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疆叶城县叶依克村东南,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古城,名叫“锡提亚”。据《魅力叶城》丛书介绍:锡提亚古城始建于11世纪末,有人认为是喀喇汗朝之可汗城,12世纪为西辽占据,1218年在成吉思汗西征时被毁。方圆五公里左右,犹可见街市遗迹,西北有一高地,四周亦散布有陶片及人骨。并发现北宋时期的有孔钱和许多两面镌有阿拉伯文的喀喇汗朝时期的钱币。
带着传说中的想象,我们驱车进入,车辆在几个乡村路口徘徊了好几次,才终于绕进了那个传说中的古城。一听到“古城”二字,我心中就有种特别的感觉,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独特的意识会进入我的思维。车在一户维吾尔族人家门前停了下来,我们随着那户主人的指引,进入了一片扑朔迷离的古城。
举目远望,方圆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白杨树、沙枣树、红柳树、果树、柳树、榆树等一片碧绿、争丽斗妍的林苑,一派绿气织成的绿色风云,绿得秀丽,绿得可人,好像有人用一块飘动的绿绸把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给圈了起来一样,那些树木舒展腰肢迎风摇曳,夹带着一股花的清香,绿的幽香传递过来,在夕阳的余晖下,那样的景致格外的清爽宜人,一片醉人的绿意。
这片被绿色包围的古城,有几处残垣断壁静静地躺在地上,接受着血红色夕阳的抚摸,静静地迎接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没有言语,没有暗示,只剩下无数的猜想。脚下是一片浑黄的沙土,偶尔的断墙下面会有一个深不可测的神秘窟窿,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叶城县文体局书记宋晓勇说,在这里面可以捡到一些古陶瓷和古钱币等东西,也许是好奇之心,也许受世俗的影响,我顺着夕阳的影子往前方寻去,看到几只四脚戈壁壁虎在我们的脚步下快速地溜了过去,偶尔一两株骆驼刺也显示了营养不良,耷拉着饱经风雨的身姿,这种沙漠戈壁中生命力最强的植物在这片荒芜的古城中也显得无精打采,踩在松软的黄沙上,我想周围一片盎然绿意,为何这中间却了无生机呢?
这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产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变故让它连一点生命的气息也不存在呢?继续前行,看到一些陶瓷的碎片撒落了一地,旁边有一个像烧制陶瓷的窑坑,我伸手捡了一块,颜色稍带青色有点陈旧,心里一阵狂喜,是不是遇上了传说中的古瓷呢?接着又在一堆黄土上看到了一块暗灰带微红的小瓦片,上面还有一些细小如针尖的孔,这个没有前者那样结实、厚重、细腻,两者一对比,我自己也分不清哪块属于古瓷了,索性两块都捏在手里,再细细辨认。站在那残缺不全的土墙上,我想起了帕米尔高原的“石头城”,居然有点相像,只是没有那么的完整。我凝眸望向前方,大地无声,古城无语,只有四周白杨的树叶那闪亮的银色在风中轻轻摇摆着。土墙前方有一个看似像房屋的墙体,中间还有一道墙和门,从一间房子走向另一间,整体有点狭小,不太高。恍惚间,我眼着浮现出一个穿暗红长裙,头上挂满了金银珠宝、施着素粉的古装女子倚在门前,一双深邃的眼眸里有一层无助的凄然,茫然、忧伤贯穿了她的整个面部表情,一脸的期盼望着远方,面对我的进入,她视而不见。是什么让她如此忧郁?是什么让她望眼欲穿?
画面逐渐隐去,她的表情要对我说些什么?我正在发呆之际,便感觉有一硬物踩在脚下,一块似人关节的骨头赫然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想起前面看到的那一幕,心里蓦然一惊。回望刚才那扇门,只有一截黄土筑成的墙默默裸露在绚烂的夕阳下,怅然若失地走出那个令人迷乱的小屋。
我拿起捡来的“宝物”向同行者炫耀,他们仔细地翻看之后说,那块厚的可能是以前在这开陶瓷厂遗留下的东西,不值得保留,那块薄的有点像古时的陶瓷,建议我留下。在古城边缘与绿林的交接处,有几个“麦场”,堆满了麦垛、棉花秆,地上还冒出一些嫩绿的麦苗。
回来后,翻了一些资料,关于介绍锡提亚古城的资料特别少。只知道属于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城垣均秃,城内随处可见陶片、瓷片,灰土、红烧土以及人骨等遗存,遗址内黄土台子或为墙或为墓群。近年在遗址周边,农民开垦挖掘出各种大小陶罐、钱币、铜制品和装饰品。现该县文体局有一件约高18厘米的铜尊,造型十分精美。
1900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了这块神秘的地方。恰好在这之前读了一本关于他的小说《西域大盗》。里面详细介绍了他到中国西域借着考古探险的名义,沿途一路肆意掠夺中国的文物:古钱币、古文卷、古佛像……发现并挖掘了楼兰、尼雅等古城的遗址,他把中国西域的宝藏私带回自己的国家,把中国西域文明的发源史的研究据为己有,小说把那些窥视、侵略、贪婪中国文明的嘴脸描写得十分生动、活灵活现。
1929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来锡提亚古城考察,疑此城在11世纪末成吉思汗1218年西征屈曲律由于田进兵时所屠之可汗城,为喀喇汗王朝时所建立,城中阿拉伯文孔钱即当时所遗。
这一切都是一个谜。
锡提亚城墙坚固而位置特殊,究竟是什么使它变成一堆黄土呢?又为什么史料记载得那么少?没有留下痕迹,无法让人了解它过去的辉煌灿烂和曾经的苦难!在的绿荫环抱中,那满目苍凉的废墟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呢?千百年里,岁月和战争剥蚀了古城浮夸的雕饰,褪去了古城值得炫耀的文明,坍塌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满地的碎瓷,寻不到有关它的记忆,唯见四周的新树愈见苍翠,野草荒藤茂盛得坦荡自在……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一个谜团。
我眼前浮现出了锡提亚古城当时美丽的景象:一片充满田园诗情调的绿草地上,遍地盛开着野紫罗兰、勿忘我花的绿野和景色迷人的清亮小溪,温柔的风拂动着果园,传来阵阵芳香,葡萄藤像翠绿的绮罗,覆盖着一座座翡翠般的庭院,家家果树成荫,路边长林相接,美丽的田园流动着花的诗、果的梦。一个个甜美可口的水果,像是天堂中的琼浆玉液。这里是一个很好的避暑胜地,绿树蔽荫,城内一长串庭院中分布着一座座宫殿般的住宅,气派宏伟,成排的雕花木柱支撑着豪华的屋顶,从地面到垫高的平台铺满了华丽的地毯,房间里布置得舒适高雅,四周墙壁装饰十分考究。乡间大道上飘来悦耳的驼铃声,伴着叶尔羌河水的潺潺之音,云雀在瓦蓝色的天空中婉转地歌唱,还有热瓦甫欢快的琴声伴着当地居民那略带粗犷悲凉的歌调,响彻城内城外,直上昆仑。
带着传说中的想象,我们驱车进入,车辆在几个乡村路口徘徊了好几次,才终于绕进了那个传说中的古城。一听到“古城”二字,我心中就有种特别的感觉,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独特的意识会进入我的思维。车在一户维吾尔族人家门前停了下来,我们随着那户主人的指引,进入了一片扑朔迷离的古城。
举目远望,方圆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白杨树、沙枣树、红柳树、果树、柳树、榆树等一片碧绿、争丽斗妍的林苑,一派绿气织成的绿色风云,绿得秀丽,绿得可人,好像有人用一块飘动的绿绸把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给圈了起来一样,那些树木舒展腰肢迎风摇曳,夹带着一股花的清香,绿的幽香传递过来,在夕阳的余晖下,那样的景致格外的清爽宜人,一片醉人的绿意。
这片被绿色包围的古城,有几处残垣断壁静静地躺在地上,接受着血红色夕阳的抚摸,静静地迎接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没有言语,没有暗示,只剩下无数的猜想。脚下是一片浑黄的沙土,偶尔的断墙下面会有一个深不可测的神秘窟窿,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叶城县文体局书记宋晓勇说,在这里面可以捡到一些古陶瓷和古钱币等东西,也许是好奇之心,也许受世俗的影响,我顺着夕阳的影子往前方寻去,看到几只四脚戈壁壁虎在我们的脚步下快速地溜了过去,偶尔一两株骆驼刺也显示了营养不良,耷拉着饱经风雨的身姿,这种沙漠戈壁中生命力最强的植物在这片荒芜的古城中也显得无精打采,踩在松软的黄沙上,我想周围一片盎然绿意,为何这中间却了无生机呢?
这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产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变故让它连一点生命的气息也不存在呢?继续前行,看到一些陶瓷的碎片撒落了一地,旁边有一个像烧制陶瓷的窑坑,我伸手捡了一块,颜色稍带青色有点陈旧,心里一阵狂喜,是不是遇上了传说中的古瓷呢?接着又在一堆黄土上看到了一块暗灰带微红的小瓦片,上面还有一些细小如针尖的孔,这个没有前者那样结实、厚重、细腻,两者一对比,我自己也分不清哪块属于古瓷了,索性两块都捏在手里,再细细辨认。站在那残缺不全的土墙上,我想起了帕米尔高原的“石头城”,居然有点相像,只是没有那么的完整。我凝眸望向前方,大地无声,古城无语,只有四周白杨的树叶那闪亮的银色在风中轻轻摇摆着。土墙前方有一个看似像房屋的墙体,中间还有一道墙和门,从一间房子走向另一间,整体有点狭小,不太高。恍惚间,我眼着浮现出一个穿暗红长裙,头上挂满了金银珠宝、施着素粉的古装女子倚在门前,一双深邃的眼眸里有一层无助的凄然,茫然、忧伤贯穿了她的整个面部表情,一脸的期盼望着远方,面对我的进入,她视而不见。是什么让她如此忧郁?是什么让她望眼欲穿?
画面逐渐隐去,她的表情要对我说些什么?我正在发呆之际,便感觉有一硬物踩在脚下,一块似人关节的骨头赫然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想起前面看到的那一幕,心里蓦然一惊。回望刚才那扇门,只有一截黄土筑成的墙默默裸露在绚烂的夕阳下,怅然若失地走出那个令人迷乱的小屋。
我拿起捡来的“宝物”向同行者炫耀,他们仔细地翻看之后说,那块厚的可能是以前在这开陶瓷厂遗留下的东西,不值得保留,那块薄的有点像古时的陶瓷,建议我留下。在古城边缘与绿林的交接处,有几个“麦场”,堆满了麦垛、棉花秆,地上还冒出一些嫩绿的麦苗。
回来后,翻了一些资料,关于介绍锡提亚古城的资料特别少。只知道属于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城垣均秃,城内随处可见陶片、瓷片,灰土、红烧土以及人骨等遗存,遗址内黄土台子或为墙或为墓群。近年在遗址周边,农民开垦挖掘出各种大小陶罐、钱币、铜制品和装饰品。现该县文体局有一件约高18厘米的铜尊,造型十分精美。
1900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了这块神秘的地方。恰好在这之前读了一本关于他的小说《西域大盗》。里面详细介绍了他到中国西域借着考古探险的名义,沿途一路肆意掠夺中国的文物:古钱币、古文卷、古佛像……发现并挖掘了楼兰、尼雅等古城的遗址,他把中国西域的宝藏私带回自己的国家,把中国西域文明的发源史的研究据为己有,小说把那些窥视、侵略、贪婪中国文明的嘴脸描写得十分生动、活灵活现。
1929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来锡提亚古城考察,疑此城在11世纪末成吉思汗1218年西征屈曲律由于田进兵时所屠之可汗城,为喀喇汗王朝时所建立,城中阿拉伯文孔钱即当时所遗。
这一切都是一个谜。
锡提亚城墙坚固而位置特殊,究竟是什么使它变成一堆黄土呢?又为什么史料记载得那么少?没有留下痕迹,无法让人了解它过去的辉煌灿烂和曾经的苦难!在的绿荫环抱中,那满目苍凉的废墟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呢?千百年里,岁月和战争剥蚀了古城浮夸的雕饰,褪去了古城值得炫耀的文明,坍塌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满地的碎瓷,寻不到有关它的记忆,唯见四周的新树愈见苍翠,野草荒藤茂盛得坦荡自在……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一个谜团。
我眼前浮现出了锡提亚古城当时美丽的景象:一片充满田园诗情调的绿草地上,遍地盛开着野紫罗兰、勿忘我花的绿野和景色迷人的清亮小溪,温柔的风拂动着果园,传来阵阵芳香,葡萄藤像翠绿的绮罗,覆盖着一座座翡翠般的庭院,家家果树成荫,路边长林相接,美丽的田园流动着花的诗、果的梦。一个个甜美可口的水果,像是天堂中的琼浆玉液。这里是一个很好的避暑胜地,绿树蔽荫,城内一长串庭院中分布着一座座宫殿般的住宅,气派宏伟,成排的雕花木柱支撑着豪华的屋顶,从地面到垫高的平台铺满了华丽的地毯,房间里布置得舒适高雅,四周墙壁装饰十分考究。乡间大道上飘来悦耳的驼铃声,伴着叶尔羌河水的潺潺之音,云雀在瓦蓝色的天空中婉转地歌唱,还有热瓦甫欢快的琴声伴着当地居民那略带粗犷悲凉的歌调,响彻城内城外,直上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