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有一个人比诸葛亮的架子更大。诸葛亮是三请,他则来了个四请。这人是谁?他就是贞观名臣、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宰相马周。
马周(601—648),字宾王,山东茌平县人。他的家境十分穷困,更为不幸的是,父母又早逝,小小年纪的他便成了孤儿。但是,马周勤奋好学,嗜书如命,学识非常渊博。但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周虽然满腹经纶,却不被人赏识,一直很不得志。于是,他便游历四方,从中增长了不少见识。后来,他来到了唐朝的都城长安,指望在那里能有出头之日,大展雄图。可是,自古英雄多磨难,由于囊中羞涩,他只好住在一家小店里,还经常受到店主的冷落与嘲讽。为了生计,马周投靠了官职也不太高的中郎将常何,在他门下做了一个门客。
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武将出身的常何,大字不识几个,哪里会写这些,不由着急起来。时年29岁的马周见状,主动代笔替他完成了唐太宗钦点的作业。过了几天,常何将那篇文章上呈给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看,大吃一惊,只见文章流畅充实,条理清晰,提出的20条建议,头头是道,条条针对当时朝政,非常符合他自己的心意。李世民知道以常何的本领,不可能有如此出色、透彻的见解,便问常何究竟是怎么回事。常何为人诚实本分,老老实实地交代这是一个叫马周的门客写的。
唐太宗李世民求贤心切,马上命人到常何府去请马周。但也许是屡受磨难的原因,马周的性情有些高傲,居然没有跟随侍从进宫。看到被派去的侍从一个人回来了,李世民没有生气,又马上派了另外一人去请。第二个人去了,马周还是不露面。李世民一看,于是又派第三个人去。结果,直到第四个人去,马周才跟着那人来到了皇宫。
看到马周终于来了,李世民很是高兴,仔仔细细打量了他几眼,只见他虽然衣着普通,却气质非凡。然后,李世民又亲切地跟他交谈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觉得他不是平庸之辈,实确有真才实学。于是,李世民立马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后来,又接连升任他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中书令(宰相)。唐太宗十分的器重和信任马周,曾经对左右的人说:“我一天见不到马周,就想他。”而马周,也以他的政绩赢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赞誉,成为了唐太宗的重要谋臣与得力助手。
可惜,马周因为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最后一病不起。虽然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他熬药,但还是医治无效,48岁就离开了人世。马周死后,唐太宗为他举行了规格很高的国葬,并特别把他的遗体陪葬在自己的皇陵。
马周(601—648),字宾王,山东茌平县人。他的家境十分穷困,更为不幸的是,父母又早逝,小小年纪的他便成了孤儿。但是,马周勤奋好学,嗜书如命,学识非常渊博。但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周虽然满腹经纶,却不被人赏识,一直很不得志。于是,他便游历四方,从中增长了不少见识。后来,他来到了唐朝的都城长安,指望在那里能有出头之日,大展雄图。可是,自古英雄多磨难,由于囊中羞涩,他只好住在一家小店里,还经常受到店主的冷落与嘲讽。为了生计,马周投靠了官职也不太高的中郎将常何,在他门下做了一个门客。
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武将出身的常何,大字不识几个,哪里会写这些,不由着急起来。时年29岁的马周见状,主动代笔替他完成了唐太宗钦点的作业。过了几天,常何将那篇文章上呈给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看,大吃一惊,只见文章流畅充实,条理清晰,提出的20条建议,头头是道,条条针对当时朝政,非常符合他自己的心意。李世民知道以常何的本领,不可能有如此出色、透彻的见解,便问常何究竟是怎么回事。常何为人诚实本分,老老实实地交代这是一个叫马周的门客写的。
唐太宗李世民求贤心切,马上命人到常何府去请马周。但也许是屡受磨难的原因,马周的性情有些高傲,居然没有跟随侍从进宫。看到被派去的侍从一个人回来了,李世民没有生气,又马上派了另外一人去请。第二个人去了,马周还是不露面。李世民一看,于是又派第三个人去。结果,直到第四个人去,马周才跟着那人来到了皇宫。
看到马周终于来了,李世民很是高兴,仔仔细细打量了他几眼,只见他虽然衣着普通,却气质非凡。然后,李世民又亲切地跟他交谈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觉得他不是平庸之辈,实确有真才实学。于是,李世民立马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后来,又接连升任他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中书令(宰相)。唐太宗十分的器重和信任马周,曾经对左右的人说:“我一天见不到马周,就想他。”而马周,也以他的政绩赢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赞誉,成为了唐太宗的重要谋臣与得力助手。
可惜,马周因为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最后一病不起。虽然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他熬药,但还是医治无效,48岁就离开了人世。马周死后,唐太宗为他举行了规格很高的国葬,并特别把他的遗体陪葬在自己的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