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加,河道治理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时,要清楚认识到施工技术对河道治理工程的影响与意义。所以要从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入手,做好完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的质量,满足治理工程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河道工程的大力开发,河流当地的水域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改善当地水域环境,提高生物生存质量,河道治理工程已刻不容缓。本文列举了河道治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技术要求。通过展望未来河道治理工程发展趋势,探讨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来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水平,以服务大众,改善已遭破坏的生态坏境。
  1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
  1.1质量问题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经济利益方面的追求,河道建设大多属于分包建设,虽然分包建设能给政府带来收益,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给河道建设带来了质量问题。①河道建设是一项需要考虑全局的工程,它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统一标准,且要有过硬的专业作业水平和知识技能。②河道工程是一项需要用时间来保证的项目,不能盲目追赶工期。但是分包建设却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在分包建设过程中各方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建设标准,造成施工现场混乱,河道建设缺乏合理性。同时,为了追赶工期,分包建设也往往过度缩紧时间忽视工程本身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严谨的态度,降低了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
  1.2人为工程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由于我国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多采用浆砌块石和混凝土对河岸等硬化手段,这样虽然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达到河岸坚固和稳定的目的,但同时也将水和土进行了分离,阻断了水、土、生物等之间的生态循环系统。其次,由于河道施工中,为了加大泄洪能力,减轻工程施工难度,通常会对弯曲河道进行改造,使其变成直道。但这些弯道恰恰是多种生物聚集的场所,这种截弯取直的方法会极大地损害河道生物,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1.3管理规范化不足
  在河道内部存在着非防洪工程,但是如果没有对这些工程中的内容进行强化管理,那么势必会对河道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产生出不良的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所制定出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不够完善的问题,河道治理工程开展受到影响。对于河道管理部门来说,要从河道治理的实际情况入手,明确所应当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还要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中。但是在研究中可以看出,由于一些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许多的施工环节存在着规范性不足的现象,导致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做好科学规划工作
  在开展河道治理工程时,要从项目规划入手,及时进行审核处理,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可以说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要积极组织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在全面勘察与研究的基础上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将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实现对河道治理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在开展工程项目施工以前,还要及时对设计内容进行分析,做好严格的审核工作,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以此来减少对后续施工的影响。所以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要从设计要求出发,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分析河道的现状,制定科学的治理路线,明确实际位置,最大限度的创造出满足要求的河道,从而提高水体的流势。其次,要考虑到延伸河道宽度,通过对堤坝采取加固处理,以此來保证河道的质量。主要是因为水体在流动中会携带泥沙,且在流动中很容易出现沉淀等现象,从而导致河床不断提升。所以针对这一问题,要从扩大堤距上进行,实现对洪水的疏导,在运用好生物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
  2.2做好监管工作
  首先,在面对已经开展的河道治理项目来说,要从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入手,组织专业人员进入到检查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章行为。对于已经出现的违章行为来说,要及时责令整改,积极开展严格的审查,制订出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法,最大限度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于新建的工程项目来说,要从做好项目申报上进行,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审查。对于一些项目长期占据河道而影响防洪工作的问题来说,要做好补救方案的研究工作,明确所应当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没有得到认可的项目来说,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来进行处理,确保河道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出监管工作的作用。
  2.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利用世界水日、水周和法制宣传日等特别节日,组织开展水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普及相关水利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抓好日常宣传活动,设置法律法规宣传牌。对在河道范围内的河滩进行种植、填补、采砂活动的群众,积极加以制止并进行文明的劝导,而不是仅通过处罚却忽略了对群众的教育和阐明利害关系。
  2.4加大河道管理工作资金投入,合理配备相关人员
  积极探索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资金投入机制,发动社会群众捐款,投资。同时政府也应该正视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抽调相应款项到河道管理工作中去,增加河道主管部门编制,更新监管设备,,配备相关人员,各司其职确保河道治理工程规范且有序的进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从科学规划入手,做好设计审查工作,同时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人员的合理性,在实现科学管理的同时来提高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小芳.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8):56-56.
  [2]徐世辉.探讨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288-288.
  [3]王文华.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J].科技风,2010,(15):75-76.
  [4]宋洋洋.探讨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9):45-45.
  (作者单位:北京诺和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2XQ6913型抛丸机设计上存在部分缺陷,如A组抛丸因窜砂导致无法单独使用、除尘卸灰收集系统环保不达标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相关改造,达到稳定运行的目标。
摘要: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建造期间,为了保证各项施工建设操作都能顺利推进,常常会应用多样化的支护形式做好深基坑混凝土支撑处理。混凝土材料在深基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较为突出,为了适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需要合理改进拆换施工建设的方式方法,通过支撑局部拆换的形式,逐步提升深基坑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深基坑混凝土;局部拆换;施工技术  深基坑地下室的建设应用,需要考虑施工单位的具体实践,尽可能的与施
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水平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关键要素。而在针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合时则需要严格控制其材料质量,并积极做好材料配合比检测工作,才能进一步达到促使工程项目稳定开展、提高建筑施工水平的基本目的。基于此,本文就混凝土原材料的具体检测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如何针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检测展开了阐述与研究,并就如何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了思考,以期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
摘要:土木工程设计的专业性比较强,并且复杂程度比较高,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则不仅会对土木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工程建设效益降低,严重制约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设计应用,以此来推动土木工程不断进行科学化与合理化发展。  关键词:结构设计;地基加固技术;土木工程  一、土木工程设计中需进行结构与地基加固的原因及原则  1、结构加固原因  1.1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