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片《钢琴课》由新西兰著名导演简·坎皮恩执导,围绕着搬琴、换琴、还琴、弃琴的情节展开,讲述了女主人公艾达被父亲嫁到远离故乡的海岛,背叛唯利是图的丈夫,最终因为一架钢琴和土著人贝恩斯相爱的故事。影片展现出艾达在争取女性权利上所做出的抗争和反抗,也在一定程度了唤醒了女性观众的独立意识,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钢琴课》中的蕴含的女性的独立意识与反抗精神进行分析。
关键词:女性主义;话语权;反抗精神
作為女性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钢琴课》以女性的视角进行叙事,从女主人公艾达的主观视角出发,通过搬琴、换琴、还琴、弃琴的转变,表现了艾达在男权社会中的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以及对女性话语权的重塑。
一、女性主义
当代女性主义的核心在于对社会性别平等的关心,而男权主义的核心正是建立在社会性别的不平等上面的。在好莱坞的电影世界里,男人控制着电影的幻想,同时还进一步作为叙事的代表出现,作为观众观看的承担者,把这观看转移到银幕上。因而,女性往往是不露面的、不做声的,往往没有话语权,被排斥在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中心地位之外。作为当代重要的电影流派,女性主义电影通过激烈的批评立场和高度综合的方法论基础,揭露了好莱坞电影中深层意识形态中的反女性本质,批判并试图颠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结构。
《钢琴课》中的哑女艾达的“哑”并不是先天的、残疾性的,而更似自我选择的结果,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并没有话语权,说话便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男性的顺从和迎合,而“哑”的方式则体现了艾达拒绝说话以此保持话语权不被剥夺的意愿,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独立意识。作为不能说话的哑女,钢琴变成了艾达的感情寄托,是艾达进行情感宣泄的工具,她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影片中的钢琴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与海岛上的原始部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推动了影片情节的发展。最开始艾达的丈夫斯图尔特不能理解艾达视琴如命的举动,将琴丢弃在海边,因此和艾达产生隔阂,随后,贝恩斯用土地和斯图尔特交换钢琴,并由此获得与艾达独处的机会,随着贝恩斯和艾达情感的不断深入,他将钢琴交还给了艾达,这同时也是艾达话语权的回归,最后艾达将钢琴弃入海中,在经过磨难的洗礼后寻求重生,不被过去所羁绊。艾达对钢琴的态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她对生活的观念的改变,而最后她主动学习说话,则达到了两性的和解,同时,也表明了艾达话语权的回归是建立在家庭和男性的基础上的。
二、“被看”与“看”的转变
在多数电影中,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女主人公往往处于被看的境地中,或因长相、或因气质、或因风情来吸引男性的注意力,女性在男权社会的主导下逐渐丧失话语权,成为男性的附属品。而《钢琴课》中的哑女艾达便是一个反例,在影片开始出现的是童年时期的艾达,并通过主观镜头展现其眼中的世界,随后通过艾达的叙述告诉观众:“你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我说话的声音,而是我思想中的声音。六岁以后,我不曾再说过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艾达通过沉默的方式来抵抗在男权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男性,用意念的方式来吐露自己的心声。同时,艾达在爱情中始终处于主动选择的地位,嫁到异乡的她看似对父亲的决定采取服从态度,实际上则依旧顺从自己的内心。她敢于反抗,在丈夫斯图尔特试图与她进行亲密行为时,她大胆拒绝了丈夫的要求,脱离对丈夫言听计从的妻子形象。在面对同贝恩斯的交易时,她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了爱意,并在行为举止上跟随自己的内心,不顾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从外貌到性格特征的塑造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角色期待。在面对贝恩斯的追求时,艾达掌握着这段感情的主动权,
艾达在贝恩斯家弹琴时,发现贝恩斯不在身旁,好奇心的驱使让她拉开帘子,出现在眼前的是贝恩斯的赤身裸体,此时的艾达并没有出于羞涩回避,而是仔细打量着贝恩斯,在这个片段中,艾达成为了一个主动看的行为实施者,打破了传统电影中女性作为被看者、被打量者的固定模式,突破了社会性别态度和社会性别的倾向性。同时,在斯图尔特侵犯艾达时,艾达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顺从,而是抗拒其粗鲁的行为,用极具威慑力的目光看向斯图尔特。艾达身上具备着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反抗精神,以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抵抗着男权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在男性权威下维护着自己的主观意愿。
作为女性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钢琴课》从鲜明的女性视角出发,运用缜密的逻辑结构、恰当的节奏把握,贴切的音乐音响,将女性的独立意识蕴含在影片的细节中,对传统好莱坞电影中男权主导的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对当代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起到深刻的启迪作用,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会军,陈浥,王鸿海.影片分析透视手册[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
[2]孙玮.女性灵魂的觉醒——解读电影《钢琴课》[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
作者简介:胡彦迪,重庆邮电大学。
关键词:女性主义;话语权;反抗精神
作為女性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钢琴课》以女性的视角进行叙事,从女主人公艾达的主观视角出发,通过搬琴、换琴、还琴、弃琴的转变,表现了艾达在男权社会中的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以及对女性话语权的重塑。
一、女性主义
当代女性主义的核心在于对社会性别平等的关心,而男权主义的核心正是建立在社会性别的不平等上面的。在好莱坞的电影世界里,男人控制着电影的幻想,同时还进一步作为叙事的代表出现,作为观众观看的承担者,把这观看转移到银幕上。因而,女性往往是不露面的、不做声的,往往没有话语权,被排斥在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中心地位之外。作为当代重要的电影流派,女性主义电影通过激烈的批评立场和高度综合的方法论基础,揭露了好莱坞电影中深层意识形态中的反女性本质,批判并试图颠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结构。
《钢琴课》中的哑女艾达的“哑”并不是先天的、残疾性的,而更似自我选择的结果,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并没有话语权,说话便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男性的顺从和迎合,而“哑”的方式则体现了艾达拒绝说话以此保持话语权不被剥夺的意愿,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独立意识。作为不能说话的哑女,钢琴变成了艾达的感情寄托,是艾达进行情感宣泄的工具,她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影片中的钢琴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与海岛上的原始部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推动了影片情节的发展。最开始艾达的丈夫斯图尔特不能理解艾达视琴如命的举动,将琴丢弃在海边,因此和艾达产生隔阂,随后,贝恩斯用土地和斯图尔特交换钢琴,并由此获得与艾达独处的机会,随着贝恩斯和艾达情感的不断深入,他将钢琴交还给了艾达,这同时也是艾达话语权的回归,最后艾达将钢琴弃入海中,在经过磨难的洗礼后寻求重生,不被过去所羁绊。艾达对钢琴的态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她对生活的观念的改变,而最后她主动学习说话,则达到了两性的和解,同时,也表明了艾达话语权的回归是建立在家庭和男性的基础上的。
二、“被看”与“看”的转变
在多数电影中,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女主人公往往处于被看的境地中,或因长相、或因气质、或因风情来吸引男性的注意力,女性在男权社会的主导下逐渐丧失话语权,成为男性的附属品。而《钢琴课》中的哑女艾达便是一个反例,在影片开始出现的是童年时期的艾达,并通过主观镜头展现其眼中的世界,随后通过艾达的叙述告诉观众:“你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我说话的声音,而是我思想中的声音。六岁以后,我不曾再说过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艾达通过沉默的方式来抵抗在男权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男性,用意念的方式来吐露自己的心声。同时,艾达在爱情中始终处于主动选择的地位,嫁到异乡的她看似对父亲的决定采取服从态度,实际上则依旧顺从自己的内心。她敢于反抗,在丈夫斯图尔特试图与她进行亲密行为时,她大胆拒绝了丈夫的要求,脱离对丈夫言听计从的妻子形象。在面对同贝恩斯的交易时,她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了爱意,并在行为举止上跟随自己的内心,不顾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从外貌到性格特征的塑造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角色期待。在面对贝恩斯的追求时,艾达掌握着这段感情的主动权,
艾达在贝恩斯家弹琴时,发现贝恩斯不在身旁,好奇心的驱使让她拉开帘子,出现在眼前的是贝恩斯的赤身裸体,此时的艾达并没有出于羞涩回避,而是仔细打量着贝恩斯,在这个片段中,艾达成为了一个主动看的行为实施者,打破了传统电影中女性作为被看者、被打量者的固定模式,突破了社会性别态度和社会性别的倾向性。同时,在斯图尔特侵犯艾达时,艾达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顺从,而是抗拒其粗鲁的行为,用极具威慑力的目光看向斯图尔特。艾达身上具备着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反抗精神,以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抵抗着男权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在男性权威下维护着自己的主观意愿。
作为女性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钢琴课》从鲜明的女性视角出发,运用缜密的逻辑结构、恰当的节奏把握,贴切的音乐音响,将女性的独立意识蕴含在影片的细节中,对传统好莱坞电影中男权主导的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对当代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起到深刻的启迪作用,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会军,陈浥,王鸿海.影片分析透视手册[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9.
[2]孙玮.女性灵魂的觉醒——解读电影《钢琴课》[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
作者简介:胡彦迪,重庆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