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最后通牒博弈范式
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ltimatum game,简称UG)最早由Güth提出,其基本形式是两人搭配为一组分配一笔固定数目的金钱,其中一人是提议者,负责分配金钱并提出出价(offer),另一人是回应者,负责接受或拒绝出价。若回应者接受则按照提议者的方案分配;若拒绝则两个人均什么也得不到。标准的博弈理论认为,提议者会尽可能地给回应者最小单位的份额,而回应者最合理的策略是接受任何大于0的出价,因为少总比没有好。然而,实验结果发现,提议者很少给出低于20%的出价,甚至愿意与回应者平均分配,而回应者则不愿接受低于20%的出价(Camerer,2003)。
2 提议者的公平行为
2.1 提议者公平行为的本质:策略考虑还是公平偏好
UG中尽管提议者作为优势主动方,却表现出了公平行为,其行为本质是什么,这一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有研究者认为,该行为可完全由策略动机来解释,即提议者考虑了回应者拒绝出价的可能性,为实现收益最大化而提出公平的出价。Paul等(1995)操纵了回应者的信息可得性,发现:当回应者不知道分配总额时,提议者所给的出价显著低于回应者知道分配总额时的出价。研究者认为:公平考虑不能解释提议者的出价行为。但有研究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公平考虑的作用,提议者的一些高出价很有可能是以策略和公平为基础的动机整合的结果(Camerer,2003)。
对此,有研究者则提供了直接证据来研究提议者的出价动机(Jordan & David,2013)。实验设置了三种处理:基线处理、公平处理和策略处理。基线处理即为标准的UG范式,当提议者的出价低于回应者的最小可接受出价时,则为拒绝,两人什么都得不到;反之,则为接受,按照提议者的出价进行分配;公平处理与UG范式的不同之处是,回应者没有否决权,只能接受提议者给出的任何出价,此时提议者给出任何大于0的出价均为公平偏好所致;而策略处理与基线处理的区别是,回应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得到全部金钱,但如果提议者的出价低于回应者的最小可接受出价,提议者则什么都得不到,该情境下提议者给出任何大于0的出价均被认为是基于策略推理的考虑。结果发现,只有策略处理与基线处理下的出价无差异,由此认为:潜在的拒绝威胁足以使提议者做出高出价,以理性自利为基础的策略推理可单独解释公平出价,不应过度分析公平偏好的作用。
2.2影响因素
基于提议者策略考虑的事实,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回应者权力的大小对提议者策略考虑的影响。Handgraaf等(2008)把折扣因素0<△<1加入UG范式中,发展了delta博弈。当△=0时,即为UG标准范式,回应者权力最大,可以完全拒绝提议者的决定;当△=0.9时,回应者拥有可以使分配总额减少10%的额外信息;当△=1时,回应者则无权否决提议者的方案。研究发现,当回应者处于△=1,即毫无权力的情境下时,提议者的出价最慷慨,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定向。这是因为,提议者面对无能为力的回应者时产生了责任感,而把有报复力量的回应者视为对手,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也有研究者发现睾丸素的提升使男性被试对陌生人的慷慨减少了27%,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Zak et al.,2009)。而睾丸素的提升使女性被试做出了更公平的出价。研究者的解释是睾丸素会损伤感知他人不幸、学习避免不幸的能力,但是女性的慷慨是由雌性激素调节的,而非睾丸素。另外,心境会影响提议者对个人利益的关注,与消极心境相比,积极心境下提议者给出的出价更不公平。这是因为积极心境可促进自利的内部定向加工,而消极心境则使人更多考虑外部标准(如,公平标准)所致。
参考文献:
Camerer,C.F.(2003).Behavioral game theory:Experiments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ndgraaf,M.J.J.,Van Dijk,E.,Vermunt,R.C.,Wilke,H.A.M.,& De Dreu,C.K.W.(2008).Less power or powerless? Egocentric empathy gaps and the irony of having little versus no power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5(5),1136-1149.doi:10.1037/0022-3514.95.5.1136.
Jordan,W.& David G.R.(2013).Strategic self-interest can explain seemingly “fair” offers in the Ultimatum Game.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http://ssrn.com/abstract=2136707.
Paul,G.,Straub A,J.& Keith,M.(1995).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ultimatum games:information,fairness,expectations,and lowest acceptable offer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7,345-364.
Zak,P.J.,Kurzban,R.,Ahmadi,S.,Swerdloff,R.S.,Park,J.,et al.(2009).Testosterone Administration Decreases Generosity in the Ultimatum Game.PLoS ONE,4(12).e8330.
参考文献: [1]李永贞.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完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2]秦琴.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J].电子商务.2014(02) [3]杨克岩.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J].情报科学.2014(03)
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ltimatum game,简称UG)最早由Güth提出,其基本形式是两人搭配为一组分配一笔固定数目的金钱,其中一人是提议者,负责分配金钱并提出出价(offer),另一人是回应者,负责接受或拒绝出价。若回应者接受则按照提议者的方案分配;若拒绝则两个人均什么也得不到。标准的博弈理论认为,提议者会尽可能地给回应者最小单位的份额,而回应者最合理的策略是接受任何大于0的出价,因为少总比没有好。然而,实验结果发现,提议者很少给出低于20%的出价,甚至愿意与回应者平均分配,而回应者则不愿接受低于20%的出价(Camerer,2003)。
2 提议者的公平行为
2.1 提议者公平行为的本质:策略考虑还是公平偏好
UG中尽管提议者作为优势主动方,却表现出了公平行为,其行为本质是什么,这一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有研究者认为,该行为可完全由策略动机来解释,即提议者考虑了回应者拒绝出价的可能性,为实现收益最大化而提出公平的出价。Paul等(1995)操纵了回应者的信息可得性,发现:当回应者不知道分配总额时,提议者所给的出价显著低于回应者知道分配总额时的出价。研究者认为:公平考虑不能解释提议者的出价行为。但有研究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公平考虑的作用,提议者的一些高出价很有可能是以策略和公平为基础的动机整合的结果(Camerer,2003)。
对此,有研究者则提供了直接证据来研究提议者的出价动机(Jordan & David,2013)。实验设置了三种处理:基线处理、公平处理和策略处理。基线处理即为标准的UG范式,当提议者的出价低于回应者的最小可接受出价时,则为拒绝,两人什么都得不到;反之,则为接受,按照提议者的出价进行分配;公平处理与UG范式的不同之处是,回应者没有否决权,只能接受提议者给出的任何出价,此时提议者给出任何大于0的出价均为公平偏好所致;而策略处理与基线处理的区别是,回应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得到全部金钱,但如果提议者的出价低于回应者的最小可接受出价,提议者则什么都得不到,该情境下提议者给出任何大于0的出价均被认为是基于策略推理的考虑。结果发现,只有策略处理与基线处理下的出价无差异,由此认为:潜在的拒绝威胁足以使提议者做出高出价,以理性自利为基础的策略推理可单独解释公平出价,不应过度分析公平偏好的作用。
2.2影响因素
基于提议者策略考虑的事实,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回应者权力的大小对提议者策略考虑的影响。Handgraaf等(2008)把折扣因素0<△<1加入UG范式中,发展了delta博弈。当△=0时,即为UG标准范式,回应者权力最大,可以完全拒绝提议者的决定;当△=0.9时,回应者拥有可以使分配总额减少10%的额外信息;当△=1时,回应者则无权否决提议者的方案。研究发现,当回应者处于△=1,即毫无权力的情境下时,提议者的出价最慷慨,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定向。这是因为,提议者面对无能为力的回应者时产生了责任感,而把有报复力量的回应者视为对手,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也有研究者发现睾丸素的提升使男性被试对陌生人的慷慨减少了27%,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Zak et al.,2009)。而睾丸素的提升使女性被试做出了更公平的出价。研究者的解释是睾丸素会损伤感知他人不幸、学习避免不幸的能力,但是女性的慷慨是由雌性激素调节的,而非睾丸素。另外,心境会影响提议者对个人利益的关注,与消极心境相比,积极心境下提议者给出的出价更不公平。这是因为积极心境可促进自利的内部定向加工,而消极心境则使人更多考虑外部标准(如,公平标准)所致。
参考文献:
Camerer,C.F.(2003).Behavioral game theory:Experiments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ndgraaf,M.J.J.,Van Dijk,E.,Vermunt,R.C.,Wilke,H.A.M.,& De Dreu,C.K.W.(2008).Less power or powerless? Egocentric empathy gaps and the irony of having little versus no power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5(5),1136-1149.doi:10.1037/0022-3514.95.5.1136.
Jordan,W.& David G.R.(2013).Strategic self-interest can explain seemingly “fair” offers in the Ultimatum Game.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http://ssrn.com/abstract=2136707.
Paul,G.,Straub A,J.& Keith,M.(1995).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ultimatum games:information,fairness,expectations,and lowest acceptable offer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7,345-364.
Zak,P.J.,Kurzban,R.,Ahmadi,S.,Swerdloff,R.S.,Park,J.,et al.(2009).Testosterone Administration Decreases Generosity in the Ultimatum Game.PLoS ONE,4(12).e8330.
参考文献: [1]李永贞.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完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2]秦琴.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J].电子商务.2014(02) [3]杨克岩.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J].情报科学.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