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术后早期与常规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来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吡柔比星术后早期与常规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相关指标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尿道电切术以及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接受不同的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方案,观察组接受吡柔比星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接受吡柔比星术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化疗后,采集血清并检测肿瘤标志分子、凋亡和侵袭相关分子、恶性生物学信号分子的含量。结果:(1)肿瘤标志物:观察组患者血清中DKK-1、DKK-2、DKK-3、DKK-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2)凋亡和侵袭分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EZH2、Cyclin D1、exosome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3)恶性生物学信号通路分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AKT、mTOR、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STAT5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术后早期膀胱灌注有助于降低肿瘤细胞活力、抑制凋亡和侵袭分子表达以及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理想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该文在研究直升机安全问题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直升机安全性要求,安全性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并以实例予说明。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建学习小组、选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