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善做“四则运算”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qc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身处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善于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才能永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增强为人民谋福利的本领。
  真做“减法”,少点形式,多些实在。当前,“四风”问題反弹回潮的隐患仍然存在,个别党员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在政绩上玩套路、瞎折腾、搞假把式,工作脱离群众实际需求,让人民失望和不满。真做“减法”,就是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以问题整改祛“四风”顽疾,回应群众关切,减掉不良作风,真正把时间和精力花到为人民服务上,多想群众的福祉、少想个人的“政绩”,集中精力谋发展,“真金白银”惠民生,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
  实做“加法”,加深感情,加倍努力。实做“加法”,进一步加深对群众的感情,增加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和本领,工作上接近群众,生活上靠近群众,作风上赢得群众。要有“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理念和奋斗精神,加强学习、加强历练,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用辛勤汗水浇灌人民幸福之花,做到累并快乐着。
  敢做“除法”,革除杂念,廉洁奉公。敢做“除法”,就是要不断深化改革,克服干事创业的阻力,自觉淡化“官本位”,革除“潜规则”,破除思想障碍,去除工作盲区,摒除浮躁之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同时还要保持廉洁操守,坚守清正廉洁的底线,淡薄名利、钟情民利,修身律己、修身奉公。
  巧做“乘法”,团结人民,乘势而上。要学会巧做“乘法”,懂得凝聚众人之力,听取“百家”之言,集中集体智慧,发挥“人和”之助,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要把握好、使用好“人民幸福”这个衡量改革发展成效的“标尺”,擦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这面“镜子”,对标找差、补齐“短板”,在团结的姿态中获得政绩上的“最大公约数”,产生应对严峻形势、解决突出矛盾、驾驭复杂局面、促进科学发展的“乘数效应”。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
其他文献
“十三五”期间,江宁将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紧扣“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和“走在最前列、建设新江宁”目标追求,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五大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江苏高端产业集聚区、长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美丽中国典范区和现代化国际性南京主城南部中心”,加快展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宁的现实模样。  
文化体制改革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苏州坚持观念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促进,典型带动与面上推开相衔接,重点突破与全面深化相结合,不断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4年增加值达894.4亿元,占GDP比重约6.5%,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连续2次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当前,文化体制改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鲜明提出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体现对文化建设的深远思考和科学谋划,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会议精神,就要把构筑“两个高地”作为重要目标任务,以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持续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让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成为全省上下的良好风尚,不断开拓
目的探讨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提高戒毒效果。方法采用社会调查与资料分析的方法封吸毒现象进行研究。结果社会资源封戒毒工作有积极作用.结论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戒毒效果。
让人民群众表达各类民生诉求,是当前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问需于民”的客观要求。当然,党和政府不仅要建立畅通有序的民生诉求表达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权益有保障,而且要注意运用法治思维,正确引导群众理性表達民生诉求。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人民群众的各类民生诉求也日益增多。然而,用各种法外方式表达诉求、“信访不信法”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以命抗争”等极端维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