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中的人物身体困境与精神认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身体在社会生存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境,可面对困境如何选择则是个人对待身体生存价值的态度问题。本文主要从身体的视角去关照小说《推拿》中的人物,通过对盲人身体困境的认知,进而管窥盲人身体的价值与精神认同。
  关键词:盲人;身体困境;精神认同
  作者简介:潘洋(1995-),女,汉族,江苏省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02
  《推拿》是中国当代男性作家毕飞宇于2008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沙宗琪推拿中心”里盲人推拿师们身体的故事。身体在社会生存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境,可面对困境如何选择则是个人对待身体生存价值的态度问题。本文主要以身体为角度去探索小说《推拿》中的身体符号背后隐藏的广阔世界,在一男一女的两个典型人物中窥探身体价值在盲人心中的分量。
  一、小马:寻找身体存在
  小馬不是天生的盲人,因九岁时的一场车祸而导致完全失明。经历了一次次复明的失望后,当医生告诉小马的父亲孩子的眼睛不可能被治好时,小马完成了自己第一次的冷静地爆炸,拿碎瓷片捅向了自己的脖子,他希望以死来撕去盲人的标签,结束盲人的身体存在,以寻得过去健全的自己。但是他失败了,被救活后仍不得不接受失去了与这个世界关系的事实。这种毁灭式的爆炸,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这使得他开始由暴躁变得沉默,雕塑般长久的沉默则是他对待新的黑暗生活的方式,也是他烧死自己健全身体与心灵过后的空虚。因为烧死过去后没有重塑全新的自我,他失去了身体存在价值后,只能日复一日的沉默。于是他与时间为伴,将一秒定义为一个咔嚓,就这样在咔嚓地分解与重组中度过每个黑暗且孤独的日子。最终在时间的陪伴下,他以沉默的无声反抗方式似乎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盲人身份。
  嫂子的出现使他的身体和心理再次发生了变化。嫂子的气味和饱满的胸部不断地刺激着小马身体里蓬勃的生理欲望,但这种欲望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嫂子不爱他。但他在幻想中点亮了自己的黑暗世界,他幻想着能够和嫂子在自由的环境中相爱相依。可越是这样疯狂的幻想越加大了他的欲望诉求,也使他刚刚建立起来对自己的盲人身份认同开始动摇。他借由九岁前作为健全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将自己和嫂子幻想成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上的两匹快乐的小马,奔跑中嫂子被牧人带走了,而小马在追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跑散了,此时陪伴他许久的“时间之轮”骤然变成了散落一地的齿轮和时针。零落的不只是幻想中奔跑的那匹小马,更是实实在在的作为人的小马用沉默为自己建构起来的盲人身份的认同。小马也希望自己能和健全人一样拥有美好的爱情幻想,但自己不完整的身体却束缚了他的思维,甚至限制了他的身体行动。小马的爱情幻想表现出了他渴望拥有像健全人一样与心爱之人遨游世界的自由,也体现了他对黑暗的厌恶和对光明的向往。嫂子的出现使小马的身体燃起了欲望之火,但是视力的缺陷阻碍了他的自由追逐,他在对嫂子无望的幻想中引起了内心的第二次爆炸,初建的身份认同由于身体欲望的引燃而面临着崩塌的危险。
  在小马欲望爆炸之前,他遇见了在洗头房打工的女孩儿小蛮。小马通过小蛮身体带来的性快感使自己生理的苦闷得以释放,为自己膨胀的欲望和巨大的痛苦找到了合适的出口,最终远离了沉湎于“嫂子”的情爱的危险处境。在多次发生关系之后,小马发现自己早已爱上了小蛮的身体,两个身体由性而爱。小蛮虽然是健全人,但妓女的身份又将她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使她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地位,而小马的盲人身份也同样将他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处于弱势地位的男女通过身体得到了爱,找到了生命存在的快感,发现了彼此存在的价值。当小马给小蛮带来了高潮时,即是小蛮帮助小马完成了盲人身体认同之时;正是因为小蛮的爱让小马感知到了生命的快乐,找到了个体存在的意义。
  二、都红:坚守理想价值
  女性身体是男人亘古不变的想象空间,女性有着被看的传统她们总是被主流社会观看着。而看与被看就成为了区别男性女性的重要标准。“她这样的人来到世界只是为了一件事,供健全人宽容,供健全人同情。”在一次演出中都红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但因其盲人身份反而让她成为被所有观众同情的对象。这样的情况不是都红想要的,于是她决定放弃音乐,拒绝别人赋予的宽容和同情,摆脱在社会中被他人观看和同情的局面。这次失误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盲人的自尊有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健全人所赋予的。都红对自身的盲人身份早已认定,但她更需要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生存价值得到社会肯定。于是她拒绝了在音乐舞台上被赋予的同情,完成了寻求身体生存价值的第一次转变。她以自尊拒绝了被观众同情与观看的局面,要有尊严地过理想中自食其力的生活。
  都红的身体逃离了被观众欣赏的局面后,在“沙宗琪推拿中心”又迎来了被客人看、被沙复明“看”的情况。因为都红长得漂亮才使自己在半路出家的推拿生涯中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更因为得到了电视剧《大唐朝》导演对都红的外貌做出了“太美了,真是太美了”权威的、毋庸置疑的评价,才使即使看不见也难以感知都红到底有多美的沙复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这份爱是建立在导演的权威评价后的爱,是对都红美貌的单方面地贪恋,而不是两个灵魂相互吸引的爱。她的美是被男性权威构建出的美,她的美需要得到男性的认可,否则便不算是美。女性身体在不断被看被男性评价被侵犯被构建着,所以都红始终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她可以在追求个体生存价值之路上永不停歇。命运折断了她的右手大拇指,这就表明了她的推拿生涯也断送了。面对如此困境,她仍拒绝了沙复明给她的出路,拒绝了其他同事们的“心意”,独自去未知的天地中寻求无需别人施舍的自我存在价值了。于是她完成了在寻求身体存在价值的第二次转变,拒绝被个人施舍的同情和被男性观看的局面,继续在不断地探索中找寻个人理想的身体存在价值。
  两次转变虽然不能完全改变都红作为女性始终被观看的情况,但她在拒绝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个人存在价值的认同,虽然最终也没能得到来自于主流社会的认同,只能得到个人的自我认同,但在坚守个人理想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勇气在广大女性反抗来自主流社会权威时可以借鉴。
  三、结语
  盲人群体的身体与生存都在社会的主流权利话语中艰难地独行,男性身体主要面临来自生存方面的困境,而女性身体则会受到来自生存与男性的双重困境,所以盲人女性的生活处境势必更加艰难。她们虽然无法摆脱自身身体的障碍和来自男性的窥探,但在坚守个体存在的精神价值过程中却展现出女性难能可贵的顽强。
  但盲人群体是一个群体性的社会存在,他们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和健全人相比不仅因视力缺陷而永远处于被看的境况,还面临着比健全人更为艰难的生存局面。虽然他们身体上有缺憾,但是他们因为拥有那种坚韧不屈和在逆境中依然可以顽强生长的品格,使得他们在面对感官的约束和生活的疼痛时所产生的节制情感能够与健全人无异。当身体面临来自社会的种种困境时,他们不是温柔地顺从,而是选择在反抗中毅然主动寻求作为个体的生存价值。尽管弱势群体寻求自我生存价值的道路十分艰难,可无论是健全人还是盲人的身体,在社会中必然会遭遇各种困境,只不过视力的缺失增加了生活的难度,但他们在生活中面临身体困境所带来的诸多无奈和痛苦时,能够不断追求着、坚守着个体存在理想价值和精神认同的态度是值得我们钦佩和尊敬的。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
  [2]毕飞宇.推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4.
  [3]姜家君、傅小凡.《金瓶梅》中的身体叙事与女性生存困境[J].厦门:集美大学学报.2014.4(17).
  [4]毕飞宇.推拿的一点题外话[J].沈阳:当代作家评论.2009(2).
  [5]石兴泽、石小寒.书写盲人生存境况和心灵世界的力作—读毕飞宇长篇小说推拿[M].哈尔滨: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2).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王枢(2000.10-),女,浙江舟山人,高中生,就读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中学。  英儿走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天堂。2014年1月8日她像流星般划过了夜空。那段尘封在新西兰激流岛上的与朦胧诗人顾城、谢烨的往事再度冲击了人们的视野,勾起了我对朦胧诗的好奇。现在的文学已经失去了原来的色彩,那些支离破碎的文字间横七竖八地流淌着的都是铜臭。难道,那个神秘年代的朦胧诗竟然有着如此的摄人心魄的魅力,可以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人穷志短”。古人们把这看作一种常态,但这种常态只适用于那些一生碌碌无为湮没于红尘之辈。从古至今,贫而后工、“人穷志不短”的例子比比皆是。  2017年年末,一个贫困生无意之中成了网红。云南昭通小学三年级学生王福为了参加期末考试,顶风冒雪跋涉9里多的山路,到学校时已满头霜花。“冰花男孩”王福家庭贫困,平凡如野百合,却没有丢弃自己的梦想,即使大雪纷飞,他对学习的热爱一分不减。王勃《滕王
期刊
大多数文字编辑都是科班出身,语言文字方面的功夫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有些编辑却往往在理科知识的应用和把关方面犯下错误。 《燕赵都市报》2002年2月8日A5版上有一条消息,
摘 要:毕淑敏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文字渗透着睿智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本文将从《女心理师》中阐述大体内容概要,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毕淑敏笔下的“女心理师”——贺顿,从女性形象结合小说描写艺术手法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并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深一步探讨。  关键词:女心理师;贺顿;女性形象;艺术特色;性格特征;人格魅力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郭沫若早期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借“幻美的追求”,曲折地表现出处于青春期青年的“灵与肉”的苦闷和责任感与个性解放的矛盾,而《残春》这篇小说也具有这一特点,而且《残春》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主人公爱牟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这篇小说也极能反映作者郭沫若当时的生活际遇、思想活动。  关键词:潜意识;郭沫若;爱牟;对照分析  作者简介:顾小兰(1997-),女,汉族,四川省凉山州人,西华师范大学学士。  [
选用抗旱性不同的玉米杂交种—丹玉13 号和掖单13 号,研究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诱导蛋白的产生及其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通过叶片蛋白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干旱能够
摘 要:作家余华在蓬勃的当代文学史中稳健地占据着一席之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凭借着独树一帜的先锋姿态踏入文坛,以其“暴力美学”构筑了独特的艺术天地,无论是高超的创作技巧还是充满“人性”的叙事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其创作中,对于“父亲”形象的描摹却并未笔耕不辍,并且处于变化的形态呈现出来,这也反映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理念的演变和对于人生态度的转换上。  关键词:父亲;转型;回归  
70后“新一代顽主”作家石一枫,其作品中真正值得注意、带有光芒的是女性形象,突出塑造了以陈金芳为代表的许多女性人物,呈现出她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男性、与生存环境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