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沔波流水,朝宗于海”,此乃《诗经》中难得与海有关的一句,描摹出“漫漫水流向东方,百川汇聚入海洋”的壮观景象。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住在非沿海地区的人很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大海,怎么办?那就来读诗吧!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观海抒情,提出了不少哲学迷思。他们有的旅居海边,有的碰巧见过海,还有的没见过大海但想象力特别丰富!
古人真的很会写诗,短短几个字就能凝练长长的意思,让人在品诗的同时,不由得打开了神奇的脑洞……
百川都向哪里流?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夫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节选
《诗经》中的沔水,是指长江的大支流汉江。沔水先汇入长江,算是间接流入大海吧!没想到,这首乐府诗比诗经还夸张,“百川”都东流到海,估计是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河都算上了。
我国河流众多,大多数的确是东流入海,因为我国地形西高东低,黄河、长江的发源地都在西部高原,河水一路遵循着“万有引力”定律,往东部下游奔去。但还有很多河流的走向并不是自西向东,澜沧江、怒江流向南方,雅鲁藏布江先向东流再向南流,等出了国境,换个外国名字再汇入大海。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我国几条大河走出国境的“外国名”——澜沧江叫“湄公河”,怒江叫“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成了“布拉马普特拉河”。
放眼世界,大江大河真是往哪个方向流的都有。这些问题,中学的地理老师会要求大家不停地“背背背”,所以尽早预习吧!江河不会逆流,时间一去不返,古人都說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大潮也会消失?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节选
诗人张若虚某天夜里去观潮,不过他看的并不是电视里常播的钱塘江大潮。很多学者推测,张若虚所在的地方是他的老家扬州,当年叫广陵,他看的很可能是“广陵潮”。
广陵潮曾经的名气可比钱塘江大潮大得多,场面翻云覆雨,波澜壮阔,引得文人不惜笔墨大加赞美。可惜广陵潮从唐代后期就消失了,成了不解之谜。乾隆皇帝就曾经怀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认为广陵潮根本不存在,是古代诗人瞎编、吹捧出来的。
这件事现代人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考证:两千多年前,扬州位于长江入海处,喇叭形的入海口最容易形成大潮,然而从汉代开始,人们在长江下游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长江泥沙大量堆积,不断形成新的陆地,硬生生把海岸线向东推了好远,广陵潮就渐渐消失了。
曹操去哪儿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三国·曹操《观沧海》节选
公元207年,曹操带兵打了胜仗,心情大好,回程的路上顺便到海边玩了一下。登上碣石山,眺望大海,水波浩荡,山岛挺立,曹操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千古名作《观沧海》。
没有想到,后世的人因为这首诗炸开了锅,曹操他究竟在哪里观了沧海呢?
不光曹操去过碣石山,秦始皇也曾在那里驻足,他觉得这就是世界尽头,到了这里就可以长生不老,但没过几年他就驾鹤西归了。汉武帝也在碣石山上修过祭台。从很多历史人物的行动轨迹分析,人们终于找出了碣石山的所在地——河北昌黎。
船为什么变轻快?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钱起《送僧归日本》节选
这首诗是作者钱起送别日本僧人归国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小船行驶轻快,不禁让人猜测,是因为顺风吗?难不成受了洋流的影响?
我国沿岸流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向北流,冬季向南流,而日本暖流常年自西南向东北,从我国台湾岛向日本海方向流动。这样一来,日本僧人应该是冬季回国的可能性更大……哎,这样读诗,确实很破坏意境呢!
来看看诗人的解释:心境超脱世俗,自然能感受到小舟的轻盈。好啦,先别管这种说法科不科学了,这首诗实际上体现了唐代的重要外交现象:遣唐使。唐代佛教兴盛,善于学习发达国家的日本,派出了很多僧人远渡到我国学习佛法和先进的盛唐文化,直到今天,日本的京都、奈良依然可以看到盛唐时期的样子。
诗人写了海上月出?
海上生四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古》节选
这句诗很多人都会背,但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弄错。比如有人大秀书法,写下“海上升明月”,还把“升”这个错字写得大大的。许多唐诗赏析中将这句话翻译为“海上升起了明月”,感觉像是诗人观赏了一场海上月出似的,真的是这样吗?
诗人用了“生”字,是非常写实的。“生”并不是升起,而是孕育、出现。也就是说,诗人在夜晚看海时,明月早已大大方方挂在天上了。诗人并没有写到月亮升起的过程,实际上,月出与日落通常是相依相伴的,时间隔得不会太长,月出时刻天色未黑透,能像看日出一样清晰地看到月出,是很难做到的。
“无风不起浪”还是“无风三尺浪”?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唐·白居易《题海图屏风》节选
白居易用很“白”的话写下了一个古今贯通的道理:无风不起浪。但还有一句俗话叫“无风三尺浪”,同一件事,正着说也对,反着说也对,太任性了吧?
让我们用科学来解释这两句话,其实它们并不矛盾:
风是海浪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海浪随着风向翻滚,因而海上行船的人会祈祷“风平浪静”,“无风不起浪”有着一定道理。但海浪可不一定只听风的话,因为在海洋内部可谓“暗流涌动”,天体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滑坡、大气压力变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都会引起海浪的波动,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海啸,大海都“站”起来了,浪何止“三尺”呀?
母亲河,何去何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采,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节选
如果地理老师问你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你可以给他背李白这句诗。好吧,黄河并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那么,黄河是从哪里入海的呢?山东东营吗?大诗人李白可不一定那么认为。
从战国后期直到今天,黄河经历了很多次入海口的迁移。这些迁移当然不是河流的自然变迁,而是通过阻拦、决口等措施人为改道。传说中大禹治水之后,黄河看起来平静了很多,但黄河下游却依然水患不断。为了整治洪水泛滥,古代人折腾了很多次,将黄河下游的走向变来变去,天津、山东无棣都曾经当过黄河入海口。
更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明弘治八年(149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地区就被截流,本应向东北流的黄河改道东南方向,并入淮河,最终汇入黄海。直到1855年,黄河在兰考又泛滥了,倔强地回到了原路线,继续投入渤海的怀抱。
站在泰山上看海?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明·李梦阳《泰山》节选
诗人李梦阳成功爬上了泰山之巅,山下的美景一览无余,鸟瞰壮阔的齐鲁大地,远处的海小得就像杯中之水。
等等,站在泰山顶上能看见大海?我们读书少,诗人你不要骗我们!
泰山与大海的最短距离约为230千米,泰山海拔1545米,站在这个高度上能看到海吗?我们知道,地球是球体,地面并不是平面,而是曲面的,考虑到地面的“曲面度”,经过精确测算,站在1545米的高度上,可以看到的最远点只在150千米之外。况且,这样计算还没有把“能见度”算进去,就算诗人当时所处的能见度有100%,视力突破天际得好,也是看不到海的。
诗人一定认为用数学分析他的诗很扫兴吧,“我只是想表达泰山的巍峨!”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住在非沿海地区的人很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大海,怎么办?那就来读诗吧!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观海抒情,提出了不少哲学迷思。他们有的旅居海边,有的碰巧见过海,还有的没见过大海但想象力特别丰富!
古人真的很会写诗,短短几个字就能凝练长长的意思,让人在品诗的同时,不由得打开了神奇的脑洞……
百川都向哪里流?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夫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节选
《诗经》中的沔水,是指长江的大支流汉江。沔水先汇入长江,算是间接流入大海吧!没想到,这首乐府诗比诗经还夸张,“百川”都东流到海,估计是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河都算上了。
我国河流众多,大多数的确是东流入海,因为我国地形西高东低,黄河、长江的发源地都在西部高原,河水一路遵循着“万有引力”定律,往东部下游奔去。但还有很多河流的走向并不是自西向东,澜沧江、怒江流向南方,雅鲁藏布江先向东流再向南流,等出了国境,换个外国名字再汇入大海。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我国几条大河走出国境的“外国名”——澜沧江叫“湄公河”,怒江叫“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成了“布拉马普特拉河”。
放眼世界,大江大河真是往哪个方向流的都有。这些问题,中学的地理老师会要求大家不停地“背背背”,所以尽早预习吧!江河不会逆流,时间一去不返,古人都說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大潮也会消失?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节选
诗人张若虚某天夜里去观潮,不过他看的并不是电视里常播的钱塘江大潮。很多学者推测,张若虚所在的地方是他的老家扬州,当年叫广陵,他看的很可能是“广陵潮”。
广陵潮曾经的名气可比钱塘江大潮大得多,场面翻云覆雨,波澜壮阔,引得文人不惜笔墨大加赞美。可惜广陵潮从唐代后期就消失了,成了不解之谜。乾隆皇帝就曾经怀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认为广陵潮根本不存在,是古代诗人瞎编、吹捧出来的。
这件事现代人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考证:两千多年前,扬州位于长江入海处,喇叭形的入海口最容易形成大潮,然而从汉代开始,人们在长江下游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长江泥沙大量堆积,不断形成新的陆地,硬生生把海岸线向东推了好远,广陵潮就渐渐消失了。
曹操去哪儿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三国·曹操《观沧海》节选
公元207年,曹操带兵打了胜仗,心情大好,回程的路上顺便到海边玩了一下。登上碣石山,眺望大海,水波浩荡,山岛挺立,曹操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千古名作《观沧海》。
没有想到,后世的人因为这首诗炸开了锅,曹操他究竟在哪里观了沧海呢?
不光曹操去过碣石山,秦始皇也曾在那里驻足,他觉得这就是世界尽头,到了这里就可以长生不老,但没过几年他就驾鹤西归了。汉武帝也在碣石山上修过祭台。从很多历史人物的行动轨迹分析,人们终于找出了碣石山的所在地——河北昌黎。
船为什么变轻快?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钱起《送僧归日本》节选
这首诗是作者钱起送别日本僧人归国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小船行驶轻快,不禁让人猜测,是因为顺风吗?难不成受了洋流的影响?
我国沿岸流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向北流,冬季向南流,而日本暖流常年自西南向东北,从我国台湾岛向日本海方向流动。这样一来,日本僧人应该是冬季回国的可能性更大……哎,这样读诗,确实很破坏意境呢!
来看看诗人的解释:心境超脱世俗,自然能感受到小舟的轻盈。好啦,先别管这种说法科不科学了,这首诗实际上体现了唐代的重要外交现象:遣唐使。唐代佛教兴盛,善于学习发达国家的日本,派出了很多僧人远渡到我国学习佛法和先进的盛唐文化,直到今天,日本的京都、奈良依然可以看到盛唐时期的样子。
诗人写了海上月出?
海上生四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古》节选
这句诗很多人都会背,但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弄错。比如有人大秀书法,写下“海上升明月”,还把“升”这个错字写得大大的。许多唐诗赏析中将这句话翻译为“海上升起了明月”,感觉像是诗人观赏了一场海上月出似的,真的是这样吗?
诗人用了“生”字,是非常写实的。“生”并不是升起,而是孕育、出现。也就是说,诗人在夜晚看海时,明月早已大大方方挂在天上了。诗人并没有写到月亮升起的过程,实际上,月出与日落通常是相依相伴的,时间隔得不会太长,月出时刻天色未黑透,能像看日出一样清晰地看到月出,是很难做到的。
“无风不起浪”还是“无风三尺浪”?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唐·白居易《题海图屏风》节选
白居易用很“白”的话写下了一个古今贯通的道理:无风不起浪。但还有一句俗话叫“无风三尺浪”,同一件事,正着说也对,反着说也对,太任性了吧?
让我们用科学来解释这两句话,其实它们并不矛盾:
风是海浪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海浪随着风向翻滚,因而海上行船的人会祈祷“风平浪静”,“无风不起浪”有着一定道理。但海浪可不一定只听风的话,因为在海洋内部可谓“暗流涌动”,天体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滑坡、大气压力变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都会引起海浪的波动,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海啸,大海都“站”起来了,浪何止“三尺”呀?
母亲河,何去何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采,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节选
如果地理老师问你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你可以给他背李白这句诗。好吧,黄河并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那么,黄河是从哪里入海的呢?山东东营吗?大诗人李白可不一定那么认为。
从战国后期直到今天,黄河经历了很多次入海口的迁移。这些迁移当然不是河流的自然变迁,而是通过阻拦、决口等措施人为改道。传说中大禹治水之后,黄河看起来平静了很多,但黄河下游却依然水患不断。为了整治洪水泛滥,古代人折腾了很多次,将黄河下游的走向变来变去,天津、山东无棣都曾经当过黄河入海口。
更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明弘治八年(149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地区就被截流,本应向东北流的黄河改道东南方向,并入淮河,最终汇入黄海。直到1855年,黄河在兰考又泛滥了,倔强地回到了原路线,继续投入渤海的怀抱。
站在泰山上看海?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明·李梦阳《泰山》节选
诗人李梦阳成功爬上了泰山之巅,山下的美景一览无余,鸟瞰壮阔的齐鲁大地,远处的海小得就像杯中之水。
等等,站在泰山顶上能看见大海?我们读书少,诗人你不要骗我们!
泰山与大海的最短距离约为230千米,泰山海拔1545米,站在这个高度上能看到海吗?我们知道,地球是球体,地面并不是平面,而是曲面的,考虑到地面的“曲面度”,经过精确测算,站在1545米的高度上,可以看到的最远点只在150千米之外。况且,这样计算还没有把“能见度”算进去,就算诗人当时所处的能见度有100%,视力突破天际得好,也是看不到海的。
诗人一定认为用数学分析他的诗很扫兴吧,“我只是想表达泰山的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