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游尚泽先生,笔名智行,斋号无名堂。香港硬笔书法艺术协会副主席,香港书法专业人员协会委员,香港养生书法研究会艺术顾问,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艺术委员,海上书画缘报艺术顾问,香港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千字文书法大展等展览,曾获得全国首届榜书大赛第一名、全国首届文人楹联书法大赛金奖。曾分别於日本名古屋、法国巴黎等国内外各大城市展出,作品曾被编入多种全国性大型书法作品集,並被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韩国碑林博物馆和国家级体育场(鸟巢)等多个国家场馆、艺术机构和海内外私人收藏家收藏。
坐落在北角电气道的智行书艺社创办至今已逾十五个年头。十五年间,上抵八十岁、下至五六岁的学生们老少同堂,以艺术为载体,以书法为纽带,挥毫泼墨,行云流水。学习、交流、创作……通过书法,学生们体悟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领略着古老国度的历史纹理,並在一环扣一环的认识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发现、感知、捕捉艺术的美。
本文的主角,正是一手创立智行书艺社的游尚泽先生。多年的教学经历,他将一腔热血灌注於书法创作中,以满腔热爱回馈教育事业,在“娱己”的理念中寻觅着艺术的真章,並使艺术与生活水乳交融。
有根基方有大厦高楼
篆、隸、草、行、楷,五种风格各異的字体,笔法、字法、章法,三道循序渐进的基本功,二者共同组成了游尚泽先生对书法初学者由浅及深的教学内容。他介绍说,笔法,即用笔的方法,笔画的质感;字法,事关如何搭配笔画,组织字体结构;章法,则是字与字整体的协调,构思构图。当三道程序训练完毕,则进入基本功的第二道阶段:临摹。临和摹是两回事,先摹後临。摹写是将宣纸印在字帖上,依样描写;临写则是面对字帖,参照字跡,动手书写。过了临摹这一关,基本功才算初战告捷。
如此不厌其详的一番介绍,是因为在游尚泽先生看来,书风的万千变化正是建立在基本功的基础之上的。在书法教育中,基本功是他最注重的内容。他总叮嘱学生,掌握书写的规律与方法,练就一手扎实的基本功,如此才可以遊刃有餘地阐释不同的书风,寻找个人的风格。
谈及多年间书法教育的经历,游尚泽先生感慨到,他看到太多年轻人徘徊在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的边缘,迷失方向。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基本功尚未扎实、书法功底尚不深厚之时,便盲目尝试现代派不拘一格的书写方式,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卻不明白以此态度练就的书法无異於无本之木,是无法长青的东西。“现代书法追求的是一道抽象的阐述。没有功底的抽象总会弄巧成拙,经不住审视。这就好比还没有根基就急於建楼,捨本逐末,这样是无法建立起高楼大厦的。”游尚泽先生语重心长地说。
多年间,游尚泽先生兢兢业业地耕耘在书法教育的领域内。他秉持对教育的责任,为了準确回答每一名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会通过文献资料不断补充系统的书法知识;为了提供更加全面的书法教育,会对书法领域内最新的动向时刻保持关注,深耕每一种专业技能。正是这份对待教育的责任心,使游尚泽先生在育人的过程中一並修养着自己,逐步积淀,日益熟稔,並由此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唯兴趣才是益友良师
坐落在广东省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是游尚泽先生出生成长的地方。遥想起成长过程中与书法最初的接触,他认为,那完全是建立在兴趣上的自发行为。他说,儿时生活物资匮乏,不仅没有一名可以指点迷津的书法教师为他答疑解惑,就连一本像样的字帖也寻找不到。但他就在这片缺乏养料的土地上,寻觅到了书法最初的乐趣。寺庙里年代久远的碑刻成为了他天然的导师,报纸上字跡硬朗的标题就是他每日的字帖,他的天赋与他的兴趣遥相呼应,在对生活的观察中寻找一切可以用来练习的素材,夜以继日,他全凭一腔热爱引导,汲取了书法最初的养料。
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游尚泽先生来到香港。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字帖,专业文献上系统周全的研究,一时间,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香港一並展现在他的面前。他就在这时,开始了书法学习的第二个阶段,认识到了书法的全新面目。大约在十八年前,他开始从事书法教育工作;2003年,智行书艺社成立,他正式迈入了全职书法教育的领域,如此一过十五年。
回顾自己学习书法的历程,游尚泽先生认为,他一切的动力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的。以兴趣为出发点因此成为他日後最主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他知道,唯有与兴趣相伴,学生才能养成对书法的热爱,通过热爱,勤能补拙,缺乏天赋也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学生的一生都会由此受到书法的滋润。而归根究底,在兴趣的作用中,使爱好丰富生活,学会享受创作的过程,这才是艺术与生活最正确的相处方式,也正是艺术最为迷人的魅力之所在。
以娱己为艺术的追求
平日里,在基於个人喜好的艺术创作中,游尚泽先生会根据当日的情绪,选择不同的字体和笔法,以此表达他的寓意和主题。无论是使用一种力量去表现坚硬,还是製造一丝缥缈来吐露轻柔,他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手到擒来。同时,他在社群网站上经营着他的个人主页,上传书法作品,借此表达个人的思索,认识热爱书法的同好。
在活跃於社交网络的同时,游尚泽先生同样是多个展览和书法比赛的常客。他成绩卓越,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西安碑林书法艺术节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展等大型展览;荣获全国首届榜书大赛第一名、全国首届文人楹联书法大赛金奖、全港第七届余寄梅盃书法大赛公开组冠军等重要奖项;他的作品曾被编入多种全国性大型书法作品集,被包括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韩国碑林博物馆和国家体育场(鸟巢)等多个国家场馆、艺术机构和海内外私人收藏家收藏。
在展览、协会与社交平台的活动中,游尚泽先生认为,重要的是借此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参考学习並开拓眼界。在与内地、港台和日韩书法家的交流过程中,日本书法界对於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之间的探讨,令他最为印象深刻。据他介绍,日本书法文化主要分作三个派别,它们分别是前卫派、少字数书派和现代诗意书派,派别之间互相排斥对方的理念,长期处於爭论状态。而作为置身事外的观察者,游尚泽先生认为,学会研究不同派别各自的特色,並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博採众长,如此才是可以称得上理性的决定。
就这样,凭借着满腔的热忱,游尚泽先生在对书法艺术的投入中,探究表现的形式,探究美。而在他看来,支持他追求艺术的动力,归根究底,不过是为了“娱己”罢了。“娱己”阐释了他对待书法的全部热情,使他的生活与艺术在这道纯粹中,难解难分。游尚泽先生之於书法,是一名热爱者,他将满腔热忱化作娱乐自己的手段,化作生活的方式;书法之於游尚泽先生,是一种慰藉品,为他提供生活的动力,並最终成为他生命里最核心的光芒之所在。
游尚泽先生,笔名智行,斋号无名堂。香港硬笔书法艺术协会副主席,香港书法专业人员协会委员,香港养生书法研究会艺术顾问,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艺术委员,海上书画缘报艺术顾问,香港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千字文书法大展等展览,曾获得全国首届榜书大赛第一名、全国首届文人楹联书法大赛金奖。曾分别於日本名古屋、法国巴黎等国内外各大城市展出,作品曾被编入多种全国性大型书法作品集,並被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韩国碑林博物馆和国家级体育场(鸟巢)等多个国家场馆、艺术机构和海内外私人收藏家收藏。
坐落在北角电气道的智行书艺社创办至今已逾十五个年头。十五年间,上抵八十岁、下至五六岁的学生们老少同堂,以艺术为载体,以书法为纽带,挥毫泼墨,行云流水。学习、交流、创作……通过书法,学生们体悟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领略着古老国度的历史纹理,並在一环扣一环的认识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发现、感知、捕捉艺术的美。
本文的主角,正是一手创立智行书艺社的游尚泽先生。多年的教学经历,他将一腔热血灌注於书法创作中,以满腔热爱回馈教育事业,在“娱己”的理念中寻觅着艺术的真章,並使艺术与生活水乳交融。
有根基方有大厦高楼
篆、隸、草、行、楷,五种风格各異的字体,笔法、字法、章法,三道循序渐进的基本功,二者共同组成了游尚泽先生对书法初学者由浅及深的教学内容。他介绍说,笔法,即用笔的方法,笔画的质感;字法,事关如何搭配笔画,组织字体结构;章法,则是字与字整体的协调,构思构图。当三道程序训练完毕,则进入基本功的第二道阶段:临摹。临和摹是两回事,先摹後临。摹写是将宣纸印在字帖上,依样描写;临写则是面对字帖,参照字跡,动手书写。过了临摹这一关,基本功才算初战告捷。
如此不厌其详的一番介绍,是因为在游尚泽先生看来,书风的万千变化正是建立在基本功的基础之上的。在书法教育中,基本功是他最注重的内容。他总叮嘱学生,掌握书写的规律与方法,练就一手扎实的基本功,如此才可以遊刃有餘地阐释不同的书风,寻找个人的风格。
谈及多年间书法教育的经历,游尚泽先生感慨到,他看到太多年轻人徘徊在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的边缘,迷失方向。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基本功尚未扎实、书法功底尚不深厚之时,便盲目尝试现代派不拘一格的书写方式,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卻不明白以此态度练就的书法无異於无本之木,是无法长青的东西。“现代书法追求的是一道抽象的阐述。没有功底的抽象总会弄巧成拙,经不住审视。这就好比还没有根基就急於建楼,捨本逐末,这样是无法建立起高楼大厦的。”游尚泽先生语重心长地说。
多年间,游尚泽先生兢兢业业地耕耘在书法教育的领域内。他秉持对教育的责任,为了準确回答每一名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会通过文献资料不断补充系统的书法知识;为了提供更加全面的书法教育,会对书法领域内最新的动向时刻保持关注,深耕每一种专业技能。正是这份对待教育的责任心,使游尚泽先生在育人的过程中一並修养着自己,逐步积淀,日益熟稔,並由此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唯兴趣才是益友良师
坐落在广东省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是游尚泽先生出生成长的地方。遥想起成长过程中与书法最初的接触,他认为,那完全是建立在兴趣上的自发行为。他说,儿时生活物资匮乏,不仅没有一名可以指点迷津的书法教师为他答疑解惑,就连一本像样的字帖也寻找不到。但他就在这片缺乏养料的土地上,寻觅到了书法最初的乐趣。寺庙里年代久远的碑刻成为了他天然的导师,报纸上字跡硬朗的标题就是他每日的字帖,他的天赋与他的兴趣遥相呼应,在对生活的观察中寻找一切可以用来练习的素材,夜以继日,他全凭一腔热爱引导,汲取了书法最初的养料。
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游尚泽先生来到香港。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字帖,专业文献上系统周全的研究,一时间,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香港一並展现在他的面前。他就在这时,开始了书法学习的第二个阶段,认识到了书法的全新面目。大约在十八年前,他开始从事书法教育工作;2003年,智行书艺社成立,他正式迈入了全职书法教育的领域,如此一过十五年。
回顾自己学习书法的历程,游尚泽先生认为,他一切的动力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的。以兴趣为出发点因此成为他日後最主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他知道,唯有与兴趣相伴,学生才能养成对书法的热爱,通过热爱,勤能补拙,缺乏天赋也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学生的一生都会由此受到书法的滋润。而归根究底,在兴趣的作用中,使爱好丰富生活,学会享受创作的过程,这才是艺术与生活最正确的相处方式,也正是艺术最为迷人的魅力之所在。
以娱己为艺术的追求
平日里,在基於个人喜好的艺术创作中,游尚泽先生会根据当日的情绪,选择不同的字体和笔法,以此表达他的寓意和主题。无论是使用一种力量去表现坚硬,还是製造一丝缥缈来吐露轻柔,他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手到擒来。同时,他在社群网站上经营着他的个人主页,上传书法作品,借此表达个人的思索,认识热爱书法的同好。
在活跃於社交网络的同时,游尚泽先生同样是多个展览和书法比赛的常客。他成绩卓越,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西安碑林书法艺术节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展等大型展览;荣获全国首届榜书大赛第一名、全国首届文人楹联书法大赛金奖、全港第七届余寄梅盃书法大赛公开组冠军等重要奖项;他的作品曾被编入多种全国性大型书法作品集,被包括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韩国碑林博物馆和国家体育场(鸟巢)等多个国家场馆、艺术机构和海内外私人收藏家收藏。
在展览、协会与社交平台的活动中,游尚泽先生认为,重要的是借此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参考学习並开拓眼界。在与内地、港台和日韩书法家的交流过程中,日本书法界对於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之间的探讨,令他最为印象深刻。据他介绍,日本书法文化主要分作三个派别,它们分别是前卫派、少字数书派和现代诗意书派,派别之间互相排斥对方的理念,长期处於爭论状态。而作为置身事外的观察者,游尚泽先生认为,学会研究不同派别各自的特色,並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博採众长,如此才是可以称得上理性的决定。
就这样,凭借着满腔的热忱,游尚泽先生在对书法艺术的投入中,探究表现的形式,探究美。而在他看来,支持他追求艺术的动力,归根究底,不过是为了“娱己”罢了。“娱己”阐释了他对待书法的全部热情,使他的生活与艺术在这道纯粹中,难解难分。游尚泽先生之於书法,是一名热爱者,他将满腔热忱化作娱乐自己的手段,化作生活的方式;书法之於游尚泽先生,是一种慰藉品,为他提供生活的动力,並最终成为他生命里最核心的光芒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