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想动手体验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实际上幼儿在三四岁的时候对颜色是非常敏感的,这时候在美术活动中加入色彩的教学能够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还能够利用色彩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创造力。但是目前很多小班美术教学中关于色彩的使用却非常少,小班幼儿的色彩教学真的很难开展。
之后我也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大多是从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去考虑小班幼儿的色彩教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小班幼儿的具体实际。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自觉性差,对他们的美术色彩教学完全不能照搬大龄儿童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结合具体实际创新教学方式。只有符合他们具体情况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发挥幼儿潜能、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奇妙色彩;小班美术;乐趣
下面举几个我在美术色彩教学中的案例,来分享一些创新性教学的经验。
我对这次幼儿美术色彩创新型教学的基本实施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色彩带来的乐趣。2. 挖掘自身潜能: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色彩运用上的潜力。3. 少干预、多引导,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阶段一:神奇的色彩融合
活动环节:1. 现场调制水彩颜料;2. 将水彩滴在餐巾纸上;3. 现场观察变化效果。
观察记录: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观点认为,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幼儿能够用色彩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其实不然,美术尤其是色彩的教学更多的是提高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敏感度,对不同的色彩有自己的理解,这样他们最后才能够用自己对于色彩的认知和理解完成一幅带有独特个人风格的作品。
我带幼儿在颜料盘上调了几种常用色彩,在调制过程中特意多调了一些水,这样能够更好地在餐巾纸上晕染开来。调制好以后我让幼儿用水粉笔蘸取颜料将色彩滴在餐巾纸上,静静等待晕染。
幼儿被这个操作简单但是效果神奇的做法惊呆了,都静静地观察色彩在餐巾纸上的晕染效果。这时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比如“颜料中心和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之类的问题。同时我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进行尝试和观察,幼儿在多次尝试后自然发现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神奇变化,但是不知道这一变化的科学解释,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他们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浅显易懂的讲述。虽然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教学是小学美术的内容,但是幼儿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和教师的解释,这个理论变的非常容易理解。幼儿对于色彩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掌握。
阶段二:彩蛋创作
活动环节:1. 用水彩笔在熟鸡蛋上作画;2. 展示自己的作品。
观察记录:传统的观点和理解都认为绘画作品应当在画纸上完成。画纸上的绘画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绘画更多的是为了建立他们对绘画和对色彩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绘画方法,反倒能够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另外鸡蛋的作画相当于一种主题的创作,幼儿在鸡蛋上和在画纸上的绘画思截然不同,这种方式也能够开拓幼儿的创作思路。
幼儿起初拿到鸡蛋的时候不知道怎样作画,大多数都采取了人物画的形式,将鸡蛋看作是人物的脸,给鸡蛋简单地画上了眼睛和鼻子。虽然完成效果不错,但是并没有达到我们美术色彩教学的目的。这就需要继续发挥引导作用,“小朋友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这个鸡蛋看作是我们第一个环节所用的餐巾纸,它不仅可以画眼睛和鼻子,这个鸡蛋就是一张立体的画纸,在上面可以画任何东西”。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样,有画花朵的、有画脸谱的、也有将鸡蛋化成色彩斑斓的石头的。
同传统画纸相比,鸡蛋更加方便携带和展示,在这个环节绘画结束之后,我特意留出时间让每一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当天的教学结束之后,他们也将作品带回家后和家人分享,这种分享实际上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也巩固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阶段三:纸筒树叶画
活动环节:1. 观察作品,寻找作画的工具和方法;2. 自己动手制作作画工具;3. 完成树叶画的创作。
观察记录:这个活动实际上非常简单,之所以把这个环节放在美术色彩教学的最后一步实际上是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验。树叶是绿色的,如果没有经过前期的关于色彩的教学,可能现在的作品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此次的作品在颜色使用上是丰富多彩的,才能夠证明此次颜色教学的成功之处。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先让幼儿观察了一下我手中的作品,启发大家用废旧卷纸筒来作画,在我的引导之下幼儿发现了画作的神奇之处,将卷纸筒挤压成不同形状的椭圆再蘸取颜料即印出树叶的形状。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始动手操作,这个环节不仅仅是色彩的教学,而且还加入了手工操作和废物利用的意识在里面,已经成为了创新型教学中的综合性教学。
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我细心观察,每位幼儿选择的颜色几乎都不相同,他们已经跳出了传统的颜色束缚,为大树印上的不同色彩的树叶,每一棵大树都色彩绚丽并且生机勃勃。
活动总结:
第一,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于色彩的热情。色彩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幼儿对于色彩的感知,他们认识生活中的色彩但是无法很好的将生活中的色彩和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相结合。这时候需要引入色彩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色彩、感受色彩,教师在这个环节不用进行过多的干涉,仅仅进行一般的常规引导即可。
第二,在视觉中感受色彩。色彩更多的是一种感受而非教师的讲述,所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需要设置体验和感受的环节,就比如说第一个环节的设置实际上就是一种色彩的感受,学生通过自己的滴画发现和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神奇之处,这种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达到的,因而更要重视色彩教学中感受的重要性。
第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新型美术色彩教学关键的创新之处在于教学方式的多变。摒弃了传统的临摹作画、纸上作画的教学方法,而采用游戏教学、鸡蛋作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在作画的过程中注意力一旦集中就会很认真地听这个环节中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和规定,从而避免混乱场面。
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色彩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一教学方式不应当仅仅用于美术教学中,而且还应当在幼儿教学的其他领域大力推广。
作者简介:苏雯,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东部新城幼儿园。
之后我也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大多是从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去考虑小班幼儿的色彩教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小班幼儿的具体实际。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自觉性差,对他们的美术色彩教学完全不能照搬大龄儿童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结合具体实际创新教学方式。只有符合他们具体情况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发挥幼儿潜能、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奇妙色彩;小班美术;乐趣
下面举几个我在美术色彩教学中的案例,来分享一些创新性教学的经验。
我对这次幼儿美术色彩创新型教学的基本实施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色彩带来的乐趣。2. 挖掘自身潜能: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色彩运用上的潜力。3. 少干预、多引导,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阶段一:神奇的色彩融合
活动环节:1. 现场调制水彩颜料;2. 将水彩滴在餐巾纸上;3. 现场观察变化效果。
观察记录: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观点认为,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幼儿能够用色彩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其实不然,美术尤其是色彩的教学更多的是提高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敏感度,对不同的色彩有自己的理解,这样他们最后才能够用自己对于色彩的认知和理解完成一幅带有独特个人风格的作品。
我带幼儿在颜料盘上调了几种常用色彩,在调制过程中特意多调了一些水,这样能够更好地在餐巾纸上晕染开来。调制好以后我让幼儿用水粉笔蘸取颜料将色彩滴在餐巾纸上,静静等待晕染。
幼儿被这个操作简单但是效果神奇的做法惊呆了,都静静地观察色彩在餐巾纸上的晕染效果。这时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比如“颜料中心和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之类的问题。同时我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进行尝试和观察,幼儿在多次尝试后自然发现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神奇变化,但是不知道这一变化的科学解释,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他们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浅显易懂的讲述。虽然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教学是小学美术的内容,但是幼儿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和教师的解释,这个理论变的非常容易理解。幼儿对于色彩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掌握。
阶段二:彩蛋创作
活动环节:1. 用水彩笔在熟鸡蛋上作画;2. 展示自己的作品。
观察记录:传统的观点和理解都认为绘画作品应当在画纸上完成。画纸上的绘画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绘画更多的是为了建立他们对绘画和对色彩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绘画方法,反倒能够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另外鸡蛋的作画相当于一种主题的创作,幼儿在鸡蛋上和在画纸上的绘画思截然不同,这种方式也能够开拓幼儿的创作思路。
幼儿起初拿到鸡蛋的时候不知道怎样作画,大多数都采取了人物画的形式,将鸡蛋看作是人物的脸,给鸡蛋简单地画上了眼睛和鼻子。虽然完成效果不错,但是并没有达到我们美术色彩教学的目的。这就需要继续发挥引导作用,“小朋友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这个鸡蛋看作是我们第一个环节所用的餐巾纸,它不仅可以画眼睛和鼻子,这个鸡蛋就是一张立体的画纸,在上面可以画任何东西”。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样,有画花朵的、有画脸谱的、也有将鸡蛋化成色彩斑斓的石头的。
同传统画纸相比,鸡蛋更加方便携带和展示,在这个环节绘画结束之后,我特意留出时间让每一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当天的教学结束之后,他们也将作品带回家后和家人分享,这种分享实际上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也巩固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阶段三:纸筒树叶画
活动环节:1. 观察作品,寻找作画的工具和方法;2. 自己动手制作作画工具;3. 完成树叶画的创作。
观察记录:这个活动实际上非常简单,之所以把这个环节放在美术色彩教学的最后一步实际上是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验。树叶是绿色的,如果没有经过前期的关于色彩的教学,可能现在的作品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此次的作品在颜色使用上是丰富多彩的,才能夠证明此次颜色教学的成功之处。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先让幼儿观察了一下我手中的作品,启发大家用废旧卷纸筒来作画,在我的引导之下幼儿发现了画作的神奇之处,将卷纸筒挤压成不同形状的椭圆再蘸取颜料即印出树叶的形状。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始动手操作,这个环节不仅仅是色彩的教学,而且还加入了手工操作和废物利用的意识在里面,已经成为了创新型教学中的综合性教学。
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我细心观察,每位幼儿选择的颜色几乎都不相同,他们已经跳出了传统的颜色束缚,为大树印上的不同色彩的树叶,每一棵大树都色彩绚丽并且生机勃勃。
活动总结:
第一,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于色彩的热情。色彩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幼儿对于色彩的感知,他们认识生活中的色彩但是无法很好的将生活中的色彩和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相结合。这时候需要引入色彩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色彩、感受色彩,教师在这个环节不用进行过多的干涉,仅仅进行一般的常规引导即可。
第二,在视觉中感受色彩。色彩更多的是一种感受而非教师的讲述,所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需要设置体验和感受的环节,就比如说第一个环节的设置实际上就是一种色彩的感受,学生通过自己的滴画发现和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神奇之处,这种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达到的,因而更要重视色彩教学中感受的重要性。
第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新型美术色彩教学关键的创新之处在于教学方式的多变。摒弃了传统的临摹作画、纸上作画的教学方法,而采用游戏教学、鸡蛋作画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在作画的过程中注意力一旦集中就会很认真地听这个环节中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和规定,从而避免混乱场面。
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色彩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一教学方式不应当仅仅用于美术教学中,而且还应当在幼儿教学的其他领域大力推广。
作者简介:苏雯,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东部新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