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优秀学生担任网络的管理者,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上辅导员有针对性的沟通和宣传,将正确的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多元化的环境下抵制不良观念的诱惑。另外,在无形中让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平台。
(作者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廖远琳. 浅论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01)
[2]施险峰. 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J].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3]康凯.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教育管理中辅导员工作探究[J]. 文教资料. 2014(20)
[4]赵唯一,卢景杨. 网络时代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