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类子宫颈癌基因(HCCR)是新近确认的一种致癌基因,最早由韩国学者Ko等[1]通过差异显示RT-PCR方法从子宫颈癌细胞中筛选、鉴定而出.HCCR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2q,分为2个亚型,分别为HCCR1(基因库登记号AF195651)和HCCR2(基因库登记号AF315598).HCCR1和HCCR2编码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为同一mRNA的不同剪切体.研究表明,将表达HCCR1或HCCR2的细胞
【机 构】
:
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子宫颈癌基因(HCCR)是新近确认的一种致癌基因,最早由韩国学者Ko等[1]通过差异显示RT-PCR方法从子宫颈癌细胞中筛选、鉴定而出.HCCR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2q,分为2个亚型,分别为HCCR1(基因库登记号AF195651)和HCCR2(基因库登记号AF315598).HCCR1和HCCR2编码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为同一mRNA的不同剪切体.研究表明,将表达HCCR1或HCCR2的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可以形成肿瘤,HCCR基因导致肿瘤的发生可能是通过对p53抑癌基因的负向调控而实现的。
其他文献
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组成的DA方案是诱导缓解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经典方案,缓解率为60%左右.我们在DA方案基础上加用依托泊苷(Vp16)与高三尖杉酯碱(HHT)分别组成DEA和DHA方案,并比较了两种方案诱导治疗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例1,男,17岁.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 ℃.无胸闷、胸痛、咳嗽、咳痰.血常规:WBC 8.83×109/L,RBC 1.56×1012/L,Hb 52 g/L,BPC 24×109/L.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具体不详),体温恢复正常。
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组少见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目前文献报道主要为儿童病例,近年来一些较大样本的成人病例资料的报道,使人们对成人LCH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LCH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明显,且国内成人病例少有较大样本的报道,为了扩充该病的疾病谱,协助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我们总结了我院40例成
患者,女,56岁.因"发热、咳嗽5 d"入院.2007年12月患者因"反复腹泻2年",胃镜、肠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粪便细菌培养均未见异常,抗感染治疗无效,外院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予蒙托石散对症处理后症状稍缓解。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获得性造血干/祖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及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以下简称转白)的高风险为特点[1-3].由于MDS的高度异质性以及缺乏MDS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关于MDS转白相关基因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我们就近年来对MDS转白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V617F点突变发生情况及与血栓栓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07例MPN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及序列测定方法,检测MPN患者JAK2V617F点突变发生情况,结合JAK2V617F点突变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情况,探讨其在疾病诊断及与血栓栓塞发生之间的意义.结果 ①107例MPN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种少见的异质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尽管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常引起心脏等多脏器严重损害,死亡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鉴于最近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的最新认识,产生了新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这不仅可以规范治疗,也可以预测脏器损害和判断预后。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POEMS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例POEMS综合征患者用大剂量马法兰预处理后进行auto-PBSCT治疗.男6例,女3例,移植时中位年龄44(39~48)岁.起病至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5~60)个月.1例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8例采用化疗后注射G-CSF进行动员.2例马法兰剂量为140 mg
目的 探讨脾组织细胞肉瘤(HS)的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1例脾HS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患者,女,6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劳累后心悸1个月.CT示脾脏肿大、脾脏多发占位.术中见脾脏大小约28 cm × 18 cm ×10 cm,呈紫红色结节样改变.显微镜下见脾脏病理组织脾窦扩张,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界限清楚,大部分核呈多形性,核仁明显.胞质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骨髓衰竭性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宿主遗传易感性与AA发病相关。现就此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