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来说,成功令人厌烦。
上世纪70年代初,弗兰克的朋友爱德华·格拉兹达(Edward Grazda)收到了一封邮件,邮戳是加拿大东南部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的一个偏僻的采矿村。
信上附着一张小纸条:“埃德,我很出名,”弗兰克写道,“现在该怎么办?”
对于那些挤破头想要出名的艺术家来说,弗兰克的抱怨令人无法忍受。他和伴侣琼·丽芙(June Leaf)为了躲开纽约家门口疯狂的崇拜者一路向北跑到了加拿大,尽管如此,他还是不胜其扰。
“一旦体面和成功成为人生的一部分,就是时候找一个新情人了。”他讨厌重复自己,因为“摄影对我来说过于容易,几乎立刻就能尝到甜头”。
在厌倦了没完没了的“甜头”之后,弗兰克投身电影。他在接下来的40年里发行了31部小型的纪录片式电影,并成功做到了默默无闻。
距离他写那张发牢骚的纸条半个世纪之后,2019年,弗兰克在新斯科舍省因弗内斯(Inverness)去世,立即引发了一系列的媒体报道。
弗兰克总是注意到那些艰难谋生的人。“即使在加利福尼亚,也没有那么多阳光,”他写道,“他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维持温饱。”按照弗兰克的朋友们所说,他是个“极富同情心”的人。
几乎罕有哪位摄影师能和弗兰克一样,对世界摄影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弗兰克提供的不是摄影的方法,而是方法论。在此基础上,个人意志的表达成为最重要的摄影准则之一。
展览“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正在北京三影堂展出,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今木看来,弗兰克作品中的特质也可以在一些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中看见,尽管这其中的关联不一定是直接影响所产生的,而更像是一种共鸣。
“人们印象中谁受到某位摄影师的影响,首先会认为他们拍出来的东西非常像,这恰恰是最不重要的一点。”今木说。“之所以弗兰克对摄影界的影响巨大,就是因为他启发摄影师去思考自己的风格。这种启发是指观察方法,以及对影像本质的理解,对摄影边界的拓展。对于中国摄影师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本土实践和体验。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受到弗兰克的影响,但未必和他风格相近。还有一种,是作品看着和弗兰克相似,但其实没有受到过他的影响,相似性只是一种偶然。”
另一方面,今木认为,摄影在中国的发展是分时期的,“这个特征很明显,民国时期有沙龙摄影,到1949年以后摄影成为叙事工具,我们需要摄影去表达一个主题,需要它有所指。这也导致很多人看不懂弗兰克的作品,因为我们总是期待他要拍出一个什么东西,讲出一个事情,而不是仅仅展现拍影像本身。”
王轶庶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他曾经见过弗兰克本人,他称其为“最喜欢的摄影师”。 “弗兰克拓宽了摄影这个媒介的表现能力,在此之前,摄影只是观看和记录,但弗兰克则是用摄影对世界提出观点。”
“我喜欢纪实摄影里虚的那部分,那些超出照片内容的东西”。王轶庶认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日常的、世俗的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当你看到一个人,你会想他为什么而在这里,他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种关系很难用语言表达。”
这次展览中,今木找到了从1980年代以来近40年的中国摄影人的个体实验样本,通过13位(组)艺术家在不同的时期的作品,体现出将摄影作为艺术语言的自觉性。他们在看向西方的同时,也寻求着自身本土经验的价值。
乍看上去,这些摄影师的作品和弗兰克的作品“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但也恰好对应了今木所表达的“相似性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在莫毅拍摄的《冬日里的阳光》中, 两位老年男性背对着阳光,一手插着兜,一手拿着报纸;黄庆军在《家当》中,展示了一个蒙古人家的全部家当,这些家当摆在白色的蒙古包外面,从铁锅、电视机、脸盆到一条黑狗,不一而足。
中国摄影师在本土实践中呈现出的作品千差万别,他们的指向却出奇的相似,那就是通过摄影赋予世界以自己的观点,正如康德所言,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1955年,弗兰克申请到了古根海姆基金会的奖学金,他在申请信中写道:当一位观察力敏锐的美国人到国外去旅游时,他的眼睛将变得尖锐起来。反过来,一个欧洲人看美国也一样。我想通过摄影来谈论一些到处都有,但却不那么容易阐释的场景。我脑海中冒出一些场景:一个夜晚的小城,一家超市,一个停车场,一条公路,一栋新房子,一个变形的隔板房,走在人前或跟在人后的公众面貌,农民和他的孩子,领导者及其追随者的面孔,还有那些广告牌、霓虹灯、汽油桶、邮局或后院……
弗兰克野心勃勃,他宣称自己即将拍摄的照片足以“让文字显得无用”。
从1955年到1956年,弗兰克开着他的二手福特,对美国进行了“通过视觉的文明研究”。
每到新的城镇,弗兰克都会造访当地的伍尔沃斯百货商店,这种类似于“两元店”的地方鱼龙混杂,都是他感兴趣的“下层阶级”;他喜欢在公共场所拍照,人行道、集会、教堂、餐厅或者公园;他拍摄那些贵妇人、农民、流浪汉、飞车党、号手、新婚夫妇以及一些有趣的细节:女人肩膀上的貂皮披肩、男人头顶的軟呢帽、廉价的灯心绒西装、路边的垃圾桶、棺材和点唱机。
1956年6月,弗兰克返回纽约。在拍摄了大约27000张、超过760卷照片之后,他洗出了1000多张照片,并按照“象征、汽车、城市、人、标志、墓地等”对照片分类。 他写道:我的项目产量会非常庞大,可以用于社会学、历史学和美学。在项目进行的同时,我会对我的工作进行分类和注释,最后我将把这些文档汇集,犹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资源库一般。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使用,就是出版书籍或杂志。
弗兰克最终挑选出83张照片。1959年,《美国人》美国版问世。
上世纪70年代初,弗兰克的朋友爱德华·格拉兹达(Edward Grazda)收到了一封邮件,邮戳是加拿大东南部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的一个偏僻的采矿村。
信上附着一张小纸条:“埃德,我很出名,”弗兰克写道,“现在该怎么办?”
对于那些挤破头想要出名的艺术家来说,弗兰克的抱怨令人无法忍受。他和伴侣琼·丽芙(June Leaf)为了躲开纽约家门口疯狂的崇拜者一路向北跑到了加拿大,尽管如此,他还是不胜其扰。
“一旦体面和成功成为人生的一部分,就是时候找一个新情人了。”他讨厌重复自己,因为“摄影对我来说过于容易,几乎立刻就能尝到甜头”。
在厌倦了没完没了的“甜头”之后,弗兰克投身电影。他在接下来的40年里发行了31部小型的纪录片式电影,并成功做到了默默无闻。
距离他写那张发牢骚的纸条半个世纪之后,2019年,弗兰克在新斯科舍省因弗内斯(Inverness)去世,立即引发了一系列的媒体报道。
弗兰克总是注意到那些艰难谋生的人。“即使在加利福尼亚,也没有那么多阳光,”他写道,“他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维持温饱。”按照弗兰克的朋友们所说,他是个“极富同情心”的人。
共鸣不等同于相似性
几乎罕有哪位摄影师能和弗兰克一样,对世界摄影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弗兰克提供的不是摄影的方法,而是方法论。在此基础上,个人意志的表达成为最重要的摄影准则之一。
展览“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正在北京三影堂展出,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今木看来,弗兰克作品中的特质也可以在一些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中看见,尽管这其中的关联不一定是直接影响所产生的,而更像是一种共鸣。
“人们印象中谁受到某位摄影师的影响,首先会认为他们拍出来的东西非常像,这恰恰是最不重要的一点。”今木说。“之所以弗兰克对摄影界的影响巨大,就是因为他启发摄影师去思考自己的风格。这种启发是指观察方法,以及对影像本质的理解,对摄影边界的拓展。对于中国摄影师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本土实践和体验。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受到弗兰克的影响,但未必和他风格相近。还有一种,是作品看着和弗兰克相似,但其实没有受到过他的影响,相似性只是一种偶然。”
另一方面,今木认为,摄影在中国的发展是分时期的,“这个特征很明显,民国时期有沙龙摄影,到1949年以后摄影成为叙事工具,我们需要摄影去表达一个主题,需要它有所指。这也导致很多人看不懂弗兰克的作品,因为我们总是期待他要拍出一个什么东西,讲出一个事情,而不是仅仅展现拍影像本身。”
王轶庶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他曾经见过弗兰克本人,他称其为“最喜欢的摄影师”。 “弗兰克拓宽了摄影这个媒介的表现能力,在此之前,摄影只是观看和记录,但弗兰克则是用摄影对世界提出观点。”
“我喜欢纪实摄影里虚的那部分,那些超出照片内容的东西”。王轶庶认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日常的、世俗的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当你看到一个人,你会想他为什么而在这里,他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种关系很难用语言表达。”
这次展览中,今木找到了从1980年代以来近40年的中国摄影人的个体实验样本,通过13位(组)艺术家在不同的时期的作品,体现出将摄影作为艺术语言的自觉性。他们在看向西方的同时,也寻求着自身本土经验的价值。
乍看上去,这些摄影师的作品和弗兰克的作品“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但也恰好对应了今木所表达的“相似性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在莫毅拍摄的《冬日里的阳光》中, 两位老年男性背对着阳光,一手插着兜,一手拿着报纸;黄庆军在《家当》中,展示了一个蒙古人家的全部家当,这些家当摆在白色的蒙古包外面,从铁锅、电视机、脸盆到一条黑狗,不一而足。
中国摄影师在本土实践中呈现出的作品千差万别,他们的指向却出奇的相似,那就是通过摄影赋予世界以自己的观点,正如康德所言,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让文字显得无用”
1955年,弗兰克申请到了古根海姆基金会的奖学金,他在申请信中写道:当一位观察力敏锐的美国人到国外去旅游时,他的眼睛将变得尖锐起来。反过来,一个欧洲人看美国也一样。我想通过摄影来谈论一些到处都有,但却不那么容易阐释的场景。我脑海中冒出一些场景:一个夜晚的小城,一家超市,一个停车场,一条公路,一栋新房子,一个变形的隔板房,走在人前或跟在人后的公众面貌,农民和他的孩子,领导者及其追随者的面孔,还有那些广告牌、霓虹灯、汽油桶、邮局或后院……
弗兰克野心勃勃,他宣称自己即将拍摄的照片足以“让文字显得无用”。
从1955年到1956年,弗兰克开着他的二手福特,对美国进行了“通过视觉的文明研究”。
每到新的城镇,弗兰克都会造访当地的伍尔沃斯百货商店,这种类似于“两元店”的地方鱼龙混杂,都是他感兴趣的“下层阶级”;他喜欢在公共场所拍照,人行道、集会、教堂、餐厅或者公园;他拍摄那些贵妇人、农民、流浪汉、飞车党、号手、新婚夫妇以及一些有趣的细节:女人肩膀上的貂皮披肩、男人头顶的軟呢帽、廉价的灯心绒西装、路边的垃圾桶、棺材和点唱机。
1956年6月,弗兰克返回纽约。在拍摄了大约27000张、超过760卷照片之后,他洗出了1000多张照片,并按照“象征、汽车、城市、人、标志、墓地等”对照片分类。 他写道:我的项目产量会非常庞大,可以用于社会学、历史学和美学。在项目进行的同时,我会对我的工作进行分类和注释,最后我将把这些文档汇集,犹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资源库一般。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使用,就是出版书籍或杂志。
弗兰克最终挑选出83张照片。1959年,《美国人》美国版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