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乃斯的马》教学反思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巩乃斯的马》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对马群奔跑场面的描绘,表达一种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的向往和追求。暴风雨不期而至,马群勇敢地共同应对,骁勇异常,让人体会到大自然令人折服的壮美气象。文章语言富有特色,令人回味无穷。作者周涛对西部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喷发着他对西部自由、奔放、生命力顽强的赞叹。
  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了以下几个环节的处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是趣为先。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做法,以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开门之钥。在课前谈话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谁见过马,在什么地方见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举手发言争先恐后。有的说:“公园里有上山游览的马,草原上有群马。”还有地说:“马是骑兵的战友,二胡曲还有《赛马》哩。”“那么你们了解马吗?马在你心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有的说:“马奔腾潇洒。”有的说:“马热烈且有速度。”甚至还有地说:“马象征刚强与勇敢。”听着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回答,我趁热打铁适时出示了马象征含意的一些资料,孩子们认真读着,喧闹的教室安静了,当孩子们读到“马是刚健、高昂、热烈、饱满的代名词,在象征传统中,马是力量和活力的化身”时,他们仿佛陷入了沉思,引发了深层的思考。这样的课前铺垫,为理解这篇课文的内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是巧设问。在授课过程中,我始终围绕着“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巩乃斯草原上马群的壮美?”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个大问题下探究相关的小问题,使文章内容对学生有了整体感知。学生对“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像,有的像……”有了深入了解,我趁机再问:“马群为什么要奔跑?”学生说马群是在“夏日暴雨”的环境中奔跑着,尔后抓住“迅疾猛烈,孤鹰来不及躲避,草原瞬时打的烟尘滚滚”等重点词句,通过自由读、集体读、指名读等朗读形式,留给孩子们充分时间,让他们懂得环境是恶劣的,由此再联想到“在暴雨中狂奔的马群”,就能很快感受到马群有着不畏惧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并从“涌,山洪奔泻,踏住闪电”等词语中感受马群的力量。学生触“景”生情,进入了角色。这样由一个问题入手,不断给学生搭设扶梯,整节课下来不仅使老师的琐碎问题变少了,把节约的时间让给学生自行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考兴趣。
  三是共品意。作者为什么要写《巩乃斯的马》、他与狂奔的马群有什么联系?在朗读描写马群奔驰的文字后,我紧接着给学生介绍了作者的情况。作者周涛1970年在一个农场接受再教育时忍受不住精神的压抑,在冬夜旷野的雪地上纵马狂奔,感受到自由的亲切,感悟到驾驭自己命运是何等的畅快淋漓!马的狂奔和人的情感宣泄合拍,在压抑的环境中使人重温到自由的快乐,把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融为一体。
  通过对作者简略介绍,学生知人论文,与作者产生心与心的交流,使文本、作者、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有过坎坷经历的作者,借助马群奔跑寄托了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的向往与渴求,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理解之后,无须多言,学生读得更投入,更有滋味了。
  四是同入情。我觉得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点拨,对课堂生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当一个学生谈到巩乃斯的马群让她感受到:今后在生活中遇到坎坷,自己也会坚强的面对时,我当即鼓励:“说得好,这就是感受,就是体会。”我抓住这个孩子的精彩回答,追问:“巩乃斯的马群为什么会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坎坷呢?”孩子说是暴风雨的恶劣环境让她联想到了人生中的坎坷,而马群奔跑使她感到了那种拼搏精神。我不禁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夸她:“你善于思考,能结合课文中的语言谈感受,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老师为你喝彩!”这几句简单的评语让孩子得到了满足,激发了其他学生,拓展了思考空间。其他孩子也像这个孩子一样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有的说:“从马群中感受到做事情要团结、要有秩序。”还有的说:“从马群在暴雨中奔跑感受到今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课堂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在课文进展中学生谈理解较多,谈感受较透,使我始料未及,惊喜不断。同时让我感悟到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孩子们自主地多读多想,他们的很多想法活跃在课内,得益在课外,这就无形中达到了教学的广度;其次,找准课文切入点,巧妙设问,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增加课堂发言的密度;再次,对孩子们的思路、想法和思维适时激励评价,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活跃,保持课堂教学的温度;最后,老师对学生的所想所言适度点拨、引领、提升,使得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入文本,走进作者心中,独立思考,产生共鸣,这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我想通过这“四度”的相互作用,课堂教学的营养液就会被学生充分吸收,使他们每分每秒都在不断成长。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 高中数学有效性组织的认识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降
期刊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目前,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  1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育理论认
期刊
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贡献早已得到举世公认。但他作为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避免的表现出许多非唯物主义的倾向。本文将着重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认识不足  孙中山是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革命家。他在专门讲哲学和学术的《孙文学说》中,沿用了不少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纵览他的整个论著,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观念、理论和
期刊
【摘 要】 诗歌是优美的语言艺术,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教师的语言修养、课前导入、诵读以及文本解读等方面对诗歌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诗歌教学 诵读涵咏 诗歌解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最美的语言便是诗歌。优秀的诗歌往往有着音乐性的语言,栩栩如生的意象,真挚复杂的情感和情景交融的意境。学生在学习、理解、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期刊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并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满足后继的需要,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呢?这是值得广大的数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去探讨的问题。在此,本文提出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四条教学策略。  1 熟悉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表
期刊
【摘 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的办学理念,促使中职教育从课堂教学模式坚定地跨入实训教学模式。实训教学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获取知识、熟练技术、思维创新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发挥实训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有效的、多样化的实训教学方式,优化实训教学内容,做好实训过程的指导工作,提高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很艺术。  1 让“问题”打开学习兴趣之路  教师先提出问题,暂不作解释,也不让学生立即回答,而是师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探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最先的提问需要充足的准备,精心的教学设计,要有血有肉。比如: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
期刊
就高中英语学习而言,两极分化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两极分化现象不解决,后进生成绩上不来,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不现实的。实施何种转化策略,尽可能缩小差距,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1 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1.1 缺乏信心,不能面对挫折。高中新知识涉及面广、涵量大,学生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词汇难记且遗忘率高,阅读文章难理解。长此以往,部分学生终于积重难返,成绩自然节节败退。由于分数值的反差,心
期刊
【摘 要】 职高学生上课睡觉的同学数量之多、睡觉时间之久、睡觉科目之广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直接的原因和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失调;一是学生外部条件的欠佳。  【关键词】 职高学生 上课睡觉 现象 反思  1 课堂睡觉对学生及老师有何影响?  老师在讲台上孜孜不倦地向学生们传授着知识,而下边有些学生却睡得津津有味,这是每一个老师和学生家长最不愿看到的现象。对老师而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课程中,课程内容减少了很多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为此,高中政治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学生 自主学习 培养  1 自主学习内涵的概述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虽然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倡导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