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文仲:我被孔子黑惨了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人心中,孔子是个好脾气的老人家,很少说别人的坏话,但他批评起鲁国某个“前辈”毫不留情。因为比“前辈”晚生了一百多年,他只能在书里骂得起劲。这个倒霉的“前辈”就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臧文仲。
  臧文仲是辅政重臣,先后为鲁国四代君主卖命四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孔子为什么对他频翻白眼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导火索是柳下惠,就是那个“面对美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只要臧文仲和他发生矛盾,孔子必是坚定的“柳党”。
  柳下惠曾在鲁国主掌刑狱,是条耿直的汉子,从不懂官场上的“柔道之术”,所以有时显得迂腐,这也是臧文仲最嫌弃他的地方。作为当朝权贵,臧文仲毫不客气地接连三次罢了柳下惠的官。这可让孔子心疼坏了——柳下惠是名满天下的道德模范,怎能受这种待遇?肯定是臧文仲心胸狭隘、故意打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公元前634年,齐孝公带兵来揍鲁国,情况十分危急,臧文仲打算亲自到边境呈送文书,希望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让齐国退兵。但他忽然病倒了,便请柳下惠代劳,谁知柳下惠说了一通小国与大国的相处之道,梗着脖子犟道:“呈送文书不合礼法,我不干!”眼看火烧眉毛,臧文仲没时间听他高谈阔论了,毫不客气地怼道:“什么办法好使就用什么办法,礼法是啥,能吃吗?你不干我就让别人干!”他们的价值观如此割裂,怎么可能友好相处?在这件事上,孔子大拉偏架,甚至把臧文仲定在“窃位者”的耻辱柱上。
  还有一次,曲阜城东门外来了一只爰居(一种非常罕见的海鸟),盘旋三天还不飞走。鲁国百姓普遍迷信,再有好事者添油加醋,这种“异象”引起集体恐慌。为稳定民心,就算臧文仲本人再“相信科学”,此时也不得不采取“祭祀禳灾”的办法来控制舆论。他鼓动百姓前去祭祀,也就是变相肯定所谓“异象”原是吉兆。柳下惠照样跟他对着干,从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说起,引经据典地论证祭祀爰居如何违反祖制,而臧文仲作为领导却如此轻率,不是文盲就是反派!嘴炮攻击下,臧文仲不仅承认错误,还让人把柳下惠的话刻在竹简上,以供日后反省。即使如此,孔子仍不肯放过这宗陈年旧账,借此反复吐槽臧文仲。
  抛开孔子的评价体系,史书中的臧文仲思想开明、行动务实,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是一把好手,可谓相当有脑。
  公元前666年,鲁国发生重大饥荒,饿殍遍野。臧文仲建议鲁庄公放低姿态向隔壁齐国借粮,并主动拉下老脸充当这个不光彩的使者。他带着鬯圭、玉磬等名器(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作为抵押,在齐桓公面前沉痛地描述鲁国百姓如何悲惨,又搬出齐、鲁两国的老交情——共同承担祭祀周公、太公的历史重任。被架在道德高地,齐桓公不得不答应借粮,连臧文仲带来的抵押也没好意思收下。比起虚头巴脑的“国之体面”,臧文伸更愿救百姓于水火,这种担当和情怀不是道学家能有的。
  公元前639年,鲁国又遭大旱,当时有种非常奇葩的论调——上天之所以不愿下雨,是怕雨水流进那些因长相畸形而仰面朝天的巫尪(求雨神婆)的鼻子里。鲁僖公竞深信不疑,打算把那些躺枪的神婆抓来烧死。臧文仲开启“打假”模式,底气十足地说:“如果上天真是怜悯那些神婆,就不会让她们生得如此畸形了。倘若我们曲解上天的意思,恐怕只会加重旱情,振奋士气、开源节流、加强守备才是王道!”魯僖公听从他的建议,老老实实地带领百姓抗旱救灾,这才渡过难关。
  公元前683年,宋国发生水灾,宋闵公深刻反省了自己的政治漏洞。臧文仲听说后高调地为他点赞,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君主。”后来宋襄公继位,想效仿齐桓公创建霸业,于是召集诸侯各国开会。臧文仲骂道:“为了私欲而强迫他人,没啥好下场!”果然,第二年宋襄公就被楚人扣押,宋国也被楚国暴揍一顿。在那个年代,臧文仲能“平视”君主,对他们进行无差别褒贬,可见他“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当坚定。
  公元前629年,曹国在群殴中倒下,晋文公召集诸侯各国瓜分曹国的土地,臧文仲代表鲁国前往。此时臧文仲已是耄耋之年,行动很不方便,但他听说“先到先得”的瓜分原则后,立刻日夜兼程地赶到晋国,果然分到的土地最多。回国后,臧文仲却对鲁僖公说:“‘先到先得’的小道消息是一个客栈杂役告诉我的,他最该受到奖赏。”既不居功自傲,也不轻视地位卑贱的人,这种素质够很多领导学一辈子了。
  此外,鲁国遭遇经济危机时,臧文仲建议在各地新置税关以增加财政收入。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无可厚非,但又被孔子骂了——整天就知道改革,破坏旧制不算,现在又跟百姓抢钱,什么烂操作!
  作为“礼法代言人”,孔子评判历史人物难免会以“礼法”为绝对标准,君子范儿的柳下惠无疑更合他的眼缘,相比之下,臧文仲就太叛逆了。
  孔子炮轰臧文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与柳下惠的政治际遇颇为相似,都曾长期遭受权贵的排挤,而臧文仲作为“权贵代表”,自然成了箭靶子。每当翻看那段历史,孔子都会自动代人柳下惠的角色,所以很难对臧文仲产生好感,褒贬之间掺杂了太多个人情绪,没能走出政治立场和史学观点的困局。
  作为实干家,臧文仲最讨厌沽名钓誉的道德家或不切实际的空谈家,如果他能隔空回应孔子的炮轰,又会展开多么激烈又精彩的交锋呢?或许也会无比傲娇地赞道:“嗯,你比柳下惠那小子稍微高明一点!”
其他文献
《天龙八部》结尾时,疯掉的慕容复终于当上了“皇帝”。曾经的高富帅沦落至此,令人唏嘘不已。关于他的失败有很多说法,有人说他刚愎自用,有人说他口号不对,有人说他时运不济。但还有一个致命原因:选错了队友。  从根本上讲,慕容复想要光复大燕,首先要有钱。这个他有,慕容家不仅在太湖名胜区拥有燕子坞等几处豪宅,还暗中“聚财聚粮”。其次用名声推动号召力。他也有,当时武林中有两个天王级的人物,北乔峰和南慕容。 “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春,在福建漳浦(今属福建漳州),天地会信徒卢茂带领一帮弟兄造反起事。三百多人兵分多路围攻县城,最终遭守城清军镇压而失败,卢茂等人被斩首。此事虽然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但也引起了闽浙总督的高度重视,总督亲临漳浦,坐镇指挥。  有百姓暴动、有军队镇压,还有总督坐镇,这无疑是最大的新闻卖点。很快,一张名为《惩匪安良图》的新闻报纸就问世了。有个挑夫认为商机难得,便用一文钱买了一
在20世紀中期的美国,霍华德·休斯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他是拥有亿万资产的石油大王、好莱坞电影制片人、赌场老板,还是一个狂热的飞行爱好者。但到了晚年,他却开始过一种近似于隐居的生活,几乎不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  因此,1971年年底,《霍华德·休斯自传》即将出版的消息传出,在美国媒体中引发了不小轰动。媒体纷纷接触这本书的作家克利福德·欧文,试图从他那里提前获得该书的部分内容。  欧文虽然在26岁那年
一  金庸的江湖里,可没有今天这么好的创业环境。但仍有三个牛人完成了华丽的创业。他们就是令狐冲、杨过和张三丰。  令狐冲原本是江湖上一个大中型企业——华山公司的接班人。他的继承顺位在公司里排第一,前途一片大好。何况,公司的小公主灵珊妹子也对他青睐有加,等于是事业的双保险。  可惜江湖的形势急转直下,掌门人开始嫌弃他,小公主也变了心。眼看女婿当不成,接班人也要鸡飞蛋打,他想走夫人路线救命,以为师娘至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太师冯熙的嫡女被立为皇后。冯皇后品性端庄,只是与孝文帝的关系比较平淡。孝文帝南征,冯皇后留在京城,后来又率领六宫迁往洛阳。冯皇后的父兄死后,孝文帝亲自写书信表示安慰,回到洛阳以后,对冯皇后的礼遇也很隆重。但是,没什么缺点的冯皇后最终被孝文帝废为庶人,原因竟然是她的姐姐。  此前,文明皇太后(馮熙的妹妹)还另外挑选了冯熙的两个女儿一起进宫,为的是让自己的家族世代享有
《容斋续笔》中记载,南宋的大酒楼挑大旗,小酒馆挑小旗,至于那些穷乡僻壤的鸡毛小店,连旗都没有,只在门口悬挂一只瓶子、一个瓢,或者斜插一把扫帚。瓶子是盛酒的,瓢是舀酒的。  酒馆门口用酒瓶和酒瓢做标志,很好理解,可是为何要斜插一把扫帚呢?因為乡野小店本小利薄,多半售卖私自酿造的土酒,酒体浑浊,还漂浮着没有完全分解的米粒,唐朝诗人美其名曰“绿蚁”,宋朝诗人恶趣味,把这些漂浮的米粒叫作“浮蛆”。  绿蚁
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有11个儿子,最小的一个叫王宗衍。按道理,王宗衍是最没可能继承帝位的,可他生來就有一个奇处,长得“方颐大口,垂手过膝,顾目见耳”。王宗衍他妈抓住这个优势,请了个相士游说王建,说这孩子的面相大富大贵,又请王建的心腹宦官在一旁鼓动。王建年老糊涂,就这么把王宗衍立为太子了。王建死后,王宗衍顺顺当当地继承帝位,改名王衍。  王建给儿子留下的局面还是不错的,其时中原陷入战乱,民不聊生,前蜀虽
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日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山海经》  天光随章尾山谷里烛阴缓睁的金黄双眸而变亮,云雨山正是炎夏时节。不久前大禹治水,在此砍伐树木,发现一块红色岩石,石上长着一棵栾树,黄树干,红枝条,青叶子。此刻因为时节,有几分萎蔫。  “倒是一棵好树。”款步走来的白袍男子欣赏的目光和着月色缓缓落在它身上,许是不忍,弹
清朝时一个富商来到扬州,打算选一位貌美的女子当小妾。当地一个老太太有个“女儿”,才十四五岁,相貌姣好且擅长各种技艺。富商对她一见钟情,以重金买回此女为妾。洞房之夜,富人发现此女原来是男儿身,大怒之下逼问,才知晓原来是老太太让貌美的家僮男扮女装来骗婚的。第二天一早,富商让家人去找老太太算账,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富人懊恼无比。  而另一位游士更加悲摧,他花重金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纳了一房小妾,此女精通
课本上常讲马克思一辈子穷困潦倒,生活惨淡,其实马克思幼时家境相当不错。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三。在马克思出生那年,他的大哥不幸夭折,马克思于是成为长子,备受父母疼爱。  马克思的父亲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犹太律师,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母亲出生于荷兰犹太裔贵族。他的姨妈在荷兰嫁给了一个商人——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因此,马克思在踏入社会之前,虽不是今天常说的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