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开记忆的画卷,美好的画面被编织成一帧桢镜头,让人流连忘返。【开篇点题,简洁明了,但与下文缺少自然过渡。】
去年我和父母去爬山,时令已是深秋,但所见景物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放眼望去,满山满谷高高低低的枫树向我宣告着一个巨大的“绿”字。身着“绿装”的枫叶别有一番风姿:近看,微风拂来,片片枫叶随风撞击,噼里啪啦作响,像一双宽大的手在热烈地鼓掌;远看,枫林像一片深邃的大海,林涛汹涌,绿浪翻滚,依旧生机勃勃,没有丝毫凋落的迹象……【景物描写十分细致鲜明,能够生动表现出秋的生机。但结合全文会发现,全文的景物描写都堆叠在此,开篇环境描写笔墨太多,而后文应该重点描写的中心画面却一笔带过,给人一种过分铺垫而头重脚轻之感。】
我被这满山的生机吸引着来到半山腰,早已气喘吁吁,身上沉重的背包,更是雪上加霜。这时,耳旁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这位同学,要不把背包放在这儿,等回来再拿?”我扭头一看,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他穿着绿色的旧军装,腰板挺直,一双略为凹陷的眼睛炯炯有神,闪着慈爱的光。看到他身旁的许多包裹,我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把背包递了过去,问道:“多少钱?”“哎哟,你人不大,思想倒成熟!放心吧,免费的,不收钱。”说着,伸过来一条胳膊,只见,他那手臂上套着一个红袖章,上面赫然印着三个黄色的大字——执勤员。“哦,那谢谢您,大爷,我估计12点返回。”“行,没问题。不过,我可提醒你,要想登上山顶,可要加油啊!”老大爷关切的话语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勇气,我奋力向前奔去……【讲述主要人物与事件,以生动传神的外貌、语言、神态等刻画人物形象。但是与上文的景物描写缺少承接,人、事与景物分块描写,在行文上给人一种上下平行的割裂感。】
在山顶吃完午饭后,我稍作休息,便开始下山。突然,一个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这位同学,你的背包在这呢!”我远远望去,那位老大爷正提着我的背包向我走来。突然,一声中气十足的“老冯”传了过来,只见他的身后,一个也是身着绿军装的老年人,拎着一个保温饭盒,嘴里不住地嘟囔:“都两点了,我看你还没有下山吃饭,便给你拿了上来。”老大爷接过饭盒,我注意到原先堆放在那里的包裹已被全部领走了。我提起背包,感激地说:“谢谢您,大爷,再见!”“不用谢。再见!”当我驻足,回过头时,远远地望见两位身着绿军装的老人站在枫树底下,和枫林的美景融为一体,不禁惊呼:好一幅优美的画面啊!【本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点出文题中的画面,但最后的描写过于简单,缺乏画面感。结合全文来看,后半部分有些仓促,难以突出重点。】
看到这儿,我露出欣慰的笑容,加快了前进的脚步……【结尾与开头一样简明清晰,但在回扣文题方面仍需加工。】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6班学生】
问题诊断
此次写作,选择记叙文最为恰当。要求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写作,需要文章兼具真实感与画面感。本文结构完整,叙事清晰,语言流畅,描写丰富。但也存在瑕疵:一是文章叙事结构不够协调,前半部分描写十分细致,占用大量篇幅,而后文则略显潦草仓促,中心不够鲜明,给人虎头蛇尾之感;二是全文描写集中成片,本文的描写角度十分丰富,兼顾了人物与景物、正面与侧面,但是同类描写堆叠集中,阅读起来略微单调滞涩,在結构上也会显得简单生硬;三是文章语言细节仍需润色,文中人物的对话等可以稍加修饰,使其更具生活气息与真实感,另外,每段的衔接语句也应更加自然。
升格策略
可从以下几处进行修改:一是调整文章结构,突出文章主旨。通过精简或添加内容来协调全文结构,使全文布局更加匀称,文中老人身着绿军装这一要素并未充分运用,可以借此升华主旨,使文章主题更深刻突出;二是使描写灵活穿插。把景物描写灵活安排进事件发展的全程,人、事、景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景物描写的作用,增加文章的灵动性;三是润色文章语言,添加一些过渡性的语句,注重长短句的运用,使事情发展更流畅,通篇可再增加一些照应点题句。
去年我和父母去爬山,时令已是深秋,但所见景物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放眼望去,满山满谷高高低低的枫树向我宣告着一个巨大的“绿”字。身着“绿装”的枫叶别有一番风姿:近看,微风拂来,片片枫叶随风撞击,噼里啪啦作响,像一双宽大的手在热烈地鼓掌;远看,枫林像一片深邃的大海,林涛汹涌,绿浪翻滚,依旧生机勃勃,没有丝毫凋落的迹象……【景物描写十分细致鲜明,能够生动表现出秋的生机。但结合全文会发现,全文的景物描写都堆叠在此,开篇环境描写笔墨太多,而后文应该重点描写的中心画面却一笔带过,给人一种过分铺垫而头重脚轻之感。】
我被这满山的生机吸引着来到半山腰,早已气喘吁吁,身上沉重的背包,更是雪上加霜。这时,耳旁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这位同学,要不把背包放在这儿,等回来再拿?”我扭头一看,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他穿着绿色的旧军装,腰板挺直,一双略为凹陷的眼睛炯炯有神,闪着慈爱的光。看到他身旁的许多包裹,我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把背包递了过去,问道:“多少钱?”“哎哟,你人不大,思想倒成熟!放心吧,免费的,不收钱。”说着,伸过来一条胳膊,只见,他那手臂上套着一个红袖章,上面赫然印着三个黄色的大字——执勤员。“哦,那谢谢您,大爷,我估计12点返回。”“行,没问题。不过,我可提醒你,要想登上山顶,可要加油啊!”老大爷关切的话语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勇气,我奋力向前奔去……【讲述主要人物与事件,以生动传神的外貌、语言、神态等刻画人物形象。但是与上文的景物描写缺少承接,人、事与景物分块描写,在行文上给人一种上下平行的割裂感。】
在山顶吃完午饭后,我稍作休息,便开始下山。突然,一个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这位同学,你的背包在这呢!”我远远望去,那位老大爷正提着我的背包向我走来。突然,一声中气十足的“老冯”传了过来,只见他的身后,一个也是身着绿军装的老年人,拎着一个保温饭盒,嘴里不住地嘟囔:“都两点了,我看你还没有下山吃饭,便给你拿了上来。”老大爷接过饭盒,我注意到原先堆放在那里的包裹已被全部领走了。我提起背包,感激地说:“谢谢您,大爷,再见!”“不用谢。再见!”当我驻足,回过头时,远远地望见两位身着绿军装的老人站在枫树底下,和枫林的美景融为一体,不禁惊呼:好一幅优美的画面啊!【本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点出文题中的画面,但最后的描写过于简单,缺乏画面感。结合全文来看,后半部分有些仓促,难以突出重点。】
看到这儿,我露出欣慰的笑容,加快了前进的脚步……【结尾与开头一样简明清晰,但在回扣文题方面仍需加工。】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6班学生】
问题诊断
此次写作,选择记叙文最为恰当。要求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写作,需要文章兼具真实感与画面感。本文结构完整,叙事清晰,语言流畅,描写丰富。但也存在瑕疵:一是文章叙事结构不够协调,前半部分描写十分细致,占用大量篇幅,而后文则略显潦草仓促,中心不够鲜明,给人虎头蛇尾之感;二是全文描写集中成片,本文的描写角度十分丰富,兼顾了人物与景物、正面与侧面,但是同类描写堆叠集中,阅读起来略微单调滞涩,在結构上也会显得简单生硬;三是文章语言细节仍需润色,文中人物的对话等可以稍加修饰,使其更具生活气息与真实感,另外,每段的衔接语句也应更加自然。
升格策略
可从以下几处进行修改:一是调整文章结构,突出文章主旨。通过精简或添加内容来协调全文结构,使全文布局更加匀称,文中老人身着绿军装这一要素并未充分运用,可以借此升华主旨,使文章主题更深刻突出;二是使描写灵活穿插。把景物描写灵活安排进事件发展的全程,人、事、景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景物描写的作用,增加文章的灵动性;三是润色文章语言,添加一些过渡性的语句,注重长短句的运用,使事情发展更流畅,通篇可再增加一些照应点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