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依旧存在问题,不仅在技能上,在观念上也需要更新。本文就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当前的教师培训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阶段 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75
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参与者,一是学生,二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素养、教师的知识储备都影响着的教学质量。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很多学校都会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水平。但是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培训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培训质量下降。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起来,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教学中应用普遍度不断提高,但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但是从当前的培训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当前的教师培训效果。
一、从教学观念出发,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教学观念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观念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过程中,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出发,让教师自身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前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许多优秀的老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形式把握不够清楚,认为不利用信息技术也能够上好课,這种思想观念会阻碍教师的学习。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就要解决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教师从心理上接受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二、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
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培训过程中也一样,要做到以培训的教师为主,了解和掌握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在进行培训的教师中,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别,这就要求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有所差别,不能一视同仁,培训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进行有层次的培训,掌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分层次进行培训。为了清楚的把握教师在信息技术上的应用情况,在进行培训之前可以对教师的信息水平进行摸底考试,通过测评了解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根据测评的成绩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分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同时还要了解教师的教学科目,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目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
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给教师提供相应的任务,以促进教师更好的锻炼技能。通过相应的任务能够让教师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自身的信息水平,同时近距离的感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信息技术培训不能专注于理论上的培训,还要加强教师实际技能的操作,通过实际技能的操作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正确使用这项技能。如果在培训中只是简单的让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没有进行技能上的相应练习,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培训效率。采用任务驱动法就是要加强教师的技能训练,在培训过程中给教师制定相应的训练任务,让教师在任务的带动下积极参与培训,同时经过相应的任务练习,能够让教师更加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培训动力。只有经过实际的练习,教师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现实教学中,从而真正实现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评价在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给教师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在培训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教师评价,让教师看到自身在培训过程中的进步之处,增强教师的学习信心。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设置相应的信息技术级别,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级别,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在进行评价时要设置多方面的评价标准,根据教师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教师评价和指导,让教师认识到自身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进步,这样才能给予教师有效的指导,让教师学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通过评价能够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培训有效性。评价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查缺补漏的过程,通过评价能够对教师的培训起到巩固的作用,让教师学的更扎实。
五、因材施教,针对学科教学实施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授不同的科目,科目不同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就会存在相应的差别。在培训过程中要看到不同科目教师之间培训内容上的差别,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要根据教师教授的不同科目制定相应的基于学科的培训内容,体现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学科性。
比如,针对语文学科的信息技术培训要体现教师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学生读语文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针对数学学科的培训要体现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作用,通过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引发学生思考,带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针对不同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所要达到的不同效果给教师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同时要让教师认识到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对其产生依赖作用,要认清信息技术的位置。同时,要注意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不能忽视与学生的互动,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评估
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除了进行必要的培训外,学校还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的评估,以此来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教学中学校相关部门要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以及政府各级部门的配合。同时,需要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钻研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提高,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进行。
总之,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同时结合教师的教学学科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提高信息技术在各个科目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从整体上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阶段 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75
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参与者,一是学生,二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素养、教师的知识储备都影响着的教学质量。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很多学校都会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水平。但是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培训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培训质量下降。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起来,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教学中应用普遍度不断提高,但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但是从当前的培训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当前的教师培训效果。
一、从教学观念出发,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教学观念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观念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过程中,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出发,让教师自身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前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许多优秀的老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形式把握不够清楚,认为不利用信息技术也能够上好课,這种思想观念会阻碍教师的学习。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就要解决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教师从心理上接受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二、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
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培训过程中也一样,要做到以培训的教师为主,了解和掌握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在进行培训的教师中,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别,这就要求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有所差别,不能一视同仁,培训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进行有层次的培训,掌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分层次进行培训。为了清楚的把握教师在信息技术上的应用情况,在进行培训之前可以对教师的信息水平进行摸底考试,通过测评了解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根据测评的成绩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分层,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同时还要了解教师的教学科目,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目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
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给教师提供相应的任务,以促进教师更好的锻炼技能。通过相应的任务能够让教师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自身的信息水平,同时近距离的感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信息技术培训不能专注于理论上的培训,还要加强教师实际技能的操作,通过实际技能的操作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正确使用这项技能。如果在培训中只是简单的让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没有进行技能上的相应练习,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培训效率。采用任务驱动法就是要加强教师的技能训练,在培训过程中给教师制定相应的训练任务,让教师在任务的带动下积极参与培训,同时经过相应的任务练习,能够让教师更加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培训动力。只有经过实际的练习,教师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现实教学中,从而真正实现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评价在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给教师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在培训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教师评价,让教师看到自身在培训过程中的进步之处,增强教师的学习信心。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设置相应的信息技术级别,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级别,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在进行评价时要设置多方面的评价标准,根据教师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教师评价和指导,让教师认识到自身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进步,这样才能给予教师有效的指导,让教师学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通过评价能够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培训有效性。评价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查缺补漏的过程,通过评价能够对教师的培训起到巩固的作用,让教师学的更扎实。
五、因材施教,针对学科教学实施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授不同的科目,科目不同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就会存在相应的差别。在培训过程中要看到不同科目教师之间培训内容上的差别,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要根据教师教授的不同科目制定相应的基于学科的培训内容,体现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学科性。
比如,针对语文学科的信息技术培训要体现教师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学生读语文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针对数学学科的培训要体现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作用,通过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引发学生思考,带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针对不同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所要达到的不同效果给教师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同时要让教师认识到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对其产生依赖作用,要认清信息技术的位置。同时,要注意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不能忽视与学生的互动,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评估
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除了进行必要的培训外,学校还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的评估,以此来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教学中学校相关部门要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以及政府各级部门的配合。同时,需要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钻研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提高,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进行。
总之,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同时结合教师的教学学科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提高信息技术在各个科目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从整体上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