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在2月19日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8点意见,这是指导基层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纲领性要求,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淮安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民生为先,加快亲民淮安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淮安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我们始终坚持学习和弘扬他的亲民爱民理念,把“三看”即看天空蓝不蓝、看流水清不清、看老百姓的口袋鼓不鼓,作为衡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象要求和检验发展成果的三把尺子,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改善,着力解决住房、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生活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率先建立农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城乡“尊老金”制度和实施“万人助保工程”,城乡低保在应保尽保基础上补贴标准提高一倍以上,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比2005年提高4倍,覆盖率达99,9%、居苏北首位;每年兴办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建立完善共有产权房等住房保障机制,环境综合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只有让发展带来的增量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进而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将紧紧围绕“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干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的“十二五”奋斗目标,自觉地把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不断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6年倍增计划,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加大民生投入,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让经济发展的春风化为滋润民众的“及时雨”,让社会进步之花结为可供百姓分享的丰硕果实,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稳定是福,大力推进平安淮安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把促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建立8条“民意表达高速通道”,实施“阳光信访、风险评估、信访老户创业”三项创新工程,探索形成“和谐拆迁”、“和谐城管”等工作机制,使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缓解;始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抓安全生产,为人民群众管好生命、财产“两本簿子”,创造的“1+3”安全生产全过程监控体系经验(“1”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3”是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并在全国推广。当前,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变革深刻,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人民内部矛盾大量涌现且更加复杂。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是我们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切实抓好社会稳定这一安民之基,不断创新理念、机制和方法,深入推进平安淮安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管理的覆盖面,加强社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社会风险评估、群众诉求表达和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
基层是“源”,完善社会管理网络。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一线职责。基层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近年来,我们注重把社会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基层基础上,提出按照“1223”的要求抓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即明确“一个发展宗旨”,即发展为民;抓“两强”,即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基本队伍;抓“两早”,即对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置;力争“三解决”,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源头。如,面对农村基层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薄弱的现状,通过采取加强基层建设、增强经济实力、配强村级干部的“三强”措施,较好地解决这一“非常反差”问题;围绕“四个100%”(有条件的地方100%建立党组织、建起的党组织100%开展活动、党组织100%有活动阵地、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实现100%覆盖)的目标,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着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实践一再表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突出强化基层基础这一重点,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网络。建立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及社团等社会中介组织在畅通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利益方面的作用,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群众为本,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市领导挂钩联系基层、市直部门挂钩帮扶服务等制度,每年组织5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开展“三进三帮”活动,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众钢铁般的团结。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了解群众所思所吩所忧,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凝聚起全市人民共建美丽富庶新淮安的强大合力。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断完善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信访稳定评估等制度,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文明是“魂”,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会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建设和谐有序社会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全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农村党员冬训工作连续两年受到省表彰;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弘扬和发展以西游记文化为特色的创新文化、以运河文化为基础的开放文化和以周总理为代表的亲民文化。“城带乡、创文明、促和谐”等活动成效显著,孙美兰等先进典型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面对当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将继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努力形成讲秩序、强责任、守诚信、重包容的文明风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公众的现代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让文明和谐之风吹遍淮安大地。
民生为先,加快亲民淮安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淮安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我们始终坚持学习和弘扬他的亲民爱民理念,把“三看”即看天空蓝不蓝、看流水清不清、看老百姓的口袋鼓不鼓,作为衡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象要求和检验发展成果的三把尺子,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改善,着力解决住房、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生活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率先建立农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城乡“尊老金”制度和实施“万人助保工程”,城乡低保在应保尽保基础上补贴标准提高一倍以上,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比2005年提高4倍,覆盖率达99,9%、居苏北首位;每年兴办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建立完善共有产权房等住房保障机制,环境综合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只有让发展带来的增量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进而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将紧紧围绕“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干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的“十二五”奋斗目标,自觉地把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不断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6年倍增计划,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加大民生投入,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让经济发展的春风化为滋润民众的“及时雨”,让社会进步之花结为可供百姓分享的丰硕果实,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稳定是福,大力推进平安淮安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把促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建立8条“民意表达高速通道”,实施“阳光信访、风险评估、信访老户创业”三项创新工程,探索形成“和谐拆迁”、“和谐城管”等工作机制,使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缓解;始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抓安全生产,为人民群众管好生命、财产“两本簿子”,创造的“1+3”安全生产全过程监控体系经验(“1”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3”是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并在全国推广。当前,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变革深刻,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人民内部矛盾大量涌现且更加复杂。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是我们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切实抓好社会稳定这一安民之基,不断创新理念、机制和方法,深入推进平安淮安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管理的覆盖面,加强社会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社会风险评估、群众诉求表达和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
基层是“源”,完善社会管理网络。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一线职责。基层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近年来,我们注重把社会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基层基础上,提出按照“1223”的要求抓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即明确“一个发展宗旨”,即发展为民;抓“两强”,即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基本队伍;抓“两早”,即对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置;力争“三解决”,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源头。如,面对农村基层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薄弱的现状,通过采取加强基层建设、增强经济实力、配强村级干部的“三强”措施,较好地解决这一“非常反差”问题;围绕“四个100%”(有条件的地方100%建立党组织、建起的党组织100%开展活动、党组织100%有活动阵地、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实现100%覆盖)的目标,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着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实践一再表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突出强化基层基础这一重点,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网络。建立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及社团等社会中介组织在畅通社情民意、协调社会利益方面的作用,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群众为本,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市领导挂钩联系基层、市直部门挂钩帮扶服务等制度,每年组织5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开展“三进三帮”活动,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众钢铁般的团结。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了解群众所思所吩所忧,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凝聚起全市人民共建美丽富庶新淮安的强大合力。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断完善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信访稳定评估等制度,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文明是“魂”,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会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建设和谐有序社会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全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农村党员冬训工作连续两年受到省表彰;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弘扬和发展以西游记文化为特色的创新文化、以运河文化为基础的开放文化和以周总理为代表的亲民文化。“城带乡、创文明、促和谐”等活动成效显著,孙美兰等先进典型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面对当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将继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努力形成讲秩序、强责任、守诚信、重包容的文明风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公众的现代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让文明和谐之风吹遍淮安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