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人性化管理已经是管理的大趋势,学校管理也必将受到它的影响,转向以人性化管理方式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是一种对人的管理。管理者在管理上更需要与时俱进,把握机遇,筹划思路。在一定的管理制度下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坚持以人为本,谋求教师、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251-01
在生命教育的平台上,学校管理要树立生命质量意识,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种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关注教师的成长
首先,要尊重每一位教师。
教师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教师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更期望管理者一视同仁地对待他。管理者要公平、无私。让教师感受到被尊重与期望,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样具有优越条件的教师不会清高自傲,孤芳自赏,没有优越条件的教师也会奋发向上,锐意进取。
其次,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多重角色的有机统一。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可能不熟悉校长,但对班主任、课任教师,始终保持着“零距离”,甚至一直都会记住他们,尊重他们。从这一意义讲,教师与从事其它职业相比,更富有自尊性。管理要为人的发展服务,就要尊重人、依靠人。只有既尊重人又依靠人,教职工才能真心实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使自身和教育的对象——学生得到发展。
第三,教师是富有个性、特长的群体。
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各自的独特之处。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道德水准、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乃至个性爱好等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异构成了教师群体的复杂性。管理要关注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教师创造的智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可见,学校、学生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教师先发展。因此,管理者要认识和了解教师,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变化,实行人性化管理,捕捉教师发展的关键时机,给予真诚的关爱,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2 关爱学生的成长
2.1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不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种做法是严重违背他们的意志,违反教育规律的。这样做,从何谈学生的生命质量呢?只有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2 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因此,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爱,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同时,“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界定为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人格化”。这一定位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在做人上为学生打基础,使学生每一个体都向着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成为人格日益健全的学习主体,并向着成为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体的目标不断前进。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但要尊重优秀生,更要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实施爱的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从而千方百计地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霍小菊.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中国教师,2008年S1期.
[3] 况晨光.当前学校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四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1995(5).
[4] 邓超祥.加强校本制度建设 提升管理团队素质[J].现代教育论丛,2008(9).
[5] 李国松.《学校管理“五注意”》,中国教师报,2007年4月25日.
[6] 黄兆龙.《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251-01
在生命教育的平台上,学校管理要树立生命质量意识,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种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关注教师的成长
首先,要尊重每一位教师。
教师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教师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更期望管理者一视同仁地对待他。管理者要公平、无私。让教师感受到被尊重与期望,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样具有优越条件的教师不会清高自傲,孤芳自赏,没有优越条件的教师也会奋发向上,锐意进取。
其次,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多重角色的有机统一。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可能不熟悉校长,但对班主任、课任教师,始终保持着“零距离”,甚至一直都会记住他们,尊重他们。从这一意义讲,教师与从事其它职业相比,更富有自尊性。管理要为人的发展服务,就要尊重人、依靠人。只有既尊重人又依靠人,教职工才能真心实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使自身和教育的对象——学生得到发展。
第三,教师是富有个性、特长的群体。
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各自的独特之处。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道德水准、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乃至个性爱好等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异构成了教师群体的复杂性。管理要关注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教师创造的智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可见,学校、学生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教师先发展。因此,管理者要认识和了解教师,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变化,实行人性化管理,捕捉教师发展的关键时机,给予真诚的关爱,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2 关爱学生的成长
2.1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不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种做法是严重违背他们的意志,违反教育规律的。这样做,从何谈学生的生命质量呢?只有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2 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因此,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爱,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同时,“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界定为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人格化”。这一定位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在做人上为学生打基础,使学生每一个体都向着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方向努力,以成为人格日益健全的学习主体,并向着成为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体的目标不断前进。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但要尊重优秀生,更要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实施爱的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从而千方百计地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霍小菊.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中国教师,2008年S1期.
[3] 况晨光.当前学校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四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1995(5).
[4] 邓超祥.加强校本制度建设 提升管理团队素质[J].现代教育论丛,2008(9).
[5] 李国松.《学校管理“五注意”》,中国教师报,2007年4月25日.
[6] 黄兆龙.《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