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与各学科的有效融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立体、生动的视频、动画等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学科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科知识理解难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使课堂教学内容通过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予以呈现,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学习内容更具吸引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吸引和内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对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确保其趣味性和生动性,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呈现[1]。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消失了的恐龙》一课学习时,教师可借助恐龙的相关画画片,以及恐龙的微型实物模型,一方面直观地呈现恐龙的生存、发展及最终灭绝的过程,以及导致其灭绝的原因,另一方面能够实体接触和感受,使学生的学生兴趣得以激发,对抽象的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并对恐龙从外形、特征等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在制作视频资料时,应以图片为主,能够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还可利用动画游戏,让学生根据图片识别不同种类的恐龙,如果回答错误将会出现恐龙怒吼生气的小动画,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学科知识,并体会学生的乐趣,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作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需要结合学科知识,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培养[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情景创设、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确保情境创设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学生的自身体验和感受,对所学科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3]。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航天知识的学习时,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对学生进行航天知识的讲解,首先可引入中国的古代神化故事,使抽象、缺乏真实感的航天知识更有趣、更具吸引力,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加贴近,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人类登上太空的过程进行呈现,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地球、宇宙等奥秘进行揭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还可结合课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体验仿真航天飞行,通过学生对航天失重等现象的切身感受,使航天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对科学知识产生更强烈的探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三、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学实用性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作为重要的启蒙性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类科学现象,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予以有效激发,从而使教学实用性提高。
如在进行“我们关心天气”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各种天气图片或视频的播放,包括晴天、雨雪、大雾、闪电、阴天、龙卷风等,配合音效,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身临其境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使学生能够对各类天气特征有更全面、完整地了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提高。
四、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科学学科教学应充分体现科学的精准性、合理性和科学性[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严格依照科学发展规律,对科学知识点进行准确的梳理,利用图形、影像、文字等进行说明,确保学科教学的严谨无误。
如在进行“地震”相关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引导学生對国内造成巨大破坏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解,并结合相关的新闻报道等,使学生对地震的特点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引用例子及图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视频课件等,对地震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演示,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地壳板块运动、地球内部结构等理解难度相对降低,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进度加快,使科学学科的学习效果提高。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震逃生技能和自救知识,教师可利用动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公共场所、室内以室外进行自救,并对“活命三角区”的概念加深理解,通过地震相关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使科学教学得以不断深化和拓展。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得以转变,通过直观、生动、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使枯燥、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并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激发,使科学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并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晓彬.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0(009):497.
[2] 黄瑞杰.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8.
[3] 张亚娟.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8,000(010):226.
[4] 柴旺.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探讨[J]. 赤子,2018,000(009):199.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使课堂教学内容通过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予以呈现,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学习内容更具吸引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吸引和内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对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确保其趣味性和生动性,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呈现[1]。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消失了的恐龙》一课学习时,教师可借助恐龙的相关画画片,以及恐龙的微型实物模型,一方面直观地呈现恐龙的生存、发展及最终灭绝的过程,以及导致其灭绝的原因,另一方面能够实体接触和感受,使学生的学生兴趣得以激发,对抽象的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并对恐龙从外形、特征等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在制作视频资料时,应以图片为主,能够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还可利用动画游戏,让学生根据图片识别不同种类的恐龙,如果回答错误将会出现恐龙怒吼生气的小动画,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学科知识,并体会学生的乐趣,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作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需要结合学科知识,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培养[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情景创设、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确保情境创设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学生的自身体验和感受,对所学科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3]。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航天知识的学习时,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对学生进行航天知识的讲解,首先可引入中国的古代神化故事,使抽象、缺乏真实感的航天知识更有趣、更具吸引力,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加贴近,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人类登上太空的过程进行呈现,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地球、宇宙等奥秘进行揭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还可结合课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体验仿真航天飞行,通过学生对航天失重等现象的切身感受,使航天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对科学知识产生更强烈的探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三、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学实用性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作为重要的启蒙性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类科学现象,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予以有效激发,从而使教学实用性提高。
如在进行“我们关心天气”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各种天气图片或视频的播放,包括晴天、雨雪、大雾、闪电、阴天、龙卷风等,配合音效,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身临其境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使学生能够对各类天气特征有更全面、完整地了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提高。
四、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科学学科教学应充分体现科学的精准性、合理性和科学性[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严格依照科学发展规律,对科学知识点进行准确的梳理,利用图形、影像、文字等进行说明,确保学科教学的严谨无误。
如在进行“地震”相关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引导学生對国内造成巨大破坏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解,并结合相关的新闻报道等,使学生对地震的特点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引用例子及图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视频课件等,对地震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演示,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地壳板块运动、地球内部结构等理解难度相对降低,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进度加快,使科学学科的学习效果提高。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震逃生技能和自救知识,教师可利用动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公共场所、室内以室外进行自救,并对“活命三角区”的概念加深理解,通过地震相关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使科学教学得以不断深化和拓展。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得以转变,通过直观、生动、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使枯燥、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并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激发,使科学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并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晓彬.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0(009):497.
[2] 黄瑞杰.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8.
[3] 张亚娟.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8,000(010):226.
[4] 柴旺.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探讨[J]. 赤子,2018,000(00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