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提问之浅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j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从而使他们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当然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
  关键词:目标性;艺术性;主体性;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69-1
  一、明确“提问”的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提问”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和促进学生发展。
  1.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当下热点话题,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例如:目前比较有话题性的电视节目是‘Voice of China’,正好牛津9A Unit3 reading讲的是Types of TV Programmes,因而教师导入时可以展示‘Voice of China’的若干图片,然后提问Do you know this TV programme? The name of it? What type of programme is it?因为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是他们很感兴趣的,所以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去积极思维。
  2.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教师要善于提一些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又与课文关系十分密切的问题,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力。
  例如:为一次公开课设计的流程图,教师先提问What can Jane not do?围绕这个问题的周围五个框的答案是学生在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的。再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Jane?因为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要根据刚才问题的答案才能概括出Jane的品质,所以这个问题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
  3.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把应试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结合在一起,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让“提问”难度适中并形式多样化,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有所收获。一般谈到提问,我们都会联想到questions of complete sentences 或 T or F questions,而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的提问形式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提问是也一种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走近时,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因此,教师提问时,要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
  1.表述清晰
  教师提问表述应该严密、详细和清楚,清晰的提问会提高准确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如提问“What are the important inventions in China?”学生会感到茫然,因为中国的重要发明有很多,因此,教师可以把上述问题改为“What are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in the ancient China?”,这样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就很明确,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机会均等
  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课堂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尤其是表格式或是填空式提问,可以让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明显的帮助,当然,对成绩好的同学,可将问题的难度增大,以促使其更好的发展。
  3.反馈及时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应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如:You did a good job! / Well done! / Excellent! / Wonerful...),让教师的想法及时反馈给学生,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和信心,特别是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自卑感强,压力大,教师的一点点表扬,会给他们信心和动力。只有及时的肯定反馈,才能使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取得进步。
  三、突出“提问”的主体性
  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1.让学生善问
  在堂上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老师质疑,鼓励学生有疑就问(比如:对于文章的某些段落可以采取先小组讨论答疑再全班范围交流答疑,最后实在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来解答的方式)。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让学生会问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模拟体验相关情境,进行动作表演或角色表演,在表演中展开问答式的对话,模拟实际,既拓宽了问题情景,又可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自己的语言配上适合的表情和举止,使文章内容融入学生生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开拓学生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使身心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一、概述  整合学科资源,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图书馆不仅要全面提供资源链接,更要提升资源整合的层次,实现学科化资源整合。从揭示学科内容的角度和学科个性化需求出发,对不同的学科进行不同的资源整合,帮助读者更便捷地利用图书碹资源。图书馆用户可以对图书馆拥有的网络资源按照学科、资源类型和特色进行快速、方便的浏览和查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十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重点学辩网络资源导航数据库”,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