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情况。在新时期,要控制施工造价,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来说,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工程质量、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 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等方式控制施工造价,同时还需要坚持依法为先、优化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对策研究;管理技术
一、引言
一般来说,由于建筑工程比较复杂,整个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比较大。在新时期,建筑工程开发力度大,有些工程项目是政府投资、有些是投资商投资开发,无论是哪个主体进行投资开发,控制施工造价对于管理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施工造价对开发商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控制施工造价是比较复杂的,影响施工造价最关键的因素是工作人员没有重视,因此探索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问题以及如何控制施工造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业氛围。
二、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概述
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前、施工时和施工后都会产生的一定费用,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就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与其他商业模式一样,施工造价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1]。人力成本、技术成本、设备成本等都是施工造价的主要内容,人力成本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技术成本和设备成本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革新。施工造价分为预算和决算,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进行控制就是对预算和决算进行控制。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产生的费用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只有严格控制好施工造价的成本,才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使企业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产生企业的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
3.1 施工造价的控制内容
施工造价的控制内容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确认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施工的蓝图和计划书,整个施工过程都要严格遵循施工方案,为了控制施工造价,需要在施工前多次確认施工方案。对施工方案中的物资材料、装修项目和项目防水措施等因素进行确认,简化施工的流程,改革技术手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实际上是对工期进行优化,工期的长短直接影响施工造价的成本。其次,对招标投标等文件进行审读,尤其是要对招标投标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确认,对于容易产生误解的条件进行修改,以确保施工造价的实际成本与招标和投标合同的预算大抵一致。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造价控制的工作,减少在施工过程中无意义的开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利益,尤其是要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不要产生延误工期等情况。
3.2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要点
(一)以法为先
新时期是一个法治社会,人们都生活在法律的框架下,因此控制施工造价也要坚持法律优先的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在与建筑工程施工有关的所有合同都要请专门的法律人士进行审读,所有文书合同需要具备法律效应。所有施工成本应该写进相关的条款中,一旦出现违背合同条款的行为,建筑方有权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利益,从而控制施工成本[2]。
(二)优化管理
要控制施工造价,最重要的是优化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加强施工造价的相关管理。建筑企业在施工阶段要通过管理等方式控制施工造价,管理者要组织不同的专业人员要在施工的不同进入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通过施工现状给予一定的评价,对于违反施工流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同时,在新时期,建筑企业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加强现场监督。施工造价的管理者是控制施工造价的关键,建筑企业要及时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增强施工造价管理技能,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往往能产生良好的效果[3]。
四、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对策
4.1 加强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良好的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金字招牌。由于工程质检部门的不负责,以前产生很多豆腐渣工程,产生了危害社会的影响。在新时期,社会和政府都强调以人为本,呼吁重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控制施工造价的前提是保证工程质量。需要明确的是,加强工程质量不仅仅是购买高质量的建筑原材料,还需要合理高效地使用建筑原材料,正确使用建筑原材料。高质量的建筑原材料只有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加强工程质量。加强工程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合力,主要包括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专业的施工人员、质量过关的建筑原材料、合格的工程质检人员,只有各个方面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提高工程质量。
4.2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包括多方面,具体有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技术成本、管理成本等,其中有些成本有交叉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各种类型的成本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要优化施工成本,就要对各种类型的成本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成分开支。比如要强调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保证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开展安全有效的作业活动。发生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后,建筑企业要承担伤员赔偿成本,还有可能因为人员安全问题受到相关部门的问责,影响整个工期。因此,要优化施工成本,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成本,减少其他方面的成本。
4.3 提高施工效益
提高施工效益,就是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管。管理者要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杜绝浪费材料的情况产生。建筑的原材料是施工的主要成本之一,加强对现场原材料的管理是控制施工造价的重要举措。现场施工人员容易产生贪图小便宜,非法出售建筑原材料的情况,施工管理者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提高施工效益,高效的施工能提高施工效益。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要增长工作技能,学会使用相关技术手段,保证工期的顺利且高效地进行。
4.4 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
施工现场要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有些建筑工程在后期为了赶工期,忽视自然环境因素对现场施工的影响,迫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夜晚、在雨天等不适合户外施工的时间进行施工作业。这体现了施工管理人员在规划工期方面的不合理,不合理的施工规划会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在不适合施工的环境下强行施工只会增加施工人员的风险性,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现场施工人员要实行人性化管理,秉持人人平等的观念,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他们在施工现场得不到管理者的尊敬,无法使他们产生高度的责任心,这无疑不利于工程的正常施工。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有利于控制施工造价,实现施工造价的科学性。
五、总结与展望
新时期,我国经济腾飞,各行各业都大兴土木,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也计划了建筑行业的竞争。建筑行业要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控制施工造价。施工造价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施工造价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学习施工造价相关知识,控制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新时期的施工造价控制内容丰富,要确认施工方案、对招标投标文件进行多次审读、在施工过程中把好关,施工造价控制也要遵循依法为先、优化管理的原则和要点,从多方面控制施工造价。今后,我国的建筑事业还将继续发展,各建筑企业要严格控制施工造价,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文件规划好施工造价,社会各界人士也有权利和义务监督施工造价。
参考文献
[1]董国样.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控制对策及管理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 2019, 046(019):116-118.
[2]曾贤富.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4):00085-00085.
[3]齐文文.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控制对策及管理技术探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 No.153(11):237+239.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对策研究;管理技术
一、引言
一般来说,由于建筑工程比较复杂,整个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比较大。在新时期,建筑工程开发力度大,有些工程项目是政府投资、有些是投资商投资开发,无论是哪个主体进行投资开发,控制施工造价对于管理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施工造价对开发商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控制施工造价是比较复杂的,影响施工造价最关键的因素是工作人员没有重视,因此探索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问题以及如何控制施工造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业氛围。
二、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概述
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前、施工时和施工后都会产生的一定费用,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就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与其他商业模式一样,施工造价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1]。人力成本、技术成本、设备成本等都是施工造价的主要内容,人力成本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技术成本和设备成本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革新。施工造价分为预算和决算,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进行控制就是对预算和决算进行控制。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产生的费用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只有严格控制好施工造价的成本,才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使企业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产生企业的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
3.1 施工造价的控制内容
施工造价的控制内容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确认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施工的蓝图和计划书,整个施工过程都要严格遵循施工方案,为了控制施工造价,需要在施工前多次確认施工方案。对施工方案中的物资材料、装修项目和项目防水措施等因素进行确认,简化施工的流程,改革技术手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实际上是对工期进行优化,工期的长短直接影响施工造价的成本。其次,对招标投标等文件进行审读,尤其是要对招标投标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确认,对于容易产生误解的条件进行修改,以确保施工造价的实际成本与招标和投标合同的预算大抵一致。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造价控制的工作,减少在施工过程中无意义的开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利益,尤其是要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不要产生延误工期等情况。
3.2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要点
(一)以法为先
新时期是一个法治社会,人们都生活在法律的框架下,因此控制施工造价也要坚持法律优先的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在与建筑工程施工有关的所有合同都要请专门的法律人士进行审读,所有文书合同需要具备法律效应。所有施工成本应该写进相关的条款中,一旦出现违背合同条款的行为,建筑方有权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利益,从而控制施工成本[2]。
(二)优化管理
要控制施工造价,最重要的是优化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加强施工造价的相关管理。建筑企业在施工阶段要通过管理等方式控制施工造价,管理者要组织不同的专业人员要在施工的不同进入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通过施工现状给予一定的评价,对于违反施工流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同时,在新时期,建筑企业要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加强现场监督。施工造价的管理者是控制施工造价的关键,建筑企业要及时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增强施工造价管理技能,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往往能产生良好的效果[3]。
四、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对策
4.1 加强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良好的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金字招牌。由于工程质检部门的不负责,以前产生很多豆腐渣工程,产生了危害社会的影响。在新时期,社会和政府都强调以人为本,呼吁重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控制施工造价的前提是保证工程质量。需要明确的是,加强工程质量不仅仅是购买高质量的建筑原材料,还需要合理高效地使用建筑原材料,正确使用建筑原材料。高质量的建筑原材料只有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加强工程质量。加强工程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合力,主要包括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专业的施工人员、质量过关的建筑原材料、合格的工程质检人员,只有各个方面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提高工程质量。
4.2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包括多方面,具体有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技术成本、管理成本等,其中有些成本有交叉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各种类型的成本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要优化施工成本,就要对各种类型的成本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成分开支。比如要强调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保证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开展安全有效的作业活动。发生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后,建筑企业要承担伤员赔偿成本,还有可能因为人员安全问题受到相关部门的问责,影响整个工期。因此,要优化施工成本,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成本,减少其他方面的成本。
4.3 提高施工效益
提高施工效益,就是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管。管理者要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杜绝浪费材料的情况产生。建筑的原材料是施工的主要成本之一,加强对现场原材料的管理是控制施工造价的重要举措。现场施工人员容易产生贪图小便宜,非法出售建筑原材料的情况,施工管理者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提高施工效益,高效的施工能提高施工效益。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要增长工作技能,学会使用相关技术手段,保证工期的顺利且高效地进行。
4.4 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
施工现场要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有些建筑工程在后期为了赶工期,忽视自然环境因素对现场施工的影响,迫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夜晚、在雨天等不适合户外施工的时间进行施工作业。这体现了施工管理人员在规划工期方面的不合理,不合理的施工规划会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在不适合施工的环境下强行施工只会增加施工人员的风险性,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现场施工人员要实行人性化管理,秉持人人平等的观念,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他们在施工现场得不到管理者的尊敬,无法使他们产生高度的责任心,这无疑不利于工程的正常施工。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有利于控制施工造价,实现施工造价的科学性。
五、总结与展望
新时期,我国经济腾飞,各行各业都大兴土木,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也计划了建筑行业的竞争。建筑行业要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控制施工造价。施工造价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施工造价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学习施工造价相关知识,控制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新时期的施工造价控制内容丰富,要确认施工方案、对招标投标文件进行多次审读、在施工过程中把好关,施工造价控制也要遵循依法为先、优化管理的原则和要点,从多方面控制施工造价。今后,我国的建筑事业还将继续发展,各建筑企业要严格控制施工造价,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文件规划好施工造价,社会各界人士也有权利和义务监督施工造价。
参考文献
[1]董国样.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控制对策及管理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 2019, 046(019):116-118.
[2]曾贤富.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4):00085-00085.
[3]齐文文.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控制对策及管理技术探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 No.153(11):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