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民工消费现代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引导我国农民工消费向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消费转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 消费 转型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0-038-02
进城农民工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是我国如何逐步实现城市化问题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而消费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是生活方式的延续,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得到体现。所以对进城农民工消费行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与把握农民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
农民工消费的现代性,本文这样概括它,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表现在消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上,具体来说就是物质消费支出和精神消费支出平衡,精神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有重要地位和体现;第二,表现在消费方式上,具体表现为消费观念的开放性、消费习惯的科学性,消费闲暇的多样性。农村传统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保守的消费观念、强烈的后顾意识、求同的从众行为、盲目的攀比心理,还有不良的消费习俗等。
一、我国农民工消费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和总体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各地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等措施的制定实施,农民工消费实现了初步现代化转型。但由于我国农民工消费的现代转型只是一个开端,因此,在孕育着发展的良好趋势的同时也存在不足:
1.农民工追求高消费的心理冲动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做保障。城市各种媒体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强有力的渲染,尤其是城市青年现代生活格调的示范作用,使青年农民工处在强烈的心理震撼中,激发出消费高档商品、时尚商品、品牌商品的强烈心理冲动。然而,实际的情景是,多数农民工的收入并不能支撑他们去消费品牌和时尚商品。这种反差的出现,导致农民工高品质消费出现扭曲。为了满足消费欲望,有的人经常光顾挂着品牌字样的折扣店,或挂着出口转内销牌子的小商店,不管是真品还是假货,只要上面有高档商品的商标就行。根据笔者调查统计,受访农民工24.85%会到折扣店和出口转内销的小店买折扣商品或仿制品。调查中还发现,有少量青年农民工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满足高档时尚商品消费,其他消费尽量压缩,甚至没有文化教育消费。他们看起来穿戴很入时,内囊却是文化沙漠一片。还有一些青年农民工,自己的工资无法达到高档消费需要,就靠父母“支持”。强烈的前卫性消费欲望与欲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反差,导致心理挫折感,从而带来心理动荡,甚至引发对城市社会的反抗情绪。这是目前少数农民工中出现莫名的“恨富”、“仇富”、“劫富”心理的重要原因。
2.农民工群体内部消费水平两级分化严重。现阶段进城农民工的消费转型是一种结构性的转型,表现为消费方式开始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多元化,这意味着他们由农民转变成市民的现实可能性的增大,预示着一部分农民工社会地位的上升,这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同时也反映着农民工群体内部消费水平的分化,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不同代际间农民工的消费上,由于两代农民工的家庭负担程度不同,务农时间、经历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到城市打工动机的不同。第一代农民工来城打工,主要是为了赚钱以养家糊口,其工资收入主要用于家用补贴,而第二代农民工在城市继续实现社会化的愿望很强烈,其工资收入也主要用于自身消费,以追求城市生活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同时这种分化还表现在不同岗位间农民工的消费上。由于不同岗位间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和职业特征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消费行为城市性色彩的差异显著。本文将岗位分成较高、中层、底层三个层次。较高层农民工主要是公司白领及自主创业人员,随着其经济收入的增加以及与城市人的频繁接触,这部分人群的消费的城市性水平相对较高。中层农民工主要是服务业、餐饮业、商业打工人员,这部分农民工所经历到的是城市社会的全部,他们的职业强迫他们与城市社会全方位互动,他们的消费活动中带有些微的城市消费方式特点。底层岗位农民工主要是建筑工人、辅工等人员,他们不仅经济收入低而且多生活在自己群体内部,与城市人接触相对少,这部分人群的消费的城市性色彩相对较低。
3.农民工参与公共产品消费程度非常低。公共产品是指市场经济中由政府提供的不受市场机制制约的产品,是政府作为市场主体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其本质属性是社会的共同需要,上到医疗、卫生、教育,下到广场、公园、街头绿地,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围。由于我国制度性障碍的存在,农民工虽身在城市可基本上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服务,导致他们在城市消费的社会参与度低,进而导致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度低。这种强烈的挫败感,再加上城市生活中遭到市民的歧视,使得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城市生活遭到城市社会排斥,处于一种“社会孤立”的状态。高层次的公共产品消费,比如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无法保证,导致农民工要比城市居民支付更多的经费用于基本消费,这无疑是限制农民工在城市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
4.农民工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在不同代际农民工之间的表现是不同的。在第一代农民工中的突出表现是,家用补贴和子女教育支出所占比重很大,而用于自身教育消费以及闲暇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很低。在第二代农民工中的突出表现是用于自身享受型消费、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所占比重非常大,而用于精神方面消费和自身教育方面的消费非常低。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民工消费结构的共同之处就是用于自身教育方面的消费非常低。文化教育消费偏低不利于农民工素质的提高,而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消费方式的选择。
二、我国农民工消费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农民工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通过政府组织、职业介绍所、报纸电视等媒体以及人才市场等正式渠道获取工作信息或找工作是现代社会就业的一大特征。在政府努力提供就业岗位,农民工也不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前提下,就业组织化程度就决定着农民工能否更好的实现就业。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组织机构宣传、服务的不到位以及其组织本身的不规范、不完善,导致农民工没有被完全纳入就业服务体系之中。他们大多还是会通过熟人关系找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工资要比通过正式途径低,相关的福利保障也没有的可能性增大,而且农民工由于缺乏一定的识别能力,上当受骗的人也很多。农民工能否很好的实现就业是影响农民工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2.农民工就业和工资标准的制定上存在歧视。农民工作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个特殊群体,处在城市的底层劳动力市场上,从事脏、苦、累、差、技术含量低的职业,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农民工就业受到歧视,有一部分固然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解释,例如人力资本的不同,所受的教育和培训不同等等;但还有一些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农民工仅仅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等等。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即使是共同进入某些行业,一些企业也会制定出本市人和外来人的两个工资标准,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且标准调整缓慢,并时常伴随欠薪现象的发生。
农民工工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不断擴大也是影响农民工消费水平的重要原因。
3.农民工没有被充分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之中。彼得·桑德斯(PeterSaunders)曾经指出,消费能力不完全由个人在生产中的地位所决定,政府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上的重要性十分凸显。家庭消费能力取决于家庭挣钱能力、享有政府公共服务的权利、自我供给能力三个因素。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都把公共服务的对象锁定于城市市民,虽然目前户籍制度在逐步的打破,可公共服务方面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公共服务的欠缺导致农民工要比城市居民支付更多的经费用于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这无疑是限制农民工在城市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制度障碍是造成进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间消费行为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4.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缺乏沟通。农民工想要真正实现现代消费方式转型,除了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享受政府所赋予的公共服务的权利等,还要有与市民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够接受并形成真正的现代消费观念。而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和市民的沟通极少。农民工无法深入到市民社会中去,也就无法深刻的了解真正的现代性消费,这致使他们的“现代性消费”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
同时,缺乏沟通也导致市民对于农民工的歧视心理无法消除。比如,“城市发展虽需要农民工,但农民工素质较低,也给城市造成麻烦”。消费是认同的消费,这种对于农民工的歧视所导致的后果在消費领域直接体现为一部分农民工千方百计地压缩在流入地的消费,而将大部分收入带回流出地进行消费,特别是盖房子。还表现在一部分农民工将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消费高档商品,以使自己在表面上看起来像个城市人,这致使他们忽略了自身教育消费。
三、引导我国农民工消费向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消费转型的对策措施
1.转变观念,认清农民工消费转型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对农民工消费转型问题重视起来。生活方式现代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方面。消费行为是生活方式的延续,消费行为的变化体现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转型与生活方式转型相辅相成,所以对进城农民工消费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与把握农民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研究消费转型的方式方法,还要从行为上把促进农民工实现消费转型作为实现城市化的重要突破口。
2.保证就业,夯实农民工消费转型的经济基础。保证农民工就业,是引导农民工顺利实现消费转型的根本。具体措施如下:
(1)创造“无门槛就业”环境。对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劳动力一视同仁,统一纳入就业管理与服务范围,取消就业服务收费,实现“无门槛就业”;形成城乡统一的、内外一致的劳动力市场。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分本地人、外地人,双向选择,平等竞争择业;外地和本地劳动力同工同酬,同等享受工资、福利和保险等待遇。
(2)规范就业的平台。按照“合理布局、逐步放开、规范管理”的要求,规范劳务中介行为和收费,打击非法黑中介,维护流动就业人员合法权益。推动合法职业中介机构定期举办就业招聘专场,实行城乡联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建立劳动保障、公安、工商和妇联等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确保农民工规范就业平台的形成。
(3)“提升就业能力”的条件。把农民工统一纳入就业培训体系,进行岗前岗后培训,并能随着产业层次和产品更新状况不断提高。
3.加强沟通,打造有利于农民工消费转型的社会氛围。
(1)利用社会媒体的社会传播导向功能,重塑农民工形象。报纸、电视、广播等社会媒体应发挥其强大的社会传播功能,把宣传重点放在宣传农民工中见义勇为、大公无私、富于爱心和进取心的先进典型上,以此为契机,改变市民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重塑农民工的形象。
(2)社区活动应涵盖农民工。市民生活的主要圈子是社区,农民工们也分散在各个社区中。因此,社区活动中市民不应该排斥农民工,应当允许或引导农民工们更多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通过社区活动所提供的场所,与农民工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和沟通。
(3)市民、农民工教育要同步。各级政府应该通过一些教育机构、宣传机构,对农民工进行现代消费文化的教育和消费观念的引导,引导农民工健康、科学、理性地消费。同时也要通过社会媒体、相关组织教育市民多帮助农民工。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消费转型做好制度保障。
(1)政策的制定者以及相关学者应继续努力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可行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决心建立强制性的、规范的、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然后再逐步纳入全国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情况来看,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遵循“低缴费,广覆盖”的原则,先以农民工迫切需要的工伤和医疗两个保险入手,逐渐扩大。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如法律援助、医疗救助、灾难救助和意外救助等等。
(2)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实施机制。社会保障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司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及法律监督程序等。实施机制较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法律中缺乏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定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等。所以国家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使当事人在其社会保障权益受不法侵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充分运用司法机制在保证社会保障法律实施方面具有的强制性和震慑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先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分化加剧[J].经济研究参考,2003(62)
2.孔令泉.焦点关注浙江1783万农民工生活质量堪忧.工人日报,2006.11.28
(作者简介:冯艳红,渤海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辽宁锦州 121013)
(责编:贾伟)
关键词:农民工 消费 转型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0-038-02
进城农民工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是我国如何逐步实现城市化问题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而消费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是生活方式的延续,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得到体现。所以对进城农民工消费行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与把握农民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
农民工消费的现代性,本文这样概括它,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表现在消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上,具体来说就是物质消费支出和精神消费支出平衡,精神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有重要地位和体现;第二,表现在消费方式上,具体表现为消费观念的开放性、消费习惯的科学性,消费闲暇的多样性。农村传统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保守的消费观念、强烈的后顾意识、求同的从众行为、盲目的攀比心理,还有不良的消费习俗等。
一、我国农民工消费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和总体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各地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等措施的制定实施,农民工消费实现了初步现代化转型。但由于我国农民工消费的现代转型只是一个开端,因此,在孕育着发展的良好趋势的同时也存在不足:
1.农民工追求高消费的心理冲动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做保障。城市各种媒体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强有力的渲染,尤其是城市青年现代生活格调的示范作用,使青年农民工处在强烈的心理震撼中,激发出消费高档商品、时尚商品、品牌商品的强烈心理冲动。然而,实际的情景是,多数农民工的收入并不能支撑他们去消费品牌和时尚商品。这种反差的出现,导致农民工高品质消费出现扭曲。为了满足消费欲望,有的人经常光顾挂着品牌字样的折扣店,或挂着出口转内销牌子的小商店,不管是真品还是假货,只要上面有高档商品的商标就行。根据笔者调查统计,受访农民工24.85%会到折扣店和出口转内销的小店买折扣商品或仿制品。调查中还发现,有少量青年农民工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满足高档时尚商品消费,其他消费尽量压缩,甚至没有文化教育消费。他们看起来穿戴很入时,内囊却是文化沙漠一片。还有一些青年农民工,自己的工资无法达到高档消费需要,就靠父母“支持”。强烈的前卫性消费欲望与欲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反差,导致心理挫折感,从而带来心理动荡,甚至引发对城市社会的反抗情绪。这是目前少数农民工中出现莫名的“恨富”、“仇富”、“劫富”心理的重要原因。
2.农民工群体内部消费水平两级分化严重。现阶段进城农民工的消费转型是一种结构性的转型,表现为消费方式开始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多元化,这意味着他们由农民转变成市民的现实可能性的增大,预示着一部分农民工社会地位的上升,这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同时也反映着农民工群体内部消费水平的分化,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不同代际间农民工的消费上,由于两代农民工的家庭负担程度不同,务农时间、经历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到城市打工动机的不同。第一代农民工来城打工,主要是为了赚钱以养家糊口,其工资收入主要用于家用补贴,而第二代农民工在城市继续实现社会化的愿望很强烈,其工资收入也主要用于自身消费,以追求城市生活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同时这种分化还表现在不同岗位间农民工的消费上。由于不同岗位间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和职业特征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消费行为城市性色彩的差异显著。本文将岗位分成较高、中层、底层三个层次。较高层农民工主要是公司白领及自主创业人员,随着其经济收入的增加以及与城市人的频繁接触,这部分人群的消费的城市性水平相对较高。中层农民工主要是服务业、餐饮业、商业打工人员,这部分农民工所经历到的是城市社会的全部,他们的职业强迫他们与城市社会全方位互动,他们的消费活动中带有些微的城市消费方式特点。底层岗位农民工主要是建筑工人、辅工等人员,他们不仅经济收入低而且多生活在自己群体内部,与城市人接触相对少,这部分人群的消费的城市性色彩相对较低。
3.农民工参与公共产品消费程度非常低。公共产品是指市场经济中由政府提供的不受市场机制制约的产品,是政府作为市场主体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其本质属性是社会的共同需要,上到医疗、卫生、教育,下到广场、公园、街头绿地,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围。由于我国制度性障碍的存在,农民工虽身在城市可基本上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服务,导致他们在城市消费的社会参与度低,进而导致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度低。这种强烈的挫败感,再加上城市生活中遭到市民的歧视,使得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城市生活遭到城市社会排斥,处于一种“社会孤立”的状态。高层次的公共产品消费,比如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无法保证,导致农民工要比城市居民支付更多的经费用于基本消费,这无疑是限制农民工在城市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
4.农民工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在不同代际农民工之间的表现是不同的。在第一代农民工中的突出表现是,家用补贴和子女教育支出所占比重很大,而用于自身教育消费以及闲暇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很低。在第二代农民工中的突出表现是用于自身享受型消费、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所占比重非常大,而用于精神方面消费和自身教育方面的消费非常低。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民工消费结构的共同之处就是用于自身教育方面的消费非常低。文化教育消费偏低不利于农民工素质的提高,而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消费方式的选择。
二、我国农民工消费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农民工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通过政府组织、职业介绍所、报纸电视等媒体以及人才市场等正式渠道获取工作信息或找工作是现代社会就业的一大特征。在政府努力提供就业岗位,农民工也不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前提下,就业组织化程度就决定着农民工能否更好的实现就业。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组织机构宣传、服务的不到位以及其组织本身的不规范、不完善,导致农民工没有被完全纳入就业服务体系之中。他们大多还是会通过熟人关系找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工资要比通过正式途径低,相关的福利保障也没有的可能性增大,而且农民工由于缺乏一定的识别能力,上当受骗的人也很多。农民工能否很好的实现就业是影响农民工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2.农民工就业和工资标准的制定上存在歧视。农民工作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个特殊群体,处在城市的底层劳动力市场上,从事脏、苦、累、差、技术含量低的职业,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农民工就业受到歧视,有一部分固然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解释,例如人力资本的不同,所受的教育和培训不同等等;但还有一些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农民工仅仅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等等。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即使是共同进入某些行业,一些企业也会制定出本市人和外来人的两个工资标准,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且标准调整缓慢,并时常伴随欠薪现象的发生。
农民工工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不断擴大也是影响农民工消费水平的重要原因。
3.农民工没有被充分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之中。彼得·桑德斯(PeterSaunders)曾经指出,消费能力不完全由个人在生产中的地位所决定,政府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上的重要性十分凸显。家庭消费能力取决于家庭挣钱能力、享有政府公共服务的权利、自我供给能力三个因素。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都把公共服务的对象锁定于城市市民,虽然目前户籍制度在逐步的打破,可公共服务方面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公共服务的欠缺导致农民工要比城市居民支付更多的经费用于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这无疑是限制农民工在城市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制度障碍是造成进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间消费行为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4.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缺乏沟通。农民工想要真正实现现代消费方式转型,除了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享受政府所赋予的公共服务的权利等,还要有与市民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够接受并形成真正的现代消费观念。而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和市民的沟通极少。农民工无法深入到市民社会中去,也就无法深刻的了解真正的现代性消费,这致使他们的“现代性消费”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
同时,缺乏沟通也导致市民对于农民工的歧视心理无法消除。比如,“城市发展虽需要农民工,但农民工素质较低,也给城市造成麻烦”。消费是认同的消费,这种对于农民工的歧视所导致的后果在消費领域直接体现为一部分农民工千方百计地压缩在流入地的消费,而将大部分收入带回流出地进行消费,特别是盖房子。还表现在一部分农民工将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消费高档商品,以使自己在表面上看起来像个城市人,这致使他们忽略了自身教育消费。
三、引导我国农民工消费向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消费转型的对策措施
1.转变观念,认清农民工消费转型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对农民工消费转型问题重视起来。生活方式现代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方面。消费行为是生活方式的延续,消费行为的变化体现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转型与生活方式转型相辅相成,所以对进城农民工消费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与把握农民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研究消费转型的方式方法,还要从行为上把促进农民工实现消费转型作为实现城市化的重要突破口。
2.保证就业,夯实农民工消费转型的经济基础。保证农民工就业,是引导农民工顺利实现消费转型的根本。具体措施如下:
(1)创造“无门槛就业”环境。对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劳动力一视同仁,统一纳入就业管理与服务范围,取消就业服务收费,实现“无门槛就业”;形成城乡统一的、内外一致的劳动力市场。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分本地人、外地人,双向选择,平等竞争择业;外地和本地劳动力同工同酬,同等享受工资、福利和保险等待遇。
(2)规范就业的平台。按照“合理布局、逐步放开、规范管理”的要求,规范劳务中介行为和收费,打击非法黑中介,维护流动就业人员合法权益。推动合法职业中介机构定期举办就业招聘专场,实行城乡联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建立劳动保障、公安、工商和妇联等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确保农民工规范就业平台的形成。
(3)“提升就业能力”的条件。把农民工统一纳入就业培训体系,进行岗前岗后培训,并能随着产业层次和产品更新状况不断提高。
3.加强沟通,打造有利于农民工消费转型的社会氛围。
(1)利用社会媒体的社会传播导向功能,重塑农民工形象。报纸、电视、广播等社会媒体应发挥其强大的社会传播功能,把宣传重点放在宣传农民工中见义勇为、大公无私、富于爱心和进取心的先进典型上,以此为契机,改变市民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重塑农民工的形象。
(2)社区活动应涵盖农民工。市民生活的主要圈子是社区,农民工们也分散在各个社区中。因此,社区活动中市民不应该排斥农民工,应当允许或引导农民工们更多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通过社区活动所提供的场所,与农民工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和沟通。
(3)市民、农民工教育要同步。各级政府应该通过一些教育机构、宣传机构,对农民工进行现代消费文化的教育和消费观念的引导,引导农民工健康、科学、理性地消费。同时也要通过社会媒体、相关组织教育市民多帮助农民工。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消费转型做好制度保障。
(1)政策的制定者以及相关学者应继续努力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可行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决心建立强制性的、规范的、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然后再逐步纳入全国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情况来看,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遵循“低缴费,广覆盖”的原则,先以农民工迫切需要的工伤和医疗两个保险入手,逐渐扩大。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如法律援助、医疗救助、灾难救助和意外救助等等。
(2)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实施机制。社会保障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司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及法律监督程序等。实施机制较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法律中缺乏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定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等。所以国家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使当事人在其社会保障权益受不法侵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充分运用司法机制在保证社会保障法律实施方面具有的强制性和震慑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先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分化加剧[J].经济研究参考,2003(62)
2.孔令泉.焦点关注浙江1783万农民工生活质量堪忧.工人日报,2006.11.28
(作者简介:冯艳红,渤海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辽宁锦州 121013)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