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必须思考的全新课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故事
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明辨是非。但从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滞后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尽人意。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思想,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交流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根植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实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笔者将从“注重情境创设、巧用名人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三个角度入手,谈一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注重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寓知识于特定的情境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从而有效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入理解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会以情境教学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在道路上有红绿灯的交通规则,学校里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则,那我们作为一个班集体,是不是应该有我们自己的规则呢?”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讨论。之后,我会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谈一谈班级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我会以任务卡的形式让学生提出制定班级规则的意见,并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以此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构建文明和谐的班集体,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巧用名人故事
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教学法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发掘名人事迹,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加以表达,让学生在名人事迹的榜样作用带动下,逐步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从而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我会以故事的方式来展开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作为导入,询问学生:“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是谁能帮助你呢?”以此来激发学生情感,引出课题。之后,我再为学生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一些祭拜的东西,孟母见状,于是搬到集市旁,孟子学到了买卖的东西……进而我再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以“如何感恩父母”为话题,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交流、讨论,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最后,我会让学生在课下主动去帮助父母做三件力所能及的事,以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情感,体会回报父母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三、联系生活实际
课堂教不了的内容,生活都会满足你。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生活教学法,不失为渗透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行动的自觉性,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能力,我除了为学生讲述基础的教材内容外,还会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業,比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找出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制定解决方法,并在课堂上汇报,之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探究方案的可行性,修改完善方案,并与学生共同展开环保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此一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但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是在点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德育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董小明.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德育[J].甘肃教育,2019(10):122.
[2]段亚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学周刊,2018(36):43-44.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故事
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明辨是非。但从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滞后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尽人意。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思想,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交流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根植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实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笔者将从“注重情境创设、巧用名人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三个角度入手,谈一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注重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寓知识于特定的情境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从而有效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入理解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会以情境教学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在道路上有红绿灯的交通规则,学校里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则,那我们作为一个班集体,是不是应该有我们自己的规则呢?”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讨论。之后,我会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谈一谈班级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我会以任务卡的形式让学生提出制定班级规则的意见,并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以此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构建文明和谐的班集体,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巧用名人故事
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教学法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发掘名人事迹,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加以表达,让学生在名人事迹的榜样作用带动下,逐步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从而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我会以故事的方式来展开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作为导入,询问学生:“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是谁能帮助你呢?”以此来激发学生情感,引出课题。之后,我再为学生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一些祭拜的东西,孟母见状,于是搬到集市旁,孟子学到了买卖的东西……进而我再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以“如何感恩父母”为话题,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交流、讨论,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最后,我会让学生在课下主动去帮助父母做三件力所能及的事,以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情感,体会回报父母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三、联系生活实际
课堂教不了的内容,生活都会满足你。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生活教学法,不失为渗透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行动的自觉性,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能力,我除了为学生讲述基础的教材内容外,还会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業,比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找出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制定解决方法,并在课堂上汇报,之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探究方案的可行性,修改完善方案,并与学生共同展开环保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此一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但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是在点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德育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董小明.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德育[J].甘肃教育,2019(10):122.
[2]段亚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学周刊,2018(3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