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1、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2、要加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3、增加群众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4、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群众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化建设 重视 队伍 经费
为了实现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存着许多突出的问题急切需要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起: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
随着农村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人民生活温饱线的跨越,农民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交流的需求。但目前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等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群众自发文化活动为数太少,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
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把繁荣农村群众文化提高到创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对待,同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关注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重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和交通、医疗卫生等其它基本设施建设相结合,统筹安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要形成全社会都要关心文化,参与文化、支持文化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文化凝心聚力、潜移默化、促进和谐的巨大作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引起人们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合谐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要加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加强新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抓好农村文化管理队伍,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镇乡、街道文化站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把文化干部的工资待遇纳入镇乡、街道财政预算,解决文化干部的后顾之忧。
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还可以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重视文体服务站的建设,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队伍。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好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层文化队伍至关重要。除建设利用好理论宣讲员、业余文艺骨干等传统宣传文化队伍外,还应建设一支民间文化队伍。对于文化经营者队伍,通过规范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注意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民间文艺团体注册登记和监督检查制度。要通过改革文化队伍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培育各类文化活动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积极支持民间各种各样的文化示范户、文艺团体等的发展,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在经费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照顾和支持。
三、增加群众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的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是一个明显的问题,用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图书购置等资金相对不足,以至部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
因此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动员和组织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引导民间力量服务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鼓励和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文化产业倾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支持面向农村文化市场的企业做大做强。
四、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群众文化建设
综合一些实际问题,我认为应该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比如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乡村图书室的建设,充分考虑图书室的接受范围,有针对性的引进村民喜欢看的图书,进行图书室的标准化管理,设立专人管理好图书室,不能仅仅作为一个迎接上级检查的固定设施来管理,而是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图书室的作用。在较大的村或是镇政府所在地可以考虑引入民间资本,由政府和私人共同建设一些大的文化图书馆,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申请政府的补助,由政府将每年的用于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以入股等形式进行加入,而私人可以设立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产品,根据所在地的情况,用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村民的需求,以充分发挥好党员远程教育网的作用,将农村图书室建设成为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信息媒介。
总之,只有不断建立健全良好的群众文化运行机制,把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才有可能建设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注重挖掘民间艺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开展“文明户、环境卫生户、五好家庭户”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形成学文化,争做文明人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群众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中柱.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战略思考[J].天津滨海高职教育,2007(1)
[2]杨中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保制度完善之探讨[J].经济前沿.2007(10):8-12
关键词:文化建设 重视 队伍 经费
为了实现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存着许多突出的问题急切需要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起: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
随着农村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人民生活温饱线的跨越,农民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交流的需求。但目前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等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群众自发文化活动为数太少,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
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把繁荣农村群众文化提高到创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对待,同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关注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重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和交通、医疗卫生等其它基本设施建设相结合,统筹安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要形成全社会都要关心文化,参与文化、支持文化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文化凝心聚力、潜移默化、促进和谐的巨大作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引起人们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合谐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要加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加强新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抓好农村文化管理队伍,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镇乡、街道文化站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把文化干部的工资待遇纳入镇乡、街道财政预算,解决文化干部的后顾之忧。
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还可以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重视文体服务站的建设,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队伍。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好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层文化队伍至关重要。除建设利用好理论宣讲员、业余文艺骨干等传统宣传文化队伍外,还应建设一支民间文化队伍。对于文化经营者队伍,通过规范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注意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民间文艺团体注册登记和监督检查制度。要通过改革文化队伍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培育各类文化活动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积极支持民间各种各样的文化示范户、文艺团体等的发展,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在经费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照顾和支持。
三、增加群众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的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是一个明显的问题,用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图书购置等资金相对不足,以至部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
因此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动员和组织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引导民间力量服务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鼓励和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文化产业倾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支持面向农村文化市场的企业做大做强。
四、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群众文化建设
综合一些实际问题,我认为应该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比如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乡村图书室的建设,充分考虑图书室的接受范围,有针对性的引进村民喜欢看的图书,进行图书室的标准化管理,设立专人管理好图书室,不能仅仅作为一个迎接上级检查的固定设施来管理,而是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图书室的作用。在较大的村或是镇政府所在地可以考虑引入民间资本,由政府和私人共同建设一些大的文化图书馆,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申请政府的补助,由政府将每年的用于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以入股等形式进行加入,而私人可以设立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产品,根据所在地的情况,用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村民的需求,以充分发挥好党员远程教育网的作用,将农村图书室建设成为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信息媒介。
总之,只有不断建立健全良好的群众文化运行机制,把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才有可能建设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注重挖掘民间艺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开展“文明户、环境卫生户、五好家庭户”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形成学文化,争做文明人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群众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中柱.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战略思考[J].天津滨海高职教育,2007(1)
[2]杨中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保制度完善之探讨[J].经济前沿.2007(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