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中心大厦建设过程中,负责筹办观复博物馆的柳费国曾经拿着手电筒,摸黑深入到地下五层。置身这样远离喧嚣的幽深环境,他不禁感慨:“如果不在这儿建立一个宝库,实在太可惜,简直是辜负了这么好的地方。”
“Giuseppe Eskenazi”,这是宝库1号C型保险箱的首位用户签名。没错,他就是全球知名的中国艺术品经纪人——朱塞佩·埃斯卡纳齐。
如果谁选择了宝库1号的C型箱,不夸张地说,就可以和埃斯卡纳齐做邻居。
这里是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的心脏地带,也是中国建筑之巅。
据“上海中心”负责人介绍,开门迎客在即的这座中国第一高楼,历时10年规划和建设,它的总投资超过148亿元,总高度为632米,总楼层127层,地下为5层,是现今世界第二高楼,仅次于迪拜塔。其地上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7.6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金茂大厦。
《新民周刊》记者日前来到此地,探察根植陆家嘴心脏地带最深的地方——地下五层,亦即宝库1号的庐山真面目。宝库中国董事朱旭东向记者介绍说:“你目前所站立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不仅安检森严,而且宝库建筑本身也非常牢固,一扇门的重量就达2吨多,墙壁可耐1000度的高温。 宝库中国创下了三项新的世界纪录,其中之一就是它的规模:世界保管箱数量最多的地下保管库。这里的保险箱分为普通级A、B、C三种;外加可堪匹配一些专业收藏家藏宝大件珍品的D、E型箱。同时,还有适合专业金融机构所用库房24间。可以说,你想珍藏的东西,在这里总能找到合适的一款保管箱。
宝库1号里面,最大的E型箱高1.16米,宽38.5厘米,深60厘米;最小的A型箱高12.7厘米,宽28.6厘米,深度60厘米,体型虽小但装得下足足100万现金纸币。当然,如果深入了解,会发现它不仅仅可以藏钱这么简单。
安防系统百年大计
沿着上海中心大厦的电梯下行,经过一个宽敞的停车场,就可以看到宝库1号的大门。任何访客进入宝库,都要经过密码和人工识别双重系统,在这之后则是一扇非同寻常的玻璃门,其采用的防弹玻璃可抵挡AK-47的扫射。
过安检的时候,如果谁身上有金属物品,人员金属物探测门就会及时反应。此时,安检工作人员不会强行去搜身,而是会让接受安检者站到一台人体扫描仪前透视一下。“没错,真的就是透视哦,我们小伙伴测试的时候,看完真是羞羞羞。”宝库1号一位工组人员如此说。据记者了解,该种扫描仪目前中国大陆仅有4台,另外3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处。此种人体扫描仪,是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保持一致的高规格等级。安保人员配备定位型无线对讲系统,可以达到24小时同步录音、人员精准定位,做到全天候人员监控、生物识别、视频甄别等等,总之是内含强大的门禁、报警、视频监控系统。
宝库库门,则由世界上第一家生产金库门的公司生产,每扇库门重 2.15吨,相当于两辆小轿车的重量,厚度达26厘米,防火防爆防钻。“门一关,甚至可以抵御核武器的攻击。当年美国‘9·11’事件,世贸中心地下保险库就采用了该品牌的金库门,在大楼完全倒塌的情况下,保险库主体结构没有受到过多破坏。金库的墙壁是25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其中有10毫米的夹层,同样防火防爆防钻。”宝库中国创始人兼CEO柳费国先生如是说。
这位至今还用毛笔鸿雁传书的CEO,看似书生模样。是他最早延请马未都到上海中心大厦,共同筹办上海中心的观复博物馆。“无论如何,观复博物馆都是民政部发执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将观复博物馆从北京请到上海中心,恰恰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别是当时马未都先生博客点击达到2.3亿,可见他的社会影响力。”柳费国对记者如此讲述。
在上海中心大厦建设过程中,负责筹办观复博物馆的柳费国曾经拿着手电筒,摸黑深入到地下五层。置身这样远离喧嚣的幽深环境,他不禁感慨:“如果不在这儿建立一个宝库,实在太可惜,简直是辜负了这么好的地方。”那时候,除了在37层半空筹建博物馆,如何利用好上海中心的地下空间,成了柳费国废寝忘食一直思考的问题。
上海中心大厦,最高处118层之上632米耸立云端,最初规划37楼为博物馆。而地下五层,如果建成聚宝盆,对整座大厦都是意义非凡。于是,建宝库,让天下的珍宝及财富聚集此间,最终成了多方共识。但有关藏宝,安防系统如何把控,是一个核心问题。
柳费国告诉记者:“最初我们寻觅国内有关保险箱、宝库的行业标准,零零散散,不够满意,后来放眼国际,反复比选,最终决定采用美国UL标准。”
柳费国参观过美国钻石交易中心、曼哈顿金库,特别是他看到过瑞士苏黎世银行的保险柜,这些历经百年却依然如新的保险箱,给了他许多启示。
UL是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简写。UL安全试验所是美国公认最具权威,也是世界上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著名机构,拥有120年历史。它是一个独立的、为公共安全防护水准做试验的专业机构。
在柳费国看来,通过了UL680认证的宝库1号,在防火、防盗等方面,就做到了目前的“世界顶级”。力求安防的“世界顶级”,是他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当记者走进宝库1号内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洁美观、闪耀着金属之光的保管箱。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保管箱一共有3万多个,分ABCDE五种。这些保险箱全部来自英国最知名的保险箱品牌——Chubbsafes,并经过美国的UL认证。
面对这些神秘而坚固的保管箱,记者不由自主就想到易居中国董事长兼宝库中国董事长周忻,以及宝库中国高管朱旭东、柳费国都向记者谈到的一个“细节”,为了创建百年不衰的世界一流保管箱,他们曾都去过外滩当年的汇丰银行“取经”。 1921年启用的汇丰银行,亦采用该品牌保险箱,虽历经近百年沧桑,但今天目睹依然感觉是簇新。在为宝库1号遴选保险箱的过程中,决策者曾经比选过世界上最知名的各种品牌,包括日本电子式保险箱等等,但最终仍一致选择来自英国历久弥新的品牌,也是百年大计从长计议的体现。 有媒体如此评价:“由于上海目前顶级的专业第三方私人保管机构尤为稀缺,宝库1号的出现,让人们在庸碌的都市生活中,陡然多了一样精神生活的满足,在宝库1号珍藏自己的内心珍存,让人生从此变得不一样。”
国际上,家族企业及跨国公司严格通用并执行“本地数据 60 公里、珍贵资料 1600 公里外备份”的标准惯例,有效分散企业重要文件和资料的遗失风险。如今,在宝库1号,不仅企业终于能够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而且个人花费不多,亦能得到这样的服务。
和宝库用户有关的博物馆
拥有宝库1号保管箱,其实你拥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譬如,你自然而然就成为宝库中国的会员,相应地就拥有到上海中心37层上海观复博物馆不限次数免费参观的通行证,甚至可以带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共同参观——也就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文化享受。
有位来自西安的朋友说,他之所以不远千里来生活租赁宝库1号的保管箱,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在上海求学,另一方面,则因为他本人是马未都的“忠实粉丝”。“拥有宝库1号的一个保管箱,在西安来说,我能跟别人说——我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关联。我在上海中心有个保管箱,那里存放了我的珍宝,也让我与上海建立了一份感情,这不是很有意义、很让人满足的事情吗?”这位朋友道出了心底的秘密,同时他能路过上海就不限次数地免费参观观复博物馆,与马未都的藏品亲密接触,又圆了人生一梦。
小小一只保管箱,如此引发一个异乡客对上海一座城市的联系乃至牵挂,甚至引发这样的遐思——这座城市,早晚与我有关,这令宝库创建者无限感慨。不少异乡人纷纷前来陆家嘴认租宝库,原来怀有如此深沉的情愫。他们在此地流连踯躅,见证上海精神和中国梦想,是怎样一种享受啊!
或许,只有走入37层的观复博物馆,才能更深入感受到类似的快慰,感受到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化在当代发散出的绵延不绝的清泉般滋味的一往情深。
宝库艺术中心旗下上海观复博物馆拥有四座常设馆——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以及一座临展馆。去年市长咨询会议期间,上海市市长杨雄邀请众多世界 500 强 CEO参观宝库中国上海中心项目。汇丰集团主席范智廉先生、曾任通用电气CEO的瓦格纳先生、银瑞达(Investor AB) 董事会主席雅各布·沃伦伯格、罗氏集团(Roche Group) CEO施万博士、美铝公司董事长兼CEO克劳斯·柯菲德、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EO李伟思等也纷纷流连于此。
在青花水磨石地板前驻足,柳费国向记者介绍,他至少亲自敲碎了三次不满意的作品,直到后来请来了一位年逾八旬的、曾经参与当年中苏友好大厦施工的启东老工匠,才彻底解决了青花水磨石地板工艺上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是这次施工,挽救了这一可能失传的工艺!眼前的青花水磨石地板,选用珍稀青金石为材,纹饰依照明宣德青花大盘为样。自拓印纹饰、掐丝成型、颜料调配、泥石灌注、打磨到抛光,无不体现了艺匠的专注与细致。
在生僻字文化墙前驻足,又让我想起了徐冰的当代艺术作品——天书。当然,观复博物馆的这些字都有出处——选自《康熙字典》的660个汉字生僻字。其本以活字印刷阳文字模为设计创意,运用工艺繁复的金刚喷砂刻字工艺,将生僻字镌刻于石墙之上,不仅显现出古朴的意蕴,更好似在提醒人们对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汉文字的珍视。
至于珐琅厅,拥有480 平方米“吉尼斯世界纪录”景泰蓝地面,系134 名身怀技艺的工匠投入 321681 个小时,采用 1789653 根手工掐丝、1379 块珐琅无缝拼接。
坐在同样位于37层的苏式园林——半亩园,品饮着青花瓷杯中的栀子花茶,柳费国向记者介绍了半亩园的造园经历。曾令他日思夜寐的是那几株千年古木。本是从苏州山里移栽而来,养不活可不成。还有那太湖石,从地下一层一层搬运到37层,再请苏州老师傅拼接出如今的效果。到此园林,才知目前全球最高的中式园林之春色如许。
还有凝聚了西式风情的橄榄广场(Olive Plaza),其以石柱、图腾及文字符号为象征物展示了人类历史中八大失落文明,由荷兰知名建筑师 Alfonso Wolbert 设计,为观众提供公共休闲空间,同时也具教育功能,警示人们须珍视不断流失的现存文化遗产。
这些也预示着上海中心这座“中国之巅”,毫无悬念将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新地标。
如果是宝库1号的会员,不仅可以免票参观观复博物馆,还能预约在不对外售票的半亩园、橄榄广场喝下午茶,以招待自家的贵宾。“这就如同我到纽约生活的那几年,先买张大都会博物馆的会员卡,由此一下子拉近了我与这座城市的关系。”柳费国如此说。
当采访结束离开上海中心大厦之际,在一楼大堂,记者瞥见已故著名艺术家陈逸飞的遗作《上海少女》雕像,其身形婀娜,窈窕动人。这一由邓南威、柳立夫妇和观复博物馆向上海中心捐赠的雕塑名作,看上去像是在迎送往来。这里的一切太让人回味了,据介绍,上海观复博物馆内珍藏的数百件经过文物备案的藏品,是不被允许再拿出博物馆的。换言之,只要你愿意,在未来的某时某刻再访此地时,你能随时再睹《上海少女》的芳容以及那些文物级馆藏的艺术真容。当你在这座中国第一高楼的地下、目前中国首个世界级私人保管箱拥有一只存放私藏的空间,你大可在回“库”之际路过看看,然后在半空的苏州园林喝喝茶、鸟瞰一下上海天际线,那种感觉,岂非人生的极大乐趣?
“Giuseppe Eskenazi”,这是宝库1号C型保险箱的首位用户签名。没错,他就是全球知名的中国艺术品经纪人——朱塞佩·埃斯卡纳齐。
如果谁选择了宝库1号的C型箱,不夸张地说,就可以和埃斯卡纳齐做邻居。
这里是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的心脏地带,也是中国建筑之巅。
据“上海中心”负责人介绍,开门迎客在即的这座中国第一高楼,历时10年规划和建设,它的总投资超过148亿元,总高度为632米,总楼层127层,地下为5层,是现今世界第二高楼,仅次于迪拜塔。其地上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7.6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金茂大厦。
《新民周刊》记者日前来到此地,探察根植陆家嘴心脏地带最深的地方——地下五层,亦即宝库1号的庐山真面目。宝库中国董事朱旭东向记者介绍说:“你目前所站立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不仅安检森严,而且宝库建筑本身也非常牢固,一扇门的重量就达2吨多,墙壁可耐1000度的高温。 宝库中国创下了三项新的世界纪录,其中之一就是它的规模:世界保管箱数量最多的地下保管库。这里的保险箱分为普通级A、B、C三种;外加可堪匹配一些专业收藏家藏宝大件珍品的D、E型箱。同时,还有适合专业金融机构所用库房24间。可以说,你想珍藏的东西,在这里总能找到合适的一款保管箱。
宝库1号里面,最大的E型箱高1.16米,宽38.5厘米,深60厘米;最小的A型箱高12.7厘米,宽28.6厘米,深度60厘米,体型虽小但装得下足足100万现金纸币。当然,如果深入了解,会发现它不仅仅可以藏钱这么简单。
安防系统百年大计
沿着上海中心大厦的电梯下行,经过一个宽敞的停车场,就可以看到宝库1号的大门。任何访客进入宝库,都要经过密码和人工识别双重系统,在这之后则是一扇非同寻常的玻璃门,其采用的防弹玻璃可抵挡AK-47的扫射。
过安检的时候,如果谁身上有金属物品,人员金属物探测门就会及时反应。此时,安检工作人员不会强行去搜身,而是会让接受安检者站到一台人体扫描仪前透视一下。“没错,真的就是透视哦,我们小伙伴测试的时候,看完真是羞羞羞。”宝库1号一位工组人员如此说。据记者了解,该种扫描仪目前中国大陆仅有4台,另外3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处。此种人体扫描仪,是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保持一致的高规格等级。安保人员配备定位型无线对讲系统,可以达到24小时同步录音、人员精准定位,做到全天候人员监控、生物识别、视频甄别等等,总之是内含强大的门禁、报警、视频监控系统。
宝库库门,则由世界上第一家生产金库门的公司生产,每扇库门重 2.15吨,相当于两辆小轿车的重量,厚度达26厘米,防火防爆防钻。“门一关,甚至可以抵御核武器的攻击。当年美国‘9·11’事件,世贸中心地下保险库就采用了该品牌的金库门,在大楼完全倒塌的情况下,保险库主体结构没有受到过多破坏。金库的墙壁是25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其中有10毫米的夹层,同样防火防爆防钻。”宝库中国创始人兼CEO柳费国先生如是说。
这位至今还用毛笔鸿雁传书的CEO,看似书生模样。是他最早延请马未都到上海中心大厦,共同筹办上海中心的观复博物馆。“无论如何,观复博物馆都是民政部发执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将观复博物馆从北京请到上海中心,恰恰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别是当时马未都先生博客点击达到2.3亿,可见他的社会影响力。”柳费国对记者如此讲述。
在上海中心大厦建设过程中,负责筹办观复博物馆的柳费国曾经拿着手电筒,摸黑深入到地下五层。置身这样远离喧嚣的幽深环境,他不禁感慨:“如果不在这儿建立一个宝库,实在太可惜,简直是辜负了这么好的地方。”那时候,除了在37层半空筹建博物馆,如何利用好上海中心的地下空间,成了柳费国废寝忘食一直思考的问题。
上海中心大厦,最高处118层之上632米耸立云端,最初规划37楼为博物馆。而地下五层,如果建成聚宝盆,对整座大厦都是意义非凡。于是,建宝库,让天下的珍宝及财富聚集此间,最终成了多方共识。但有关藏宝,安防系统如何把控,是一个核心问题。
柳费国告诉记者:“最初我们寻觅国内有关保险箱、宝库的行业标准,零零散散,不够满意,后来放眼国际,反复比选,最终决定采用美国UL标准。”
柳费国参观过美国钻石交易中心、曼哈顿金库,特别是他看到过瑞士苏黎世银行的保险柜,这些历经百年却依然如新的保险箱,给了他许多启示。
UL是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简写。UL安全试验所是美国公认最具权威,也是世界上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著名机构,拥有120年历史。它是一个独立的、为公共安全防护水准做试验的专业机构。
在柳费国看来,通过了UL680认证的宝库1号,在防火、防盗等方面,就做到了目前的“世界顶级”。力求安防的“世界顶级”,是他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当记者走进宝库1号内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洁美观、闪耀着金属之光的保管箱。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保管箱一共有3万多个,分ABCDE五种。这些保险箱全部来自英国最知名的保险箱品牌——Chubbsafes,并经过美国的UL认证。
面对这些神秘而坚固的保管箱,记者不由自主就想到易居中国董事长兼宝库中国董事长周忻,以及宝库中国高管朱旭东、柳费国都向记者谈到的一个“细节”,为了创建百年不衰的世界一流保管箱,他们曾都去过外滩当年的汇丰银行“取经”。 1921年启用的汇丰银行,亦采用该品牌保险箱,虽历经近百年沧桑,但今天目睹依然感觉是簇新。在为宝库1号遴选保险箱的过程中,决策者曾经比选过世界上最知名的各种品牌,包括日本电子式保险箱等等,但最终仍一致选择来自英国历久弥新的品牌,也是百年大计从长计议的体现。 有媒体如此评价:“由于上海目前顶级的专业第三方私人保管机构尤为稀缺,宝库1号的出现,让人们在庸碌的都市生活中,陡然多了一样精神生活的满足,在宝库1号珍藏自己的内心珍存,让人生从此变得不一样。”
国际上,家族企业及跨国公司严格通用并执行“本地数据 60 公里、珍贵资料 1600 公里外备份”的标准惯例,有效分散企业重要文件和资料的遗失风险。如今,在宝库1号,不仅企业终于能够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而且个人花费不多,亦能得到这样的服务。
和宝库用户有关的博物馆
拥有宝库1号保管箱,其实你拥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譬如,你自然而然就成为宝库中国的会员,相应地就拥有到上海中心37层上海观复博物馆不限次数免费参观的通行证,甚至可以带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共同参观——也就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文化享受。
有位来自西安的朋友说,他之所以不远千里来生活租赁宝库1号的保管箱,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在上海求学,另一方面,则因为他本人是马未都的“忠实粉丝”。“拥有宝库1号的一个保管箱,在西安来说,我能跟别人说——我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关联。我在上海中心有个保管箱,那里存放了我的珍宝,也让我与上海建立了一份感情,这不是很有意义、很让人满足的事情吗?”这位朋友道出了心底的秘密,同时他能路过上海就不限次数地免费参观观复博物馆,与马未都的藏品亲密接触,又圆了人生一梦。
小小一只保管箱,如此引发一个异乡客对上海一座城市的联系乃至牵挂,甚至引发这样的遐思——这座城市,早晚与我有关,这令宝库创建者无限感慨。不少异乡人纷纷前来陆家嘴认租宝库,原来怀有如此深沉的情愫。他们在此地流连踯躅,见证上海精神和中国梦想,是怎样一种享受啊!
或许,只有走入37层的观复博物馆,才能更深入感受到类似的快慰,感受到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化在当代发散出的绵延不绝的清泉般滋味的一往情深。
宝库艺术中心旗下上海观复博物馆拥有四座常设馆——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以及一座临展馆。去年市长咨询会议期间,上海市市长杨雄邀请众多世界 500 强 CEO参观宝库中国上海中心项目。汇丰集团主席范智廉先生、曾任通用电气CEO的瓦格纳先生、银瑞达(Investor AB) 董事会主席雅各布·沃伦伯格、罗氏集团(Roche Group) CEO施万博士、美铝公司董事长兼CEO克劳斯·柯菲德、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EO李伟思等也纷纷流连于此。
在青花水磨石地板前驻足,柳费国向记者介绍,他至少亲自敲碎了三次不满意的作品,直到后来请来了一位年逾八旬的、曾经参与当年中苏友好大厦施工的启东老工匠,才彻底解决了青花水磨石地板工艺上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是这次施工,挽救了这一可能失传的工艺!眼前的青花水磨石地板,选用珍稀青金石为材,纹饰依照明宣德青花大盘为样。自拓印纹饰、掐丝成型、颜料调配、泥石灌注、打磨到抛光,无不体现了艺匠的专注与细致。
在生僻字文化墙前驻足,又让我想起了徐冰的当代艺术作品——天书。当然,观复博物馆的这些字都有出处——选自《康熙字典》的660个汉字生僻字。其本以活字印刷阳文字模为设计创意,运用工艺繁复的金刚喷砂刻字工艺,将生僻字镌刻于石墙之上,不仅显现出古朴的意蕴,更好似在提醒人们对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汉文字的珍视。
至于珐琅厅,拥有480 平方米“吉尼斯世界纪录”景泰蓝地面,系134 名身怀技艺的工匠投入 321681 个小时,采用 1789653 根手工掐丝、1379 块珐琅无缝拼接。
坐在同样位于37层的苏式园林——半亩园,品饮着青花瓷杯中的栀子花茶,柳费国向记者介绍了半亩园的造园经历。曾令他日思夜寐的是那几株千年古木。本是从苏州山里移栽而来,养不活可不成。还有那太湖石,从地下一层一层搬运到37层,再请苏州老师傅拼接出如今的效果。到此园林,才知目前全球最高的中式园林之春色如许。
还有凝聚了西式风情的橄榄广场(Olive Plaza),其以石柱、图腾及文字符号为象征物展示了人类历史中八大失落文明,由荷兰知名建筑师 Alfonso Wolbert 设计,为观众提供公共休闲空间,同时也具教育功能,警示人们须珍视不断流失的现存文化遗产。
这些也预示着上海中心这座“中国之巅”,毫无悬念将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新地标。
如果是宝库1号的会员,不仅可以免票参观观复博物馆,还能预约在不对外售票的半亩园、橄榄广场喝下午茶,以招待自家的贵宾。“这就如同我到纽约生活的那几年,先买张大都会博物馆的会员卡,由此一下子拉近了我与这座城市的关系。”柳费国如此说。
当采访结束离开上海中心大厦之际,在一楼大堂,记者瞥见已故著名艺术家陈逸飞的遗作《上海少女》雕像,其身形婀娜,窈窕动人。这一由邓南威、柳立夫妇和观复博物馆向上海中心捐赠的雕塑名作,看上去像是在迎送往来。这里的一切太让人回味了,据介绍,上海观复博物馆内珍藏的数百件经过文物备案的藏品,是不被允许再拿出博物馆的。换言之,只要你愿意,在未来的某时某刻再访此地时,你能随时再睹《上海少女》的芳容以及那些文物级馆藏的艺术真容。当你在这座中国第一高楼的地下、目前中国首个世界级私人保管箱拥有一只存放私藏的空间,你大可在回“库”之际路过看看,然后在半空的苏州园林喝喝茶、鸟瞰一下上海天际线,那种感觉,岂非人生的极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