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多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多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感染(阳性组)与未感染多耐药菌(阴性组)的患者各30例,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感染以及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s回归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阳性组共分离出细菌130株,其中64株多耐药菌,检出率为49.23%;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60.00%)、肠杆菌(53.33%)及铜绿假单细胞菌(31.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高血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在入院前使用抗生素时间、溃烂面积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2,-7.26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次数、使用抗生素时间、溃烂面积、骨髓炎均是阳性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导致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多耐药菌的危险因素较多,且感染组患者的截肢率明显的高于未感染的患者,为保证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水平,应加强对多耐药菌感染的控制,从而更好地实现治疗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感觉刺激对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感觉刺激训练。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和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对两组患者进行吞咽能力和等级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吞咽障碍评
目的观察超跟骰关节钢板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共58例(67足),均为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患者,采用超跟骰关节钢板固定治疗。记录患者年龄、骨折分型、Maryland足部评分、并发症,并记录术前、术后1 d、术后1年的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长度。结果术前患者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长度分别为(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