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会计学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好它非常重要。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拙見,旨在通过探析,寻求较为可行的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对会计学专业来讲,它是所有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同时也是会计工作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载体。学习《基础会计》课程,是进入会计学领域的必由之路。
《基础会计》课程主要围绕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会计记账方法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该门课程涉及的概念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对于初次涉猎该学科领域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其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甚至语言表述与以往学习过的课程迥异,从而导致入门难。这就需要教师要当好一个向导,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会计改革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其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伴随着我国新的会计制度、准则的出台,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需要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思考,并进行相应的实践,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此,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拙见,旨在通过探析,寻求较为可行的课程教学方法。
1.了解课程设计背景及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专业会计有一定认知,使学生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思想素养和专业素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好专业会计奠定基础。为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历年三校生高考经管专业考试大纲要求,整个课程设计紧紧围绕三校生专业考试为重点,将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通过实训转化为实际的会计核算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突出中职学生“重实践,强技能”的特色。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三校生专业考试为导向,以考试大纲为主线,纵观历年经管专业考试要点,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剖析课程结构,明确学习任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只有了解它的内在结构、主要框架,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其实质内容。《基础会计》课程主要围绕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会计记账方法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第一部分是会计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内容、会计要素及其计量、会计要素之间的平等关系等;第二部分是会计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七个项目,可以从帐务处理程序的简略图了解各项目之间的关系:
会计工作的起点是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环节;真实、完整和合法的会计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为保证会计账簿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查;根据核对的会计账簿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第三部分是会计的基本技能,此部分主要贯穿在第二部分的基本方法中,即于方法中学习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
3.建立课程模式,理论与实训并重
会计学本身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讲授起来显得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述理论知识,不辅助一定的实训或实训工具,面对一群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要提起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和一定的感观认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深入剖析近几年三校生高考的基础上,同时与课程教师共同探讨近几年三校生考试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理论+实训”的课程模式,即在开设理论课的同时,同步开设实训课,在理论教学中边讲边练。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训的基础,实训和实训工具又是理论知识的保障。通过指导学生会计实训, 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 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会计知识适用性。《基础会计》教学应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训并重。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实训需要由学生自主去钻研解决,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的讲课精力可也放在学生通过钻研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上来,便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特别强调实践性,对初学者来说,既感到好奇,有时也难免会觉得单调和枯燥。在教学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空洞无物、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是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4.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的“苦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直观图形情境,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创设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会计的信念。风趣、通俗、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引起师生的课堂互动。
4.2互动式教学法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推广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说课相结合,加强课堂讨论,采用互动教学及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充分参与,以提高其交流技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3案例教学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枯燥且难于理解,只有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能够真正对各种业务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和成本核算,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能独立处理特殊及较复杂的经济业务,以此来增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其参加三校生高考奠定夯实的基础。
总之,总体框架体系的搭建可使整个知识体系变得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为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当注重实训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大量的习题讲解,有利于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完成两次质的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际应用。会计的学习和教学必须很好地完成这两次飞跃,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其参加三校生高考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顺莉.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07.34.
[2]强锦.关于会计学基础教学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1).
[3]吴娜娜.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3):3.
[4]林海鹰.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职业教育研究,2007,(02).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对会计学专业来讲,它是所有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同时也是会计工作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载体。学习《基础会计》课程,是进入会计学领域的必由之路。
《基础会计》课程主要围绕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会计记账方法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该门课程涉及的概念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对于初次涉猎该学科领域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其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甚至语言表述与以往学习过的课程迥异,从而导致入门难。这就需要教师要当好一个向导,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会计改革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其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伴随着我国新的会计制度、准则的出台,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需要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思考,并进行相应的实践,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此,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拙见,旨在通过探析,寻求较为可行的课程教学方法。
1.了解课程设计背景及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专业会计有一定认知,使学生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思想素养和专业素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好专业会计奠定基础。为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历年三校生高考经管专业考试大纲要求,整个课程设计紧紧围绕三校生专业考试为重点,将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通过实训转化为实际的会计核算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突出中职学生“重实践,强技能”的特色。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三校生专业考试为导向,以考试大纲为主线,纵观历年经管专业考试要点,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剖析课程结构,明确学习任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只有了解它的内在结构、主要框架,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其实质内容。《基础会计》课程主要围绕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会计记账方法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第一部分是会计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内容、会计要素及其计量、会计要素之间的平等关系等;第二部分是会计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七个项目,可以从帐务处理程序的简略图了解各项目之间的关系:
会计工作的起点是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环节;真实、完整和合法的会计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为保证会计账簿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查;根据核对的会计账簿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第三部分是会计的基本技能,此部分主要贯穿在第二部分的基本方法中,即于方法中学习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
3.建立课程模式,理论与实训并重
会计学本身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讲授起来显得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述理论知识,不辅助一定的实训或实训工具,面对一群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要提起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和一定的感观认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深入剖析近几年三校生高考的基础上,同时与课程教师共同探讨近几年三校生考试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理论+实训”的课程模式,即在开设理论课的同时,同步开设实训课,在理论教学中边讲边练。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训的基础,实训和实训工具又是理论知识的保障。通过指导学生会计实训, 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 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会计知识适用性。《基础会计》教学应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训并重。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实训需要由学生自主去钻研解决,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的讲课精力可也放在学生通过钻研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上来,便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特别强调实践性,对初学者来说,既感到好奇,有时也难免会觉得单调和枯燥。在教学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空洞无物、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是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4.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的“苦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直观图形情境,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创设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会计的信念。风趣、通俗、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引起师生的课堂互动。
4.2互动式教学法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推广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说课相结合,加强课堂讨论,采用互动教学及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充分参与,以提高其交流技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3案例教学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枯燥且难于理解,只有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能够真正对各种业务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和成本核算,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能独立处理特殊及较复杂的经济业务,以此来增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其参加三校生高考奠定夯实的基础。
总之,总体框架体系的搭建可使整个知识体系变得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为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当注重实训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大量的习题讲解,有利于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完成两次质的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际应用。会计的学习和教学必须很好地完成这两次飞跃,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其参加三校生高考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顺莉.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07.34.
[2]强锦.关于会计学基础教学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1).
[3]吴娜娜.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3):3.
[4]林海鹰.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职业教育研究,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