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语文三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研究”到“小学语文开放式读写社区的建设”,再到“大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雷燕校长始终关注着学生阅读生命的成长。《渔歌子》和《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教学,视野开阔,内涵丰富,策略大气,就是其“大阅读教学”思想的生动体现,既一脉相传,又各有侧重。
一、诗词有“别”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确,诗词有“别”。雷老师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引导学生观察:“这首词如果是一首诗,你看,第三行应该是几个字?”学生不假思索答出“七个字”,雷老师又轻轻一拨:“而现在破成了两个三字句,所以,词又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长短句。这首词是由唐诗演变成宋词的一个创举。这个首创者就是——张志和。”没有生硬的讲解,没有机械的牵引,雷老师就是这样不着痕迹,将诗词之别轻轻道破,将志和之功悄悄点出。
诗词有“别”,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诗(或词)也各有千秋。如果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那么宋诗则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雷老师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紧扣诗题中的“示”字,放大诗境,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诗的主旨,理性的文字带给孩子们的是沉静与思考。当然,在“得理”中又不失趣味,如教学伊始的“猜一猜”,教学拓展“名人躬行”时的视频运用,教学结课时的“真正的学问=? ?”,不时释放着吸引学生学习的“魔力”。
二、吟诵有“序”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认为“诗有三要: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其中,“音”为诗之首要。吟诵也便成了教诗的入门之道、根本之道。雷老师在教学两首诗词时,指导学生吟诵的流程基本一致:初读——再读——精读,只是“精读”环节中目标指向稍有不同,前者指向“读美”的情韵,后者落在“明白道理”的理趣上。
具体到吟诵的细节指导上,雷老师没有贸然拆解,也没有生硬分析。“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放手让学生质疑释疑,在合作探究中让字音、字义得以“字字落实”;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对读,词意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逐渐浮现;“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等方法帮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借助想象让诗中意象在学生脑中“历历在目”,从而让轻声吟唱“津津有味”。整个过程有顺序、有层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雷老师肯放手,善点拨,学生步步深入诗词的字里行间,最终得音、得画、得韵、得理。
最值得称道的是,雷老师巧妙引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师生分别扮演兄弟角色,进行多个回合、不同内容的唱和:“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仁兄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唱一和,层层推进,情韵绵绵。在对诗的整齐美与词的参差美的比较中,在你唱我和的吟诵中,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美、结构美、音韵美。
三、显象有“方”
显象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它可以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如果说雷老师教学《渔歌子》时是情韵交融,则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是理趣共生。
教学《渔歌子》时,雷老师抓住两条主线凸显词的情韵。一是体验词中“春光美”。在深情的配乐解说后顺水推舟:“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好像闻到了什么呢?”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充分想象景物的色彩、声音、动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融合成“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江南春景图”。这样的教学引导,教师的匠心独运可见一斑。二是认识“词中人”,体会“钓中情”,解读渔翁特有的隐逸情结。雷老师一句“为何不须归”,引入志和垂钓不用饵,他却说自己钓到了很多。“他钓到了什么呢?”因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真相自然浮现在学生心中:“他钓到了美丽春景。”“他钓到了自由快乐。”“他钓到了宁静平和。”雷老师顺势提升:“张志和垂钓钓来的是清闲、飘逸,他就是用这样的一份清闲飘逸的心,写出了这样一首千古绝唱《渔歌子》。”至此,由一个个意象到整首词的意境,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雷老师抓住关键词“无遗力”,进行成语联想与故事链接,让学生建立丰富的联想,在兴趣盎然的故事情节中加深对“古人学问无遗力”的理解与体验,让原先似乎很难讲清的“勤奋”,变得更加清晰直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接着,学生在一“少”一“老”的联系中,在“老始成”与“老就成”的辨析中,觅得做学问的真谛。课堂结尾处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展开想象,思考陆游是位怎样的父亲。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对诗人的了解立体而多元,更激发了课后全方位了解诗人的欲望。
四、拓展有“度”
“不能教教材,而用教材教”,是新课改的新理念,也是雷老师致力于“大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跳出“匠气”,找好关联点适时链接,雷老师显得游刃有余而又恰到好处。
教学《渔歌子》时,雷老师从词中捕捉到若干个点,拓展到课外诗句,课外引入的词又成为《渔歌子》的注释,以词引词,以词释词,拓展了阅读空间,激发了想象和情感,增强了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一竿山水,一蓑烟雨,一种情怀”的情韵。
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雷老师切入“纸上谈兵”故事,巧妙化解了教学难点,学生在其失败的原因中探寻出“躬行”的可贵。袁隆平、诺贝尔、徐霞客、爱因斯坦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成功典范,给学生心灵以巨大的冲击,让他们在对比权衡中深刻感悟到“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之后拓展关于实践的名言,润物无声,帮助孩子烙上“知行合一”的印记。在结尾处链接另外几首同名的诗文,点亮诗词的阅读,让孩子心灵有所点染,置身于一种被文化包围与浸染的氛围中,进而在以后的阅读中引发丰富的联想——“一次叩问,一种领悟,一生受益”的理趣。就这样,“大阅读”思想在师生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肆意流淌却又悄然无声。
(丁庆军,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214000)
责任编辑:赵赟
一、诗词有“别”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确,诗词有“别”。雷老师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引导学生观察:“这首词如果是一首诗,你看,第三行应该是几个字?”学生不假思索答出“七个字”,雷老师又轻轻一拨:“而现在破成了两个三字句,所以,词又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长短句。这首词是由唐诗演变成宋词的一个创举。这个首创者就是——张志和。”没有生硬的讲解,没有机械的牵引,雷老师就是这样不着痕迹,将诗词之别轻轻道破,将志和之功悄悄点出。
诗词有“别”,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诗(或词)也各有千秋。如果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那么宋诗则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雷老师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紧扣诗题中的“示”字,放大诗境,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诗的主旨,理性的文字带给孩子们的是沉静与思考。当然,在“得理”中又不失趣味,如教学伊始的“猜一猜”,教学拓展“名人躬行”时的视频运用,教学结课时的“真正的学问=? ?”,不时释放着吸引学生学习的“魔力”。
二、吟诵有“序”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认为“诗有三要: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其中,“音”为诗之首要。吟诵也便成了教诗的入门之道、根本之道。雷老师在教学两首诗词时,指导学生吟诵的流程基本一致:初读——再读——精读,只是“精读”环节中目标指向稍有不同,前者指向“读美”的情韵,后者落在“明白道理”的理趣上。
具体到吟诵的细节指导上,雷老师没有贸然拆解,也没有生硬分析。“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放手让学生质疑释疑,在合作探究中让字音、字义得以“字字落实”;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对读,词意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逐渐浮现;“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等方法帮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借助想象让诗中意象在学生脑中“历历在目”,从而让轻声吟唱“津津有味”。整个过程有顺序、有层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雷老师肯放手,善点拨,学生步步深入诗词的字里行间,最终得音、得画、得韵、得理。
最值得称道的是,雷老师巧妙引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师生分别扮演兄弟角色,进行多个回合、不同内容的唱和:“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仁兄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唱一和,层层推进,情韵绵绵。在对诗的整齐美与词的参差美的比较中,在你唱我和的吟诵中,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美、结构美、音韵美。
三、显象有“方”
显象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它可以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如果说雷老师教学《渔歌子》时是情韵交融,则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是理趣共生。
教学《渔歌子》时,雷老师抓住两条主线凸显词的情韵。一是体验词中“春光美”。在深情的配乐解说后顺水推舟:“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好像闻到了什么呢?”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充分想象景物的色彩、声音、动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融合成“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江南春景图”。这样的教学引导,教师的匠心独运可见一斑。二是认识“词中人”,体会“钓中情”,解读渔翁特有的隐逸情结。雷老师一句“为何不须归”,引入志和垂钓不用饵,他却说自己钓到了很多。“他钓到了什么呢?”因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真相自然浮现在学生心中:“他钓到了美丽春景。”“他钓到了自由快乐。”“他钓到了宁静平和。”雷老师顺势提升:“张志和垂钓钓来的是清闲、飘逸,他就是用这样的一份清闲飘逸的心,写出了这样一首千古绝唱《渔歌子》。”至此,由一个个意象到整首词的意境,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雷老师抓住关键词“无遗力”,进行成语联想与故事链接,让学生建立丰富的联想,在兴趣盎然的故事情节中加深对“古人学问无遗力”的理解与体验,让原先似乎很难讲清的“勤奋”,变得更加清晰直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接着,学生在一“少”一“老”的联系中,在“老始成”与“老就成”的辨析中,觅得做学问的真谛。课堂结尾处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展开想象,思考陆游是位怎样的父亲。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对诗人的了解立体而多元,更激发了课后全方位了解诗人的欲望。
四、拓展有“度”
“不能教教材,而用教材教”,是新课改的新理念,也是雷老师致力于“大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跳出“匠气”,找好关联点适时链接,雷老师显得游刃有余而又恰到好处。
教学《渔歌子》时,雷老师从词中捕捉到若干个点,拓展到课外诗句,课外引入的词又成为《渔歌子》的注释,以词引词,以词释词,拓展了阅读空间,激发了想象和情感,增强了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一竿山水,一蓑烟雨,一种情怀”的情韵。
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雷老师切入“纸上谈兵”故事,巧妙化解了教学难点,学生在其失败的原因中探寻出“躬行”的可贵。袁隆平、诺贝尔、徐霞客、爱因斯坦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成功典范,给学生心灵以巨大的冲击,让他们在对比权衡中深刻感悟到“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之后拓展关于实践的名言,润物无声,帮助孩子烙上“知行合一”的印记。在结尾处链接另外几首同名的诗文,点亮诗词的阅读,让孩子心灵有所点染,置身于一种被文化包围与浸染的氛围中,进而在以后的阅读中引发丰富的联想——“一次叩问,一种领悟,一生受益”的理趣。就这样,“大阅读”思想在师生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肆意流淌却又悄然无声。
(丁庆军,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2140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