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黄烷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杀菌活性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了14个含不同性质取代基的黄烷酮类化合物,并采用核磁共振氢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所有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系统测定化合物对水稻稻瘟病抑制活性的IC50值的基础上,采用Hansch-Fujita方法和CoMFA方法对其定量结构活性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的疏水性质、极化效应以及最高空轨道能级对杀菌活性有重要影响,化合物的疏水参数越小,分子越容易极化,则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越高.此外,最高空轨道能级越低,化合物越容易接受电子,其杀菌活性也相应提高.通过考察∑π、clgP以及lgK与化合物杀
其他文献
FePt纳米粒子由于具有高的矫顽力而成为高密度垂直磁记录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1~3].均匀有序排布的FePt纳米粒子薄膜将有利于提高磁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因此,如何使FePt纳米颗
以自然土壤和过氧化氢分级土壤为实验模拟样品, 测定了菲在这些样品上的吸附-解吸等温线, 用线性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了这些等温线. 13C NMR谱表明, 随着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程
生物膜在天然水环境和工程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3].关于自然水体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已有很多报道.
基于2,2′-二取代的联萘衍生物在手性构型上高度稳定的特点, 分别以光学活性的(R)-和(S)-2,2′-二乙炔基-1,1′-联萘为模板, 设计了2个有趣的拓扑环芳分子--四联萘笼状对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