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属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来源 :云南植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29种柳属(Salix)植物在扫描电镜下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柳属的角质层蜡质纹饰可以划分为:痂状蜡质层,壳状平滑蜡质层,具凸起颗粒的蜡质层,具颗粒的蜡质层,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6种类型。其中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均为柳属所特有的蜡质类型,后者为前者的变型,这两种蜡质纹饰类型多见于较为进化的皱纹柳亚属和黄花柳亚属,故推测其可能为柳属中较为进化的性状。研究还发现气孔有外拱盖扁平和隆起呈脊状2种类型。而气孔外拱盖内缘为浅波状的类型仅见于高山和北极的类群中,因而推测该类型可能同高山和极地的低
其他文献
对组织培养获得的盐桦(Belula halophila)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和解剖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脯氨酸(Pro)含量逐渐增加;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小存在相关性,在50~200mmol/L盐胁迫下,植物的CAT活性是递增的,200mmol/LNaCl处理时达到最高,同时叶片MDA含量在50~200mmol/L
从水稻中克隆了一个在稻属植物中高度保守和组成型表达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OsSTK)。该基因包含两个外显子和一个114bp的小内含子序列,预测编码一个41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是亚洲热带原始林下优势地位明显的一类灌木植物。依据标本资料和分类学修订,研究了东亚产粗叶木属植物33个种的地理分布式样,并将其划分为热带亚洲、东亚和
自从第4次教育革命[1]--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实施以来,计算机的应用深入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随之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课件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5-7]: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待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后停止通人二氧化碳,取
描述了云南产的紫堇属一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