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根据《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中分年级活动建议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的要求,并结合中队队员们的实际情况,我校六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开展了以“寻找土华文化”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
活动目标
1. 队员们用自己的方式了解家乡土华村的历史及特色文化,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2. 通过活动,让队员明白在党的领导下,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越来越美好,从而引导队员立志建设更富裕、更和谐、更美丽的家乡。
活动准备
课前,队员分小队进行材料搜集。“穿越小队”搜集广绣资料并找到广绣用具;“舌尖小队”准备猜水果游戏的水果,通过拍照、上网搜集等途径搜集土华特色美食资料,制作成PPT,配上解说词;“幸福小队”实地调查土华的古建筑并整理好资料;“龙舟小队”排练节目龙舟竞赛并搜集洪圣公诞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开篇:情景剧《我的家乡》
一位队员扮演归国华侨谢奶奶,她正赶往日思夜想的家乡——土华,配上诗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刚踏进家乡就遇到了我们中队的队員(主持人),队员主动为老奶奶当小导游,带着老奶奶重回故土。
谢奶奶向队员们介绍土华村的来历。土华建村于元朝,据族谱记载,其先祖来自粤北南雄珠玑巷。“土华”之寓意为于本土开长盛不衰之花果。
活动一 :走进土华之“衣”
“穿越小队”队员播放广绣视频,介绍广绣。广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土华村,广绣是很多人都会的一种手工艺,我们的奶奶闲来没事就会刺绣,有的村民甚至把它当作一份工作,专职刺绣。队员们现场体验刺绣。
活动二:走进土华之“食”
“舌尖小队”带领队员们玩猜水果游戏。请队员闭上眼睛品尝水果,然后猜出水果名称,按小队进行比赛。“舌尖小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土华村盛产的岭南佳果,如龙眼、杨桃、黄皮等。另外还介绍了龙舟饭,队员从“吃过龙舟饭,饮了龙舟酒,全年身体健康无忧愁”这一俗语开始,讲述了大家对龙舟宴的美好寄托。
活动三:走进土华之“住”
“幸福小队”以播音员的形式介绍土华村的古建筑。土华村内有六条里巷,分别是高闾里、崇善里、育贤里、怀宁里、东华里和紫气里,这些里巷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土华村的蚝壳屋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据说,当时的人们因地取材,从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蚝壳建造房子,所以称作蚝壳屋。屋子用泥浆、蚝壳砌筑而成,蚝壳墙中间用杉木顶住,坚固结实,顶部用瓦盖顶。蚝壳屋具有冬暖夏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的特点,很适合岭南的气候。土华村还有保存完好的麻石街、洪圣公古庙、天后古庙。土华村居民主要由梁、谭、黄三姓构成,尚存4座宗祠,梁、谭、黄姓的队员们分别介绍自己姓氏的祠堂的特色。
活动四:走进土华之“节”
“龙舟小队”队员表演龙舟竞赛并介绍赛龙舟和洪圣诞的盛况。洪圣诞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当天有两名童子沐浴更衣,穿上戏服,在洪圣爷出巡的轿前鸣锣开道,六位新婚男青年分别抬着洪圣爷、劝善大师、苏公爷爷的雕像环乡巡游。巡游结束,各路人马分别舞起醒狮,吹起八音,敲起锣鼓,举起大旗,汇成一支百人队伍,在庙前迎接“三圣”回庙。随后,在庙前的草坪上举行“抢炮”活动,直至晚上庆典才结束。
活动五:家乡文化我来护
队员们讨论交流如何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穿越小队”利用学校的网站、QQ群、微信群向家长宣传保护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舌尖小队”合作写倡议书并印发给全校的同学,介绍土华的文化遗产并呼吁同学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幸福小队”利用课余时间到土华的文化遗产地向村民和游人宣传。“龙舟小队”合作写一份建议书给村主任。
活动延伸
通过这次中队主题活动,队员们对家乡的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队活动课后中队开展了踏遍家乡文化遗产活动、摄影比赛、宣传标语大比拼活动。
(本案例获得2017年广东省少先队活动课优秀活动案例一等奖)
点评:《走近我的家乡土华》活动中队员们开展社会调查,寻访家乡的传统手工艺、风俗习惯、民间建筑等,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感受到了家乡文化之美,坚定家乡文化自信,并尝试用实际行动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本栏目文章点评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广东省少先队教研员 姚轶洁)
根据《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中分年级活动建议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的要求,并结合中队队员们的实际情况,我校六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开展了以“寻找土华文化”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
活动目标
1. 队员们用自己的方式了解家乡土华村的历史及特色文化,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2. 通过活动,让队员明白在党的领导下,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越来越美好,从而引导队员立志建设更富裕、更和谐、更美丽的家乡。
活动准备
课前,队员分小队进行材料搜集。“穿越小队”搜集广绣资料并找到广绣用具;“舌尖小队”准备猜水果游戏的水果,通过拍照、上网搜集等途径搜集土华特色美食资料,制作成PPT,配上解说词;“幸福小队”实地调查土华的古建筑并整理好资料;“龙舟小队”排练节目龙舟竞赛并搜集洪圣公诞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开篇:情景剧《我的家乡》
一位队员扮演归国华侨谢奶奶,她正赶往日思夜想的家乡——土华,配上诗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刚踏进家乡就遇到了我们中队的队員(主持人),队员主动为老奶奶当小导游,带着老奶奶重回故土。
谢奶奶向队员们介绍土华村的来历。土华建村于元朝,据族谱记载,其先祖来自粤北南雄珠玑巷。“土华”之寓意为于本土开长盛不衰之花果。
活动一 :走进土华之“衣”
“穿越小队”队员播放广绣视频,介绍广绣。广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土华村,广绣是很多人都会的一种手工艺,我们的奶奶闲来没事就会刺绣,有的村民甚至把它当作一份工作,专职刺绣。队员们现场体验刺绣。
活动二:走进土华之“食”
“舌尖小队”带领队员们玩猜水果游戏。请队员闭上眼睛品尝水果,然后猜出水果名称,按小队进行比赛。“舌尖小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土华村盛产的岭南佳果,如龙眼、杨桃、黄皮等。另外还介绍了龙舟饭,队员从“吃过龙舟饭,饮了龙舟酒,全年身体健康无忧愁”这一俗语开始,讲述了大家对龙舟宴的美好寄托。
活动三:走进土华之“住”
“幸福小队”以播音员的形式介绍土华村的古建筑。土华村内有六条里巷,分别是高闾里、崇善里、育贤里、怀宁里、东华里和紫气里,这些里巷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土华村的蚝壳屋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据说,当时的人们因地取材,从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蚝壳建造房子,所以称作蚝壳屋。屋子用泥浆、蚝壳砌筑而成,蚝壳墙中间用杉木顶住,坚固结实,顶部用瓦盖顶。蚝壳屋具有冬暖夏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的特点,很适合岭南的气候。土华村还有保存完好的麻石街、洪圣公古庙、天后古庙。土华村居民主要由梁、谭、黄三姓构成,尚存4座宗祠,梁、谭、黄姓的队员们分别介绍自己姓氏的祠堂的特色。
活动四:走进土华之“节”
“龙舟小队”队员表演龙舟竞赛并介绍赛龙舟和洪圣诞的盛况。洪圣诞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当天有两名童子沐浴更衣,穿上戏服,在洪圣爷出巡的轿前鸣锣开道,六位新婚男青年分别抬着洪圣爷、劝善大师、苏公爷爷的雕像环乡巡游。巡游结束,各路人马分别舞起醒狮,吹起八音,敲起锣鼓,举起大旗,汇成一支百人队伍,在庙前迎接“三圣”回庙。随后,在庙前的草坪上举行“抢炮”活动,直至晚上庆典才结束。
活动五:家乡文化我来护
队员们讨论交流如何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穿越小队”利用学校的网站、QQ群、微信群向家长宣传保护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舌尖小队”合作写倡议书并印发给全校的同学,介绍土华的文化遗产并呼吁同学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幸福小队”利用课余时间到土华的文化遗产地向村民和游人宣传。“龙舟小队”合作写一份建议书给村主任。
活动延伸
通过这次中队主题活动,队员们对家乡的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队活动课后中队开展了踏遍家乡文化遗产活动、摄影比赛、宣传标语大比拼活动。
(本案例获得2017年广东省少先队活动课优秀活动案例一等奖)
点评:《走近我的家乡土华》活动中队员们开展社会调查,寻访家乡的传统手工艺、风俗习惯、民间建筑等,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感受到了家乡文化之美,坚定家乡文化自信,并尝试用实际行动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本栏目文章点评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广东省少先队教研员 姚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