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食管良性狭窄可通过球囊扩张治疗获得缓解,但仍有部分狭窄多次扩张治疗无效或短期内复发,即所谓的难治性良性食管狭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以反复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目前的内镜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消化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但阑尾异物临床少见。本文报道了2例阑尾水银异物患儿,参照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技术,采用微创手段顺利取出阑尾水银,保留了患儿阑尾功能。
临床上胃壁脓肿较罕见,临床表现不特异,可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本文介绍1例CT及胃镜下发现的由甲鱼骨导致的胃壁脓肿,采用内镜超声引导下建立隧道的方法将胃窦部包埋的甲鱼骨成功取出。
目的:比较经新辅助化疗后效果未达客观缓解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后续治疗选择直接手术或二线化疗后再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08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新辅助化疗未达客观缓解的10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 71例,女性36 例;中位年龄 57 岁(范围:28~79岁)。按新辅助化疗后的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直接手术组(直接组,n n=65)和接受二线化疗后手术组(二线组,n n=42)。采用 Logi
2015年6月—2020年 6月期间,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急诊胃镜出血病因诊断、止血治疗结果和诊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47 例(90.4%)急诊胃镜下发现可解释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灶,其余5例(9.6%)未能明确诊断出血病因。26例(50.0%)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其中25例(96.2%)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急诊内镜诊疗中位用
本文报道了1例食管主动脉瘘患者的诊治情况,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内镜及CT表现,并对患者食管主动脉瘘病变的内镜超声特征做了详细的描述。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是发现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最主要手段。现阶段EGD对上消化道癌的漏诊率仍较高,EGD质量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内镜检查前准备工作、检查时操作流程、检查后患者随访三个方面归纳EGD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EGD质量提高提供一定参考,力求降低上消化道癌症漏诊率。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直径≥1 cm)行内镜全层切除术,并采用单钳道内镜对吻缝合法闭合消化道全层缺损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内镜全层切除术后单钳道内镜对吻缝合技术闭合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所有术后创面成功闭合(100%),未发生术后吻合口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瘤体平均最大长径3 cm(1~7 cm),13例(21%)瘤体最大长径≥5 cm;62例患者平均止血夹应用个数25.7枚(7~78枚),平均手术时间168 min(44~300 mi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可以配合各种内镜技术对消化系统器官进行探查,获得细胞层面实时组织微观结构,进行“活体病理诊断”的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大量文献表明,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在判断病变良恶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对该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7年7月—2020年12月间,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nti-reflux mucosectomy,ARMS)治疗的26例质子泵抑制剂依赖性胃食管反流病连续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比较手术前后的反流症状评分(GERD-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RQS评分)、食管动力及24 h测酸检查结果。结果发现:中位随访18.4个月(6~27个月),23例(88.5%)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15例(57.7%)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平均GERD-Q评分(6.23分比13.19分,n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