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特征及预后研究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特点及其预后。

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104例(104耳),其中男50例,女54例,年龄23~65岁,平均(46.2±16.1)岁,病程1~9 d。其中同时伴有耳闷胀感的56例患者作为伴耳闷组,不伴耳闷胀感的48例患者作为不伴耳闷组。根据我国2015年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方案进行治疗。统一制定并填写耳闷的视觉评分(VAS)主观分级量表,分析耳闷的临床特征、与突聋的关系及预后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伴耳闷组和不伴耳闷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突聋侧别、听力下降程度、听性脑干反应(ABR)引出情况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1.566;性别,χ2=0.001;病程,t=0.057;侧别,χ2=0.033;听力下降程度,Z=-0.180;ABR,χ2=0.001;P值均>0.05)。患者耳闷的主观分级与其听力损失程度呈正相关(r=0.599,P<0.001)。伴耳闷组治疗1个月后听力恢复总有效率为62.5%(35/56),不伴耳闷组听力恢复总有效率为58.3%(2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1,P=0.521)。治疗1个月后耳闷胀感改善总有效率为94.6%(53/56);耳闷胀感改善情况与听力恢复情况无关(r=0.040,P=0.769)。

结论

全频下降型突聋患者的耳闷胀感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听力损失越重,耳闷胀感的主观分级越重;听力恢复情况与是否伴耳闷胀感无关;患者耳闷胀感的改善效果较好,与听力恢复情况无关。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中国肆虐,特别是在湖北武汉,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指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确诊及治愈均需核酸检测结果确认。上呼吸道取样方法是核酸检测的主要样本来源,但在各国CDC发布的指南中只提出了上呼吸道取样方法,并未提出推荐级别。因此,患
期刊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多伴有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治疗至关重要。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可以快速改善缺氧状态,是危重症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的重要治疗手段,而气管切开术适用于需长期治疗的患者,可提供有创呼吸支持通道、吸除下呼吸道分泌物、减少长期插管的并发症等。本文报告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经过和体会,并就手术适应证和时机、术中防护措施、麻醉选择及手术要点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目的利用人工面神经(artificial facial nerve,AFN)诱发单侧失神经支配兔的口轮匝肌收缩,探讨AFN诱发闭口时刺激电流的最适参数匹配组合情况。方法按照不同刺激参数组合,在不同时间点于清醒状态下经AFN体内刺激兔患侧口轮匝肌诱发其收缩,记录各组合下阈刺激、峰刺激的电流强度值,进而比较不同组合下刺激消耗的总电荷量。结果比较不同刺激频率、脉宽匹配组合下AFN的阈刺激消耗总电荷量及峰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生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原体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由此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冠状病毒可分为4种属,其中α和β属已知可感染人类。本文以2019-nCoV为重点,就已知的几种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与耳鼻咽喉科的关联作一综述,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在临床上对相关疾病的鉴别和预防提供参
期刊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但作为术前诊断常用手段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仍有许多局限性。随着越来越多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体细胞基因改变被发现,以这些基因改变为基础的检测手段也应运而生,即分子检测。分子检测在应用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FNA的辅助手段,成为甲状腺癌精准诊疗的一部分。
期刊
目的探讨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ECRSwNP)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的表达、细胞来源及表达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2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缘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耳内镜下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方穿孔的患者共3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4.5±14.2)岁。分析穿孔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比较手术前后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4±3.1)个月(6~18个月),穿孔
嗅觉是人体的基本感觉之一,在人类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嗅觉功能障碍与食欲、学习、情绪和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较成人而言,儿童群体的嗅觉功能障碍易被忽视,相关研究较缺乏。儿童通常不能主动或准确描述症状,因此加强对儿童嗅觉功能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儿童嗅觉心理物理测试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儿童嗅觉功能测试方法的选择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在儿童中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OSAS儿童最主要的病因,因此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研究发现,手术可改善OSAS儿童的睡眠呼吸障碍,但术后仍有部分患儿有残留OSAS症状,尤其在中重度患儿中更为常见。手术在改善睡眠呼吸障碍症状、神经认知、行为、生活质量和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