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学为例,阐述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即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突破学习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并就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境教学 应用举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04-02
高中数学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研究命题条件和结论关系的重要概念,也是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此节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内容相对抽象,多数学生较易混淆。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学为例谈一谈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是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具体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氛围开发学生智力和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它可以在课程的开始,也能贯穿于全课。课堂教学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强调以教材为本,以教学大纲为纲,基本按照教材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学生多以被动方式接受学习。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不断调整的课程目标,基于问题情境的建构性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主流之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缩短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尤其对于数学来说,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构建认知过程,降低数学教学难度,较准确而快速地理解和运用所学数学内容。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突破学习难点
相关研究指出,把学习材料、学生已有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时,学生更容易接纳,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数学来源于实践,任何抽象的数学命题、概念及数学思想方法都有生动具体的现实原型。所有数学情境教学都可建立在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中,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利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是反映现实的,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及其结论,掌握概念和结论背后的本质属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及其他学科的实际出发,利用情境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及结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兴趣,突破学习难点。例如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学中,什么是“必要条件”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在教学中设计以下情境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小贤你是哪里人?
学生:我是南京人。
教师:那么大家能否推导出小贤是江苏人?
学生:可以。
教师:但如果反过来,小贤是江苏人,否能推导出他是南京人?
学生:不可以。
教师:从这大家可能想到小贤虽是江苏人,但他不一定是南京人,他也有可能是苏州人或扬州人,等等。从这一关系中,我们发现,如果“小贤是南京人”,那么小贤必需符合“小贤是江苏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是必不可缺的条件。所以我们称“小贤是江苏人”这个条件是“小贤是南京人”这个结果的必要条件。
设计上述教学对话,教师通过合理自然的问题让学生对必要条件有充分且直观的认识,从而突出学习难点,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问题情境是教师针对某个课题为学生设置矛盾、悬念、冲突等以刺激学生心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情境教学。多数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相应的情境,常见和应用广泛的情境之一是问题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创设将学生引入一种与其求知心理有关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方位地进行分析、比较情境内容,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巩固知识基础。问题情境作为组织教学的动力源,以问题的形式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一课中,教师以真命题和假命题为例探索新知识。可举这样的例子,如:
①若x>a2+b2,则x>2ab”;
② 若ab = 0,则a = 0。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开始时,有的学生讲得不够完全与准确,但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下,趋于正确。学生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由此让学生看到,命题“若p,则q”有时为真命题,有时为假命题。那么学生该如何判断其真假呢?此时,教师对此进行小结,让学生形成新知。判断由p 能否推出q,如果p能推出q,则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
教师在问题情境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背景,并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回归到数学问题中,使学生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概念的形式更加自然,充分理解和掌握概念。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一些建议
1.各级教育部门应通过教师培训或讲座形式加强开展情境教学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召开优秀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观摩研讨会,加强各校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保证能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法。
2.具备模拟实验情境教学条件的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培训教师学会使用教学智能平台和几何画板等专业软件,加强教师运用专业教学软件的技术训练,让广大教师都能熟练运用模拟实验情境教学工具。
3.学校要重视积累教学案例和情境素材,为进一步推动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4.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堂内容,不要离题万里,不要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不是目的,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创设的情况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要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比如创设的问题情境,问题并不在于多少,而是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触及课堂问题的本质,能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带新问题去学习。
6.开展情境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或提示。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让学生保持思维的持续性,主动地参与课堂,建构新知识。
情境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就很难激发学生探究、质疑和批判的意识。教师在创设情境前必须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悉心研究教材,尽可能选择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又贴合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究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境教学 应用举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04-02
高中数学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研究命题条件和结论关系的重要概念,也是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此节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内容相对抽象,多数学生较易混淆。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学为例谈一谈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是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具体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氛围开发学生智力和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它可以在课程的开始,也能贯穿于全课。课堂教学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强调以教材为本,以教学大纲为纲,基本按照教材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学生多以被动方式接受学习。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不断调整的课程目标,基于问题情境的建构性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主流之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缩短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尤其对于数学来说,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构建认知过程,降低数学教学难度,较准确而快速地理解和运用所学数学内容。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突破学习难点
相关研究指出,把学习材料、学生已有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时,学生更容易接纳,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数学来源于实践,任何抽象的数学命题、概念及数学思想方法都有生动具体的现实原型。所有数学情境教学都可建立在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中,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利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是反映现实的,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及其结论,掌握概念和结论背后的本质属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及其他学科的实际出发,利用情境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及结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兴趣,突破学习难点。例如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学中,什么是“必要条件”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在教学中设计以下情境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小贤你是哪里人?
学生:我是南京人。
教师:那么大家能否推导出小贤是江苏人?
学生:可以。
教师:但如果反过来,小贤是江苏人,否能推导出他是南京人?
学生:不可以。
教师:从这大家可能想到小贤虽是江苏人,但他不一定是南京人,他也有可能是苏州人或扬州人,等等。从这一关系中,我们发现,如果“小贤是南京人”,那么小贤必需符合“小贤是江苏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是必不可缺的条件。所以我们称“小贤是江苏人”这个条件是“小贤是南京人”这个结果的必要条件。
设计上述教学对话,教师通过合理自然的问题让学生对必要条件有充分且直观的认识,从而突出学习难点,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问题情境是教师针对某个课题为学生设置矛盾、悬念、冲突等以刺激学生心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情境教学。多数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相应的情境,常见和应用广泛的情境之一是问题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创设将学生引入一种与其求知心理有关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方位地进行分析、比较情境内容,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巩固知识基础。问题情境作为组织教学的动力源,以问题的形式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一课中,教师以真命题和假命题为例探索新知识。可举这样的例子,如:
①若x>a2+b2,则x>2ab”;
② 若ab = 0,则a = 0。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开始时,有的学生讲得不够完全与准确,但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下,趋于正确。学生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由此让学生看到,命题“若p,则q”有时为真命题,有时为假命题。那么学生该如何判断其真假呢?此时,教师对此进行小结,让学生形成新知。判断由p 能否推出q,如果p能推出q,则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
教师在问题情境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背景,并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回归到数学问题中,使学生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概念的形式更加自然,充分理解和掌握概念。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一些建议
1.各级教育部门应通过教师培训或讲座形式加强开展情境教学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召开优秀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观摩研讨会,加强各校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保证能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法。
2.具备模拟实验情境教学条件的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培训教师学会使用教学智能平台和几何画板等专业软件,加强教师运用专业教学软件的技术训练,让广大教师都能熟练运用模拟实验情境教学工具。
3.学校要重视积累教学案例和情境素材,为进一步推动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4.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堂内容,不要离题万里,不要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不是目的,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创设的情况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要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比如创设的问题情境,问题并不在于多少,而是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触及课堂问题的本质,能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带新问题去学习。
6.开展情境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或提示。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让学生保持思维的持续性,主动地参与课堂,建构新知识。
情境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就很难激发学生探究、质疑和批判的意识。教师在创设情境前必须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悉心研究教材,尽可能选择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又贴合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究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