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晕”(医学上分为头晕和眩晕)是非常常见的临床问题,也是导致患者就医的最常见的十大原因之一。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然而,由于我国科普教育不够,全科医师的水平偏低、专科医生的知识面狭窄等原因,以致大量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许多患者被随意地诊断为“脑供血不足”或“颈椎病”,经大量“活血化瘀”治疗,甚至是手术治疗,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实际上,真正单纯由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头晕”分2类
头晕是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症状受文化、教育程度、语言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对其的描述千变万化、五花八门。医学上把头晕分为2大类:一类是有“房子转”的头晕,医学上称之为“眩晕”,患者常感到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或像乘船样倾倒,眩晕常提示负责人体平衡的前庭系统可能发生了病变。另一类是没有“房子转的头晕,在医学上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失衡”,即在站立或行走时,有东倒西歪,不稳的感觉,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二是“头昏”,即有头昏、头重脚轻的感觉,可能与多种全身性疾病有关,三是“晕厥”或“晕厥前兆”,即有站不住、要跌倒、眼前发黑等症状,主要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
专家提醒:大家都知道,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在“头晕”的诊治问题上,患者对病史的准确述说是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实施正确治疗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患者不要忽视对自己症状的描述,要学会把自己的“不舒服或不适”讲清楚,让医生根据你描述的症状去诊断,而不是让医生去“猜病”或靠机器去诊断。
“说”比“检查”更有用
很多患者最容易犯的一种错误就是非常想搞清自己头晕的原因,是“脑供血不足”,还是“颈椎病”,甚至自己给自己看病,要求做各种检查。其实,诊断疾病是医生的事,患者并不需要特别操心,更不能“帮倒忙”。把症状说清楚是患者最应该做的事,才是积极配合医生。更何况,很多临床观察已证明,在绝大多数的头晕或眩晕患者中,各种检查(包括头或颈椎的CT、磁共振,脑彩超等)基本没有诊断价值,并不能显著提高诊断水平。因为无论有无头晕或眩晕绝大多数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都会有“骨质增生”多发腔梗或“脑供血不足”这些改变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与生理性老化或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但却不是导致头晕或眩晕的病因。因此,患者不要盲目要求或期望检查,更不要看了检查报告单上的仅供临床医生参考的“骨质增生”“多发腔梗”或“供血不足,就自己下诊断。
专家提醒:患者在就医时,应仔细回忆自己发病时的不适,并将其清晰地告诉医生。具体信息包括①发病是突然的还是缓慢的:②每次头晕或眩晕持续多少时间(数秒、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周):③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耳痛、头痛、面部麻木、视物不清或肢体无力:④是否与体位变化(坐起、躺下。抬头、低头)有关;⑤是否有其他不适,如头痛,记忆差、睡眠差、兴趣减少、不开心、容易紧张,特别担忧等是第一次发病还是以往有多次类似情况,⑦是否有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心脏病、偏头痛、肿瘤,或有长期服药史。
多半不是颈椎病
根据对大量患者的病因分析发现,在头晕患者中,约半数患者的症状是眩晕,半数为无“房子转”的头晕。在眩晕患者中,约80%是因为位于耳中的前庭器官发生了病变,主要包括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占一半以上)、前庭神经元炎和梅尼埃病。因脑内前庭中枢性结构病变(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肿瘤、炎症等)仅占少数。而绝大多数无“房子转“的头晕(非眩晕性头晕),主要与内科疾病(血压不稳定、糖尿病、药物副作用等)、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神经科疾病有关。
由此可见,前庭周围性疾病,内科疾病、精神障碍才是最常见的头晕和眩晕的病因。绝大多数头晕或眩晕并不是由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多发性腔梗所致。
专家提醒:头晕患者应先去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就医,而不是自作主张去骨科、康复科治“颈椎病”,以免耽误诊治。
“头晕”分2类
头晕是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症状受文化、教育程度、语言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对其的描述千变万化、五花八门。医学上把头晕分为2大类:一类是有“房子转”的头晕,医学上称之为“眩晕”,患者常感到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或像乘船样倾倒,眩晕常提示负责人体平衡的前庭系统可能发生了病变。另一类是没有“房子转的头晕,在医学上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失衡”,即在站立或行走时,有东倒西歪,不稳的感觉,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二是“头昏”,即有头昏、头重脚轻的感觉,可能与多种全身性疾病有关,三是“晕厥”或“晕厥前兆”,即有站不住、要跌倒、眼前发黑等症状,主要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
专家提醒:大家都知道,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在“头晕”的诊治问题上,患者对病史的准确述说是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实施正确治疗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患者不要忽视对自己症状的描述,要学会把自己的“不舒服或不适”讲清楚,让医生根据你描述的症状去诊断,而不是让医生去“猜病”或靠机器去诊断。
“说”比“检查”更有用
很多患者最容易犯的一种错误就是非常想搞清自己头晕的原因,是“脑供血不足”,还是“颈椎病”,甚至自己给自己看病,要求做各种检查。其实,诊断疾病是医生的事,患者并不需要特别操心,更不能“帮倒忙”。把症状说清楚是患者最应该做的事,才是积极配合医生。更何况,很多临床观察已证明,在绝大多数的头晕或眩晕患者中,各种检查(包括头或颈椎的CT、磁共振,脑彩超等)基本没有诊断价值,并不能显著提高诊断水平。因为无论有无头晕或眩晕绝大多数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都会有“骨质增生”多发腔梗或“脑供血不足”这些改变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与生理性老化或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但却不是导致头晕或眩晕的病因。因此,患者不要盲目要求或期望检查,更不要看了检查报告单上的仅供临床医生参考的“骨质增生”“多发腔梗”或“供血不足,就自己下诊断。
专家提醒:患者在就医时,应仔细回忆自己发病时的不适,并将其清晰地告诉医生。具体信息包括①发病是突然的还是缓慢的:②每次头晕或眩晕持续多少时间(数秒、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周):③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耳痛、头痛、面部麻木、视物不清或肢体无力:④是否与体位变化(坐起、躺下。抬头、低头)有关;⑤是否有其他不适,如头痛,记忆差、睡眠差、兴趣减少、不开心、容易紧张,特别担忧等是第一次发病还是以往有多次类似情况,⑦是否有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心脏病、偏头痛、肿瘤,或有长期服药史。
多半不是颈椎病
根据对大量患者的病因分析发现,在头晕患者中,约半数患者的症状是眩晕,半数为无“房子转”的头晕。在眩晕患者中,约80%是因为位于耳中的前庭器官发生了病变,主要包括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占一半以上)、前庭神经元炎和梅尼埃病。因脑内前庭中枢性结构病变(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肿瘤、炎症等)仅占少数。而绝大多数无“房子转“的头晕(非眩晕性头晕),主要与内科疾病(血压不稳定、糖尿病、药物副作用等)、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神经科疾病有关。
由此可见,前庭周围性疾病,内科疾病、精神障碍才是最常见的头晕和眩晕的病因。绝大多数头晕或眩晕并不是由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多发性腔梗所致。
专家提醒:头晕患者应先去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就医,而不是自作主张去骨科、康复科治“颈椎病”,以免耽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