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主要病原菌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316例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分离出的162株病原菌中G-杆菌137株,约占84.6%,以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菌约占23.5%,美洛培南对G-杆菌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 老
【机 构】
:
464000河南信阳,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主要病原菌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316例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分离出的162株病原菌中G-杆菌137株,约占84.6%,以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菌约占23.5%,美洛培南对G-杆菌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不同菌种对同一抗菌药物耐药性不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产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oflex动态固定在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高龄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16例年龄> 68岁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准确定位手术减压节段后,采用腰后路减压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植入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随访时分别采用VAS评分和ODI进行相关功能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45 min,出血量平均为125 ml,患者术后VAS、ODI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为胃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197例,对其一般资料、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60岁组占50.3%,是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贲门癌、T3分期、淋巴结转移N1期、BorrmannⅡ型、低分化、腺癌分别在其所在分组中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胃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年轻胃癌患者较老年患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胃癌的早期诊断有
目的 了解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2011年抗抑郁药使用品种、销售金额、限定日费用、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2011年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SNRI和SSRIs已逐步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三环和四环类药物使用逐年减少,NSSA抢占市场。
目的 总结小于8个月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84例小于8个月室间隔缺损患儿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28例,月龄2.7~8个月,平均(6.2±1.8)个月,体质量3.8~10.5 kg,平均(6.1±1.3)kg.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25例,心脏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力60 mm Hg(1 mm Hg=0.1
目的 观察对传统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改良,保留伸颈结构的有限化双开门的手术疗效.方法 治疗颈椎管狭窄症61例,观察组30例给予颈后路有限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8个月;对照组31例行传统第3~7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随访12~31个月,平均19.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JOA评分恢复率为6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合并难治性溃疡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12例难治性溃疡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支架或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术后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下肢动脉成形术能有效恢复患肢血供,促进溃疡愈合.结论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满意,有利于溃疡愈合及足部感染的控制。
目的 探讨I-TAC及其受体CXCR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2例结肠癌肝转移手术标本和20例结肠癌无肝转移手术标本I-TAC及CXCR3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TAC在肝转移组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36%,无肝转移组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XCR3在肝转移组结肠癌组织中阳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经验.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收住院的105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以8月龄~3岁患儿居多,占90%以上.每年疾病高峰期为2~7月,全年散发;每例患儿均有丘疹或疱疹,以手、足、口、臀部位多见,其次膝肩背部,皮肤摩擦部位易多发皮疹,伴中度发热,睡眠中易惊占90%,重
目的 观察对比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或静脉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80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年龄19 ~38岁,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B组均用布托啡诺8 mg和氟哌利多1.25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以2 ml/h的速度分别持续泵入,A组静脉泵入,B组经硬膜外腔泵入.记录两组产妇术后8、16、24、48 h的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比较小儿腹部、下肢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与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部、下肢手术的小儿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方法,对照组56例选择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07%,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