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点明了课堂提问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应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着不少误区:(1)问题总是教师课前预设好的。课堂生成的问题常被置之不理,或者轻描淡写,不了了之,白白浪费了可贵的课堂生成资源。(2)提问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提问还是教师的特权,"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时有发生,学生只能忙不迭地应对教师的一个个问题,挖空心思揣摩教师的"标准答案",学生的创造性常被扼杀。(3)学生很少有提问的机会。学生的问题没有机会提出来,不懂只能装懂。(4)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0÷5",老师提问:"20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可以是:"20是个两位数"、"20是个大于19的数"、"20是个偶数"等等。原因就在于提问含糊不清。若老师问:"20在这个除法算式中,我们称它是什么数?"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就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比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课件出示梯形,有些老师提问:梯形面积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怎么计算,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而提问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学生马上拼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什么?学生马上意识到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什么?学生马上意识到相当于梯形的高。那梯形面积怎么计算呢?梯形面积=(上底 下底)×高÷2。
  再比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对这种题13.2×2.8 132×0.62我是这样处理的,学生拿到此题好像有简便算法,又好像没有,无从下手,这时我先提问这道题数字有什么特点?如果换成13.2×2.8 13.2×6.2或132×0.28 132×0.62你会算吗?学生表示很简单,只需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那我们可以把这道题转换成后两种,可以吗?"我适时提问,学生们若有所思。"我们学过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利用此规律可以使这道题变得简便吗?"听了我的提问,学生恍然大悟,很快有了他们满意的答案。
  二、问题提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这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目标,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和吸引力,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先学习了平方厘米,接着学习了平方分米,让同学们用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去测量教室的面积,学生哄堂大笑,表示不可能,这时同学们在笑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小了,测量教室面积时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那需要什么样的面积单位呢?"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高涨,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平方米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还比如在教学《分类》这课时,教材新课的引入本来是以个一个超市店来创设《分类》教学情景的。备课时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把它改成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笔来进行分类,这样更能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上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我问:"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想知道是什么吗?"
  听好了:"我有一个小宝贝,天天上学带着它,看书学习都用上,你们猜猜是什么?"(打一物品)由于我设计的谜语简单明了,学生一下子就猜测到了答案,那自信的笑容洋溢在红扑扑的小脸上,那情景至今在我的脑海中还记忆忧新,结果,上课时这样的变换确实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我就势引导学生,说说看,生活中你认识那些笔?这些笔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师生交流自然,学生争着发表自己的想法,兴致极高,我也乘机把握住他们情感的方向盘引领孩子们进行探讨学习。由于我设计的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学具,孩子们很快的说出各种笔的名称和这些笔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说得正欢时,我设疑提问:"这么多的笔,教师的眼都看花了,谁能帮助老师分一分?"我在学生兴致最高的时刻提出问题,主要是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寻求分一分的方法,从而初步感知分类的作用。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学习非常活跃,积极的观察,合作交流,很快就发现了笔的特征,按长短分,按颜色分,按名称分......等分法,就这样,我将学生引进预先设好的圈套中。之后,我因势发问:"物品按什么标准来分?"(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分)
  三、问题提出需要一个好时机。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抓住这些最佳时机。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何时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例如,学习"平均数",设置问题:"学生去离学校5千米的公园春游,行走了20分钟,休息20分钟,继续行走了20分钟到达目的地。同学们行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问:"老师,休息20分钟要不要计算呢?"教师不置可否,把绣球抛给了大家:"你们说呢?"同学们争论不休,许久没有结论。就在学生愤悱状态,教师引导:"请对照我们讨论的数量关系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思考一下"。经过互动交流,终于解决了问题,学生露出满意的微笑。
  四、问题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的面应尽可能宽广些,要面向全体,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课堂提问设计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优、差生。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助其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如简单判断性、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其思考,使其在成功中勃发思维的激情。
  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评价性语言也要注意一下,不要过于强化对与错,而要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你们还能补充点什么......?"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
  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提问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活性。我们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课堂提问,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生命力!这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灵魂所在。
其他文献
一   下午三点,航班准时落地了。从浦东机场大厅一出来,就是扑面而来的一股热浪,卷裹着粘稠的暑湿,敦煌固执地认为这就是大海的气息。随行的同事和行李箱都被上海研究所安排的车接走了,说好晚上在专家楼登记住宿就行。敦煌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百无聊赖地眺望着远处林立的高楼和天空中不知名的飞鸟。   手机响了,是妻子小米的电话,敦煌简单地汇报了行程,告诉小米在等上海这边接站的车呢。小米唠叨着让他注意天气变化
期刊
促进西部地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是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本质体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人
1rn当导师汪立夫在画室大声宣布,今年写生地点就定在广西百色的时候,我还是惊讶了一下. 回头看看其他同学,他们也正一脸呆萌.不过,很快大家就都接受了这一事实,纷纷放下手中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只把分数作为学业评价的方法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的评价策略融入了时代的要求,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数学方法的提高,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的评价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业评价 策略  学业评价应当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混凝土虽抗压强度高,但由于其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抗拉强度,极限变形能力较差,导致其容易产生裂缝.实际工程中,在混凝土中增加抗裂组分是结构裂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那么,在新课改下
期刊
期刊
一连三天的连阴雨,刘家弯弯里被下得湿透了.rn刘老汉家院子里积淀着一摊一摊的水,还有他自己出出进进留下来的脚印. 下午,他早早吃了晚饭,踩着泥泞的院子到大门外面透风.他看
期刊
本文以党代表接访党员群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昆明市,重点是西山区的党代表接访党员群众案例分析,立体化地展现党代表接访党员群众工作的现状。结合政党这一公共组织的再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