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国家对农村的建设问题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农村的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促进农村的发展建设,成为目前农村建设的方向,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农村居住的建筑规划出现一些弊端,本文结合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筑;建筑设计;农村的居住环境
我国农村的发展较慢,但农村的占地面积则是较大的。我国是土地大国,建筑用地的面积也非常大,农村房屋的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但农村的建筑却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也没有系统的管理模式。农村的房屋建设受传统的建筑影响,建筑物相对比较落后,而农村的房屋基本大同小异,所以对房屋建筑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很难发现。
一、建筑的功能与形式
农村的建筑受传统的建筑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农村建筑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使人们在对房屋设计时没有自己的主管设计,随波逐流,丢失了自己的审美观点。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部分人们对时尚与潮流进行盲目的追求,而忽视了房屋的实用性,对城市化的盲从,忽视了农村房屋建设应具备的特点与农村环境所决定的布局。例如,人们在追求城市化的情况下,不考虑农村的固有特点,对城市的建筑设计进行照搬照抄,可是城市化的设计并不适合农村的环境布局,造成外表不美观,也不适用的后果。也有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屋子的空间结构高大、宽敞,而占用了其他的应用空间。在对农村的房屋建设制定方案时,应注重农村与城镇的差异,并结合农村固有的特点进行设计,此外,在对农村的房屋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农村的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在其适用的基础上在追求个性化。
二、农村居住建筑设计的问题
(一)建筑的耐久性
由于农村的房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其地基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由自己或者农村的瓦匠按照其经验进行的操作,这种简单的作法对房屋的安全以及稳定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地基简单的原因可能会造成地基不稳的现象,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寿命,严重的造成安全问题。此外,由于农村的房屋结构相对比较传统,简而言之,结构就是相对简单,房梁的跨度相对较大,而梁的界面却相对较小,这一样减少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的要求越来越大,而农村的房结构有相对简单,这无疑给农民的居住埋藏这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抗震能力差
农村的房屋建设相对于城市的楼房建设而言,没有进行设计,也就相对缺乏抗震的效果。经济条件相对不错的农民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参照城市建筑的模式,使用一些先进的方法进行建造,但由于专业知识水平低,其所作的并不规范也不完整,更没有明确的设计,很多都达不到抗震的效果。由于农村的条件有限,尤其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大部分的农民对房屋的抗震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也就导致地震来袭的时候,房屋很容易受到损害,即便没有发生坍塌现象,也会出现裂缝,导致房屋失去安全性,严重的威胁人身的安全。这就要求农民对房屋建设做好抗震措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三)日常生活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房屋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建筑持有的有地方住就行的态度,加之农村的建筑有其固定的模式,并且农民对建筑的相关知识匮乏,也就对建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对认识不到位。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终老都应该离不开房屋的问题,房屋是我们一生中的必需品,所以应对其加以重视。在农村房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如常生活的便利性,没有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况对其考虑。例如,农村的格局分布就是不合理的,在农村的建筑当中,部分家庭的卫生间是在户外的,与居住的房屋是分开的,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方便;还有部分居民未来追求房屋的面积宽敞,明亮,以其他实用的面积为代价;还有的建筑在建设的时候舍不得投资,为了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没有上下水管的设计以及浴室的设计,虽然节约了成本,但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有一部分农村的为了建筑装饰的美观,而在装饰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很美,但是没有使用的价值。综上所诉,在进行农村建筑的设计时应结合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并加上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进行设计,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四)建筑的美观性
农村建筑的装饰过程中,往往不能理性的对待,盲目的对城市的设计进行跟从,把城里的东西都当做是时尚、潮流的代表。例如有的农民喜欢城市建筑的天窗,就把其引用到自家的房屋建设当中,结果并不美观也不适用,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农村的城市的盲目崇拜以及追随很严重,有的甚至把城市已经过时或者淘汰的东西当做时尚。例如几年前,在城市的装饰中流行一种贴墙的马赛克,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质量并不是很好,容易脱落,不容易补救,而其脱落后及其不美观,所以时间一久就被城市所淘汰了,但有部分农村的建筑开始跟风,并极其盛行。
(五)建筑的节能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农民对我国能源的认识比较模糊。很多农民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是能源大国,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错误的认识很大程度影响到了农民的生活态度。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的以节约,农民开始对物质生活开始重视,开始享受生活。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为我们日后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安全威胁。
1.我国的农民对能源的认识不到位,节能的意识也就相对比较淡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我国的了解仅局限于地大物博,资源强国,但我国也是人口大国,在我国众多人口的基数下,人均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建筑方面我们更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加强建筑的实用性。此外我国虽然是资源强国,但是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也是,这就要求农民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现状进行了解。
2.农民的建筑大部分都是由传统的模式传下来的,所以没有节能的技术,农民也就不懂的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能源节约。例如平房的建筑面积以及形态都比城市的多层建筑面积大的多,在同样的情况下做外墙的保温措施,农村的平房比城市的多层建筑消耗的资源多10%—30%之间,并且由于农村建筑的围护结构相对比较薄弱,外墙相当部分是24cm厚,而在房顶位置几乎没有任何的保暖措施。这也就使农村的建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实用性还不是很好。
三、解决农村居住建筑设计的主要途径
我国的农村规模相对较大,而农村的居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政府的宣传
我国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农民进行建筑设计的宣传,加强农民的建筑知识、设计知识、裝修知识、节能环保理念等等,定期的展开讲座,加强农民对房屋建筑的认识,普及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能源知识,进而加强农民的环保与节能认识。
(二)国家的扶持
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农村的建设问题给予重视,对新农村的建设制定规划方案。同时,也要求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促使我国的新农村建筑走上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语: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特点,创造出具有乡土文化特色并使用与当地居民居住的农村住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从根本上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万方.中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简明实用教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7)
[2]李永芳.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4)
[3]安艳华,杜志文.村镇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房材与应用,2001(02)
作者简介:
曹洪晶,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08.21,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职称:助理工程师。
张莹莹,性别:女,出生年月:1984.06.09,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职称:工程师。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筑;建筑设计;农村的居住环境
我国农村的发展较慢,但农村的占地面积则是较大的。我国是土地大国,建筑用地的面积也非常大,农村房屋的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但农村的建筑却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也没有系统的管理模式。农村的房屋建设受传统的建筑影响,建筑物相对比较落后,而农村的房屋基本大同小异,所以对房屋建筑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很难发现。
一、建筑的功能与形式
农村的建筑受传统的建筑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农村建筑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使人们在对房屋设计时没有自己的主管设计,随波逐流,丢失了自己的审美观点。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部分人们对时尚与潮流进行盲目的追求,而忽视了房屋的实用性,对城市化的盲从,忽视了农村房屋建设应具备的特点与农村环境所决定的布局。例如,人们在追求城市化的情况下,不考虑农村的固有特点,对城市的建筑设计进行照搬照抄,可是城市化的设计并不适合农村的环境布局,造成外表不美观,也不适用的后果。也有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屋子的空间结构高大、宽敞,而占用了其他的应用空间。在对农村的房屋建设制定方案时,应注重农村与城镇的差异,并结合农村固有的特点进行设计,此外,在对农村的房屋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农村的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在其适用的基础上在追求个性化。
二、农村居住建筑设计的问题
(一)建筑的耐久性
由于农村的房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其地基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由自己或者农村的瓦匠按照其经验进行的操作,这种简单的作法对房屋的安全以及稳定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地基简单的原因可能会造成地基不稳的现象,这不仅仅会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寿命,严重的造成安全问题。此外,由于农村的房屋结构相对比较传统,简而言之,结构就是相对简单,房梁的跨度相对较大,而梁的界面却相对较小,这一样减少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的要求越来越大,而农村的房结构有相对简单,这无疑给农民的居住埋藏这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抗震能力差
农村的房屋建设相对于城市的楼房建设而言,没有进行设计,也就相对缺乏抗震的效果。经济条件相对不错的农民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参照城市建筑的模式,使用一些先进的方法进行建造,但由于专业知识水平低,其所作的并不规范也不完整,更没有明确的设计,很多都达不到抗震的效果。由于农村的条件有限,尤其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大部分的农民对房屋的抗震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也就导致地震来袭的时候,房屋很容易受到损害,即便没有发生坍塌现象,也会出现裂缝,导致房屋失去安全性,严重的威胁人身的安全。这就要求农民对房屋建设做好抗震措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三)日常生活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房屋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建筑持有的有地方住就行的态度,加之农村的建筑有其固定的模式,并且农民对建筑的相关知识匮乏,也就对建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对认识不到位。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终老都应该离不开房屋的问题,房屋是我们一生中的必需品,所以应对其加以重视。在农村房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如常生活的便利性,没有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况对其考虑。例如,农村的格局分布就是不合理的,在农村的建筑当中,部分家庭的卫生间是在户外的,与居住的房屋是分开的,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方便;还有部分居民未来追求房屋的面积宽敞,明亮,以其他实用的面积为代价;还有的建筑在建设的时候舍不得投资,为了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没有上下水管的设计以及浴室的设计,虽然节约了成本,但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有一部分农村的为了建筑装饰的美观,而在装饰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很美,但是没有使用的价值。综上所诉,在进行农村建筑的设计时应结合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并加上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进行设计,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四)建筑的美观性
农村建筑的装饰过程中,往往不能理性的对待,盲目的对城市的设计进行跟从,把城里的东西都当做是时尚、潮流的代表。例如有的农民喜欢城市建筑的天窗,就把其引用到自家的房屋建设当中,结果并不美观也不适用,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农村的城市的盲目崇拜以及追随很严重,有的甚至把城市已经过时或者淘汰的东西当做时尚。例如几年前,在城市的装饰中流行一种贴墙的马赛克,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质量并不是很好,容易脱落,不容易补救,而其脱落后及其不美观,所以时间一久就被城市所淘汰了,但有部分农村的建筑开始跟风,并极其盛行。
(五)建筑的节能问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农民对我国能源的认识比较模糊。很多农民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是能源大国,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错误的认识很大程度影响到了农民的生活态度。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的以节约,农民开始对物质生活开始重视,开始享受生活。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为我们日后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安全威胁。
1.我国的农民对能源的认识不到位,节能的意识也就相对比较淡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我国的了解仅局限于地大物博,资源强国,但我国也是人口大国,在我国众多人口的基数下,人均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建筑方面我们更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加强建筑的实用性。此外我国虽然是资源强国,但是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也是,这就要求农民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现状进行了解。
2.农民的建筑大部分都是由传统的模式传下来的,所以没有节能的技术,农民也就不懂的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能源节约。例如平房的建筑面积以及形态都比城市的多层建筑面积大的多,在同样的情况下做外墙的保温措施,农村的平房比城市的多层建筑消耗的资源多10%—30%之间,并且由于农村建筑的围护结构相对比较薄弱,外墙相当部分是24cm厚,而在房顶位置几乎没有任何的保暖措施。这也就使农村的建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实用性还不是很好。
三、解决农村居住建筑设计的主要途径
我国的农村规模相对较大,而农村的居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政府的宣传
我国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农民进行建筑设计的宣传,加强农民的建筑知识、设计知识、裝修知识、节能环保理念等等,定期的展开讲座,加强农民对房屋建筑的认识,普及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能源知识,进而加强农民的环保与节能认识。
(二)国家的扶持
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农村的建设问题给予重视,对新农村的建设制定规划方案。同时,也要求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促使我国的新农村建筑走上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语: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特点,创造出具有乡土文化特色并使用与当地居民居住的农村住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从根本上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万方.中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简明实用教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7)
[2]李永芳.我国乡村居民居住方式的历史变迁[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4)
[3]安艳华,杜志文.村镇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房材与应用,2001(02)
作者简介:
曹洪晶,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08.21,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职称:助理工程师。
张莹莹,性别:女,出生年月:1984.06.09,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职称: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