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志成城”,一般词典释义: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众志成城”本写作“众心成城”,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日: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后写作“众志成城”,多用于面对灾难或巨大困难时。例如:
(1)众志成城谁敢犯,中华的百姓不受人怜。(欧阳予倩《粱红玉》第一场)
(2)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最终夺取抗战的辉煌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有实力有信心捍卫钓鱼岛主权》,《人民日报》2012年9月18日)
(3)在这自然灾害频发的十年,中国人民不仅没有被灾难所吓倒,反而愈挫愈奋,众志成城,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救灾壮举体现了这个民族崇高的道德风貌和良好的公民素质。(《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特稿:奋进十年中国品格》,《人民日报》2012年7月25日)
可见,“众志成城”,从其字面义上讲,是“万众一心,就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的意思;从其比喻义上讲,是“比喻民众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的意思。词典释义,前半句“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只言其牢固,未言其面对灾难之“坚不可摧”,解说未到位;后半句“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代入上述例中,感觉不大符合其实际意思。
“一日三秋”,一般词典释义:《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词典对“一日三秋”的解释总的来说是准确的。但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三秋”是指“三年”吗?或者说,其中的“秋”是“年”的意思吗?
查《诗经·王风·采葛》,其原文是:“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三章以月、秋、岁层层递进,表现情人不得相见时间越久越强烈、越迫切的相思之情。“岁”就是“年”,介于“月”和“年”之间的时间单位是“季”。所以,唐孔颖达《诗经》疏中言及此说:“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秋”指“季”之义,先秦时还有其他用例,此不赘举。后代“秋”更多的是指“年”,成语“千秋万代”中的“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确实也有以“三秋”指“三年”的,如李白《江夏行》中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有的成语释义,依字面义即能明白的,就不一定须溯源;若溯源,则须准确。所以,词典“一目三秋”释义,要么可略去出处不说,要么须注明:“秋”本指一季,后也指一年。如此则庶几完善也。
“炙手可热”,一般词典释义: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此释义自然没错。其出处杜甫《丽人行》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之“炙手可热”即此义。
我们所关心的是“炙手可热”的新用法。例如:
(4)圣诞节期间往往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旅游淡季,而前往瑞士滑雪或者去芬兰看极光、体验圣诞老人文化等线路就炙手可热。(《旅行度假与精妙计划》,《人民日报》2012年7月6日)
(5)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的火爆和收藏热持续升温,以及央视《鉴宝》等文物鉴定节目的播出,一些过去不为人知的文物专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文物专家咋成了托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8月3日)
(6)朗朗曾被《纽约时报》赞誉为“古典音乐星球上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家”。(《腾讯公益郎朗音乐会与爱心网友相约深圳》,《国际金融报》2012年8月8日)
例(4)(5)(6)中的“炙手可热”,都是“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
“炙手可热”由过去的“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之义,又引申出“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热”有“比喻有权势显赫”义,如《晋书·隐逸传·鲁褒》:“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也有“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如“热播、热点、热门、热销、热映”等。而在“炙手可热”中,“炙手”是只修饰“可热”的程度的,成语的意思随中心词“热”而变。
现在,“炙手可热”的新义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据统计,在2000年到2007年的《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国际金融报》中,该成语的新义使用率已经占其所有意义的93.1%、100%、99.6%。
词典成语释义要有时代性。“炙手可热”的新义,似乎该是得到词典肯定的时候了,
“众志成城”本写作“众心成城”,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日: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后写作“众志成城”,多用于面对灾难或巨大困难时。例如:
(1)众志成城谁敢犯,中华的百姓不受人怜。(欧阳予倩《粱红玉》第一场)
(2)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最终夺取抗战的辉煌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有实力有信心捍卫钓鱼岛主权》,《人民日报》2012年9月18日)
(3)在这自然灾害频发的十年,中国人民不仅没有被灾难所吓倒,反而愈挫愈奋,众志成城,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救灾壮举体现了这个民族崇高的道德风貌和良好的公民素质。(《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特稿:奋进十年中国品格》,《人民日报》2012年7月25日)
可见,“众志成城”,从其字面义上讲,是“万众一心,就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的意思;从其比喻义上讲,是“比喻民众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的意思。词典释义,前半句“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只言其牢固,未言其面对灾难之“坚不可摧”,解说未到位;后半句“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代入上述例中,感觉不大符合其实际意思。
“一日三秋”,一般词典释义:《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词典对“一日三秋”的解释总的来说是准确的。但是,《诗经·王风·采葛》中的“三秋”是指“三年”吗?或者说,其中的“秋”是“年”的意思吗?
查《诗经·王风·采葛》,其原文是:“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三章以月、秋、岁层层递进,表现情人不得相见时间越久越强烈、越迫切的相思之情。“岁”就是“年”,介于“月”和“年”之间的时间单位是“季”。所以,唐孔颖达《诗经》疏中言及此说:“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秋”指“季”之义,先秦时还有其他用例,此不赘举。后代“秋”更多的是指“年”,成语“千秋万代”中的“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确实也有以“三秋”指“三年”的,如李白《江夏行》中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有的成语释义,依字面义即能明白的,就不一定须溯源;若溯源,则须准确。所以,词典“一目三秋”释义,要么可略去出处不说,要么须注明:“秋”本指一季,后也指一年。如此则庶几完善也。
“炙手可热”,一般词典释义: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此释义自然没错。其出处杜甫《丽人行》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之“炙手可热”即此义。
我们所关心的是“炙手可热”的新用法。例如:
(4)圣诞节期间往往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旅游淡季,而前往瑞士滑雪或者去芬兰看极光、体验圣诞老人文化等线路就炙手可热。(《旅行度假与精妙计划》,《人民日报》2012年7月6日)
(5)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的火爆和收藏热持续升温,以及央视《鉴宝》等文物鉴定节目的播出,一些过去不为人知的文物专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文物专家咋成了托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8月3日)
(6)朗朗曾被《纽约时报》赞誉为“古典音乐星球上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家”。(《腾讯公益郎朗音乐会与爱心网友相约深圳》,《国际金融报》2012年8月8日)
例(4)(5)(6)中的“炙手可热”,都是“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
“炙手可热”由过去的“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之义,又引申出“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热”有“比喻有权势显赫”义,如《晋书·隐逸传·鲁褒》:“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也有“吸引很多人的、很受欢迎的”之义,如“热播、热点、热门、热销、热映”等。而在“炙手可热”中,“炙手”是只修饰“可热”的程度的,成语的意思随中心词“热”而变。
现在,“炙手可热”的新义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据统计,在2000年到2007年的《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国际金融报》中,该成语的新义使用率已经占其所有意义的93.1%、100%、99.6%。
词典成语释义要有时代性。“炙手可热”的新义,似乎该是得到词典肯定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