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破血液迷局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soft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超级侦探迷来说,没有什么比前往犯罪现场,参与现场的刑侦工作更刺激、更吸引人了!那些智商过人的侦探简直就像会施展魔法的大法师:他们从精心清洗过的凶器上采集指纹,透过血痕来推断犯罪嫌疑人的逃跑线路和行走速度;他们精通DNA分析、电脑容貌复原术等各种高科技,还能和死者“聊天”,让尸体吐露真相,使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OK,从今天开始,咱们就跟着这些“侦探界的科学家”见识见识侦探科学的厉害吧!
  罗卡定律
  想了解刑侦科学,必须知道这个行当里的一条“铁律”:罗卡定律。罗卡定律是法国法医学家、犯罪学家埃德蒙·罗卡在1910年提出,他有一句名言:“凡走过必留下证据”。
  具体来说,罗卡定律的意思就是:只要有案件发生,就会留下证据,即使犯罪嫌疑人刻意毁掉证据,但在他毁证的同时,必会留下新的证据。
  而在现代刑侦科学很发达的美国,犯罪现场鉴证科就是专门赶赴犯罪现场对这些证据进行收集和检验的部门,简称CSI。
  现场勘查分5步
  1.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犯罪嫌疑人已经离开现场,并且没有留下任何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2.在取证前,先仔细观察犯罪现场,通过分析和推断决定如何进行勘查,一般会在笔记本上详尽列出需要调查的内容和重点搜集的证物。
  3.通过拍照、录像和绘制草图来记录犯罪现场。当然,刑侦人员要注意的重点可不是画面的美感,而是能成为证据的一切事物。
  4.用黄色的标牌给证物所在的位置做记号,再有步骤地进行取证。一定要妥善保存证物,特别是那些容易腐烂的证物。
  5.采访涉案人员和现场目击者。记住,要把这些人分开单独采访,避免他们相互交谈泄露案情。
  一摊鲜血引发的案件
  重大、特大刑事案件往往涉及人命,血液在犯罪现场是最常见到的物证之一。进入的现场有血,当然是刑侦人员的首要关注对象啦!
  犯罪现场的血迹不仅令人感到刺激,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大量的犯罪信息。来看看血迹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吧:
  关于血液,你必须知道这些
  关于血液,你都知道些什么?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黏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为9~13天,血小板为8~9天。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对于成年人来说,血液一般占体重的8%。失血1/3会危及生命;流出1/2的血液就会导致死亡。
  了解这些血液的基础知识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刑侦人员尽快确定受害人的失血量,以及失血了多久,进而帮助推断死亡时间等重要信息,为破案提供最宝贵的一手资料。
其他文献
在司家营铁矿南区的生态环境调查及评价中,利用RS和GIS技术提取土地利用现状、植被覆盖现状信息,分析了土壤侵蚀现状,对景观生态进行了评价,计算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目的分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黑龙江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方法对黑龙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4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工作量、次均门诊、住院费用、患者医疗负担、财政补
周海波,清远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
文章根据工作实践,对非书资料在采购、分类、管理、保存和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文章论述了将再用钢轨应用于无缝线路设计的技术依据,并对再用钢轨的力学和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国外的实践应用,指出将再用钢轨进行无缝线路设计是可行的;为了更好地合
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方面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分析了新规范与旧规范在保护层厚度规定上的不同点,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的控制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背后隐藏着有关物理、化学的科学知识。如果你也遇到了有趣的现象,可以开动脑筋思考背后的原理,可以动手尝试探个究竟,实在遇到了困难,还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者写信给我们,我们来共同研究。今天,我们的实验室就把近期收到的小同学在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分享给大家。如果你也感兴趣,不妨回家后跟着文中的步骤尝试一下,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妈、妈,帮我拿条毛巾。”我洗澡忘了拿毛巾,忙
有一种卫星,不做天气预报,不搞科学研究,也不帮人们通讯,而是专门偷窥军事秘密,它就是间谍卫星……
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自动重启故障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涉及到电脑的十多种硬件和数十种软件的安装、配置问题,单单是故障的判断就足以让人发狂。本文的作者就以自己解决故障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