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以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协同进行诊断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所涉及患者共计32例,均为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接诊,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进行对比。结果:结合诊断可知,与临床最终诊断相比,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30/32),无明显差异,P>0.05。且在诊断过程中可观察到病变部位血流具备有多样性,且内部存在有明显回声,在影像特点上不同病变在影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临床在对眼眶血管性病变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借助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共同进行诊断,帮助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确诊。
【关键词】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眼眶血管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445.1;R7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在临床常见的眼眶性病变中,眼眶血管性病变属于较为常见的类型,对患者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为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效果更需要对临床诊断工作加以重视,以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部分患者进行诊断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1]。本研究就针对该诊断方式的具体作用展开分析。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涉及患者共计32例,均为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接诊,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本组患者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在34—63岁间,均值为(45.12±1.38)。
1.2 方法
本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在B超诊断中,需将轴分辨率设定为300μm,侧分辨率则设定为800μm,对应频率设定为10MHz,穿透厚度则设定为60mm。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过程中,则需要将探头频率设定为12Hz。在检测过程中需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告知患者放松并将双眼轻轻闭上,先对患者展开横切面、纵切面进行扫描。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肿瘤所在位置以及内部回声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估。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综合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合临床最终确诊可知,本组患者中17例属于静脉曲张、6例属于淋巴管瘤、3例属于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毛细血管瘤,余下患者则为静脉性血管瘤,而在超声诊断过程中,15例属于静脉曲张、6例属于淋巴管瘤、3例属于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毛细血管瘤,2例患者未得到确诊,对比可知,无明显差异,P=0.738,x2=1.001。在对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的过程中,可明显观察到患者肿瘤呈现为圆形,同时存在有明显边界,部分患者肿瘤部位存在有明显压缩性。而在淋巴管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肿瘤部位存在有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其内部存在有低回声,同时回声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
3 讨论
眼眶血管性病变在临床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结合临床接诊情况可知,眼眶血管性病变的类型较多,且因眼眶部位血液循环丰富,病症发展速度快,若治疗不及时将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2]。如何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确诊属于临床治疗该症的关键所在,随着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其运用到该类疾病的诊断中逐步在临床得到推广。
在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作用下,能够针对患者病变部位血流信号分布情况进行极为准确的显示,促使临床医师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握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结构,达到迅速确诊的目的。结合本次观察可知,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肿瘤部位存在有明显边界,且肿瘤内部存在有较多的回声光点[3-4]。此外,因肿瘤内部血流流动速度相对较慢,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无法针对血流信号进行明确显示,而B超则能充分弥补这一缺陷。而静脉血管瘤则主要由大量的纤维组织以及小静脉所构成,在诊断过程中可观察到主要呈现为占位性病变,且无规则形状,存在有清晰的边界。部分较为严重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可发现异常扩张的静脉血管存在有轻度出血的症状且出现血肿,在超声检查中则无明显的回声区,结缔组织则表现为强回声区。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到对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诊断方式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效率,促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确诊。
综合本次研究,临床在对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按照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帮助该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确诊。
参考文献:
[1]张瑜. 研究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眶血管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34(09):23.
[2]朱香芝. B超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5(20):11.
[3]徐艳军, 章鸣, 谭宜,等. 彩色多普勒检测眼上静脉血流评估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疗效[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4(11):55-58.
[4]王子杨, 杨文利, 李栋军,等. 眼内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 28(3):251-255.
【关键词】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眼眶血管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445.1;R7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在临床常见的眼眶性病变中,眼眶血管性病变属于较为常见的类型,对患者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为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效果更需要对临床诊断工作加以重视,以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部分患者进行诊断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1]。本研究就针对该诊断方式的具体作用展开分析。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涉及患者共计32例,均为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接诊,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本组患者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在34—63岁间,均值为(45.12±1.38)。
1.2 方法
本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在B超诊断中,需将轴分辨率设定为300μm,侧分辨率则设定为800μm,对应频率设定为10MHz,穿透厚度则设定为60mm。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过程中,则需要将探头频率设定为12Hz。在检测过程中需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告知患者放松并将双眼轻轻闭上,先对患者展开横切面、纵切面进行扫描。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肿瘤所在位置以及内部回声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估。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综合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合临床最终确诊可知,本组患者中17例属于静脉曲张、6例属于淋巴管瘤、3例属于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毛细血管瘤,余下患者则为静脉性血管瘤,而在超声诊断过程中,15例属于静脉曲张、6例属于淋巴管瘤、3例属于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毛细血管瘤,2例患者未得到确诊,对比可知,无明显差异,P=0.738,x2=1.001。在对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的过程中,可明显观察到患者肿瘤呈现为圆形,同时存在有明显边界,部分患者肿瘤部位存在有明显压缩性。而在淋巴管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肿瘤部位存在有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其内部存在有低回声,同时回声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
3 讨论
眼眶血管性病变在临床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结合临床接诊情况可知,眼眶血管性病变的类型较多,且因眼眶部位血液循环丰富,病症发展速度快,若治疗不及时将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2]。如何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确诊属于临床治疗该症的关键所在,随着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其运用到该类疾病的诊断中逐步在临床得到推广。
在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作用下,能够针对患者病变部位血流信号分布情况进行极为准确的显示,促使临床医师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握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结构,达到迅速确诊的目的。结合本次观察可知,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肿瘤部位存在有明显边界,且肿瘤内部存在有较多的回声光点[3-4]。此外,因肿瘤内部血流流动速度相对较慢,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无法针对血流信号进行明确显示,而B超则能充分弥补这一缺陷。而静脉血管瘤则主要由大量的纤维组织以及小静脉所构成,在诊断过程中可观察到主要呈现为占位性病变,且无规则形状,存在有清晰的边界。部分较为严重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可发现异常扩张的静脉血管存在有轻度出血的症状且出现血肿,在超声检查中则无明显的回声区,结缔组织则表现为强回声区。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到对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诊断方式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效率,促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确诊。
综合本次研究,临床在对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按照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帮助该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确诊。
参考文献:
[1]张瑜. 研究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眶血管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34(09):23.
[2]朱香芝. B超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5(20):11.
[3]徐艳军, 章鸣, 谭宜,等. 彩色多普勒检测眼上静脉血流评估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疗效[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34(11):55-58.
[4]王子杨, 杨文利, 李栋军,等. 眼内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 28(3):2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