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部被逼出来的电影,这是一个被枪毙了之后灵魂出窍的典型例子,这是一次用艺术当子弹的反击战。这就是宁浩的《黄金大劫案》,这部电影的灵魂理念便是祭奠。那些年,我们跟着宁浩一起疯狂了两把。前些年,我们对着宁浩期待着他的《无人区》;这些年,我们看着宁浩带来了这部《黄金大劫案》。《黄金大劫案》是宁浩祭奠《无人区》的。
影片《黄金大劫案》告诉观众,《无人区》绝对是一朵美不胜收的玫瑰花,只可惜中弹了,但宁浩还是想表达她(《无人区》)的鲜艳滋润。在宁浩心里,她美的惊艳,美的凄惨,于是宁浩用《黄金大劫案》来祭奠她,并且开始用艺术复仇。宁浩把角色定位得极其清晰明了,一看便知,小日本代表着射杀她的罪魁祸首,小东北是宁浩自己的化身,一直在强调“爱不爱”的女孩是影片里的那朵玫瑰花,也是《无人区》的化身。那些党组织分子代表着《无人区》的制作团队,于是,传奇般用艺术当子弹来复仇的剧情上演了,看到了小东北最后用机关枪扫射的场面了吗,那叫一个痛快。
宁浩想疯狂地扫射这样一个国度的电影制度是不是想疯了?
和前两部拼命的讨好观众不同,《黄金大劫案》在于以牺牲为电影表达的价值。宁浩故意放慢了节奏,他很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放慢的镜头能容纳更多的信息量,而不仅仅是塞满了搞笑的桥段。这次的人物被赋予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多的使命感,这一次不但有喜剧还有悲剧,宁浩要在前半段把观众逗笑,后半段再把你弄哭。不刻意,不矫情,一切都自自然然水到渠成,这便是打磨了八个月的剧本的精神魅力所在。
和前作一样,《黄金大劫案》聚焦的也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们卑微到嫌弃自己、不敢面对自己。小东北在教堂里的一番话,敲定了他那有良知的形象,但他不敢面对。其实前半段的剧情和宁浩之前的作品很接近,充满了荒诞和无稽,七八个人没有枪、没有兵,却妄想抢日本人的黄金,已经为失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不同的是影片充斥的不再是小市民意识,宁浩给自己拔了个高,上升到了个人的信仰和整体的民族气节上,给了观众更大的感染力。同时小东北和千金小姐的恋情也穿插得很精妙,宁浩书写了一段信仰和爱情相对论的计算公式,当个人信仰和爱情相悖,该如何处理?和所有看过的生硬的主旋律不同,宁浩将这部分拍得非常美,非常浪漫,甚至很难让人相信他最擅长的是拍摄喜剧。
电影里,小东北,你爱她吗?“不爱”,结果她死了,你疯了,比死亲爹还痛苦。电影外,宁浩,你爱她吗?“不爱”,结果她死了,你疯了,在艺术里为她疯狂的复仇。观众看爽了吗?不尽皆知,有好有坏,有人觉得,宁浩,你太残暴了;有人觉得,宁浩,你太酷了;有人觉得,宁浩,你太猛了;甚至有人觉得,宁浩你太萌了。
真想问一句,宁浩,你曾为她落下了多少眼泪?
《黄金大劫案》前半段是在编制喜剧,后半段是在谱写悲剧。但前半段的喜剧显得非常可悲,后半段的悲剧又显得非常喜感,这就是宁浩拍出来的东西,又一次疯狂了一把。即便说里面很多场景让人感觉到有模仿的痕迹,但着实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似乎,是宁浩的东西,即便它有模仿,但总是让人感觉无法比拟。当然,影片制作上的瑕疵也比较多,比如劫黄金那场戏,锁住了黄金与运输的所有鬼子,跑出来的就只有两个?逻辑在哪儿?电影配乐极其欢快悦耳,影院的视听效果还是比较棒的。
影片高潮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最后的子弹飞,一个是子弹飞前面的全部阵亡。子弹飞这个高潮只是渲染场面,其实个人认为,全部阵亡的这个高潮设计得非常巧妙精心。尤其小东北的一段独白,几乎成为了这部电影思想的灵魂点,相信这也是宁浩在《无人区》被毙之后最深的思想领悟和最高的心灵慰藉吧。
《黄金大劫案》烙上了宁浩的印章,其表达的内涵以及所有的剧情设计是很难被模仿的。这是宁浩用其惯用的喜剧魔术手法来表达伤感,这也是很多人没有适应的原因。看完《黄金大劫案》,宁浩对于自己,对于广大观众,他想说的就是,《无人区》可以抹过去了,路还长,可耻的制度可以射杀好东西,但好东西是拍不完的,走着瞧。
影片《黄金大劫案》告诉观众,《无人区》绝对是一朵美不胜收的玫瑰花,只可惜中弹了,但宁浩还是想表达她(《无人区》)的鲜艳滋润。在宁浩心里,她美的惊艳,美的凄惨,于是宁浩用《黄金大劫案》来祭奠她,并且开始用艺术复仇。宁浩把角色定位得极其清晰明了,一看便知,小日本代表着射杀她的罪魁祸首,小东北是宁浩自己的化身,一直在强调“爱不爱”的女孩是影片里的那朵玫瑰花,也是《无人区》的化身。那些党组织分子代表着《无人区》的制作团队,于是,传奇般用艺术当子弹来复仇的剧情上演了,看到了小东北最后用机关枪扫射的场面了吗,那叫一个痛快。
宁浩想疯狂地扫射这样一个国度的电影制度是不是想疯了?
和前两部拼命的讨好观众不同,《黄金大劫案》在于以牺牲为电影表达的价值。宁浩故意放慢了节奏,他很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放慢的镜头能容纳更多的信息量,而不仅仅是塞满了搞笑的桥段。这次的人物被赋予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多的使命感,这一次不但有喜剧还有悲剧,宁浩要在前半段把观众逗笑,后半段再把你弄哭。不刻意,不矫情,一切都自自然然水到渠成,这便是打磨了八个月的剧本的精神魅力所在。
和前作一样,《黄金大劫案》聚焦的也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们卑微到嫌弃自己、不敢面对自己。小东北在教堂里的一番话,敲定了他那有良知的形象,但他不敢面对。其实前半段的剧情和宁浩之前的作品很接近,充满了荒诞和无稽,七八个人没有枪、没有兵,却妄想抢日本人的黄金,已经为失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不同的是影片充斥的不再是小市民意识,宁浩给自己拔了个高,上升到了个人的信仰和整体的民族气节上,给了观众更大的感染力。同时小东北和千金小姐的恋情也穿插得很精妙,宁浩书写了一段信仰和爱情相对论的计算公式,当个人信仰和爱情相悖,该如何处理?和所有看过的生硬的主旋律不同,宁浩将这部分拍得非常美,非常浪漫,甚至很难让人相信他最擅长的是拍摄喜剧。
电影里,小东北,你爱她吗?“不爱”,结果她死了,你疯了,比死亲爹还痛苦。电影外,宁浩,你爱她吗?“不爱”,结果她死了,你疯了,在艺术里为她疯狂的复仇。观众看爽了吗?不尽皆知,有好有坏,有人觉得,宁浩,你太残暴了;有人觉得,宁浩,你太酷了;有人觉得,宁浩,你太猛了;甚至有人觉得,宁浩你太萌了。
真想问一句,宁浩,你曾为她落下了多少眼泪?
《黄金大劫案》前半段是在编制喜剧,后半段是在谱写悲剧。但前半段的喜剧显得非常可悲,后半段的悲剧又显得非常喜感,这就是宁浩拍出来的东西,又一次疯狂了一把。即便说里面很多场景让人感觉到有模仿的痕迹,但着实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似乎,是宁浩的东西,即便它有模仿,但总是让人感觉无法比拟。当然,影片制作上的瑕疵也比较多,比如劫黄金那场戏,锁住了黄金与运输的所有鬼子,跑出来的就只有两个?逻辑在哪儿?电影配乐极其欢快悦耳,影院的视听效果还是比较棒的。
影片高潮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最后的子弹飞,一个是子弹飞前面的全部阵亡。子弹飞这个高潮只是渲染场面,其实个人认为,全部阵亡的这个高潮设计得非常巧妙精心。尤其小东北的一段独白,几乎成为了这部电影思想的灵魂点,相信这也是宁浩在《无人区》被毙之后最深的思想领悟和最高的心灵慰藉吧。
《黄金大劫案》烙上了宁浩的印章,其表达的内涵以及所有的剧情设计是很难被模仿的。这是宁浩用其惯用的喜剧魔术手法来表达伤感,这也是很多人没有适应的原因。看完《黄金大劫案》,宁浩对于自己,对于广大观众,他想说的就是,《无人区》可以抹过去了,路还长,可耻的制度可以射杀好东西,但好东西是拍不完的,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