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w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能让学生以最佳方式接受教学信息。语文教学构建“需求—激励”的学习动力机制至关重要。它是激励学生交流信息和学习方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也是从接受性学习到参与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再到创新性学习转变的一个标志性学习形式,因此它的功能颇值得研究。
  一、创设新颖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前提是要渴望创新,即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一个不想战胜对方的比赛者是永远不会在比赛中获胜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教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要获得如此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得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形式。
  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培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在各项活动的开展中均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给学生创新学习提供一个支点,训练一种新的思维技能和学习思路。
  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是语文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亟需探索的重要课题。儿童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侍时期,他们往往凭借着敏锐的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发出灵感,创造想象、认知事物。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道:“大拱的肩上还有两个小拱。”我就以这句话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即从字面上、时代背景上、语气上、表达手法上、作用进行发散思维:为什么要这样修建,有什么作用?再如:分段时,我常以“还有别的分段线索吗”来促使学生议论,寻找不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以多变的谈话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无拘无束、自由交谈的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话可说、想说、爱说。我们可以利用“三休”时间,开展“你说我也说”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三五成群地相互交流,就旅游见闻、家庭趣闻等海阔天空地说,也可以就某某话题展开讨论,大胆发表各自的意见,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当然,“说”不仅限于教室这个小圈子里,可以充分利用散步、参观等时间,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之后,启发他们自己去导游,了解自己想要的、想知道的一切。这种开放式的交谈,对学生的言语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可以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家庭中也随时有交谈和讨论的机会。老师可要求学生把某些问题带回家,与家长一起交谈。
  爱因期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丰富了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发现和发掘学生“天马行空、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美国著名的洛帕克未来研究所的学者们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感悟到一句话:“一个成功的国家,并不是人才最多的国家,而是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协作的国家。”也就是说,善于协调等于善于竞争,协作能力等于竞争能力。创新品质、自信力、意志力、探索欲、挑战欲均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同时,还应十分注意这些创新品质的培养。
  时代需要多方面发展的人才,而语文这门知识面广博的学科恰好为此提供了机会,如何教好这门课,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要在不断丰富自己学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语文、了解语文,以至最终越来越喜欢语文,早日成为祖国建设中的栋梁之材。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一篇文言文《伤仲永》,文章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年幼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了他才能衰退的原因。课文《伤仲永》以伤饰题,直抒胸臆,给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可是在文中,没有一句是发表见解、抒发情感的,更无一个“哀”或“伤”的字眼,“伤”从何谈起?  一、源于记叙  课文记叙了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这样一幕悲剧。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识字、写字的不同学年段分别作了如下规定:  第一学年段(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要求会写800—1000个,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会写的字幅度增加到1000—1200个,会认700—900个字左右。第三学段(5
期刊
【摘要】新课程教学,点拨教学、经典阅读、求新求异、人文精神让阅读与写作成为一对孪生姐妹。阅读是写作的文字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再生思想,读有所思,读有所想,把所思所想写出来,就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阅读是珍珠,写作是璧玉,相互分不开。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点拨教学经典阅读求新求异人文精神 阅读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期刊
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不断地思考得到锻炼,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课文大胆质疑,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那么,如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意从课题引入,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一般来说,课文的课题总是提纲挈领之言,它常对课文起制约的作用。只
期刊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有了知识,经过一定的训练,能够运用知识——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这就是有了能力。但是,知识一般不能自然地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极大限度地提高能力转化率。  指导学生自学语文,必须不断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所谓语文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逻辑、篇章、记叙、议论、说明等知识,概括起来就是语言文字知识、篇章结构知识、表情达意知识,也就是听说读写知
期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夫在课堂阅读教学,学生要获得阅读知识与阅读能力都最主要来源于课堂,课堂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渠道。所以加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怎样加强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我们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近年来着力打造“魅力课堂”的活动,以及现在倡导的生本教育课堂,笔者在这些活动中亲历身为,有很多感触与体会。下面就把自己的一些启迪与感想谈出来,同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交流,以期
期刊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它的特点在于创新。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摇篮。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疑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  1、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好。我在上每节课时,都尽
期刊
当我们读到“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样的诗句时,你一定感叹于郭沫若先生的奇思妙想。它是那样的自然而又精妙,形象而又神奇。我想,这些都得力于联想和想象的巧妙运用。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又指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立足
期刊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实质是素质教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国际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我们知道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站在培养祖国二十一世纪人接班人的高度,在教学中应随时有“如何育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以适应现代化教育。本人认为,要实施素质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提高自身素质,首先
期刊
语文,顾名思义,是一门语言艺术学科,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的学科。而要形成这一能力,核心要件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中学语文的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讲究语文阅读策略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就中学生而言,阅读范围较广,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有涉猎。而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我们就可以采用“文体法”来进行阅读。  所谓“文体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